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电子教案

第三章电子教案

第一章服装用织物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织物分类、组织结构和服用性能及常用织物的特征。

2、使学生理解织物的分析鉴别。

了解织物的量度。

重点和难点:织物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织物概述一、织物的分类(一)按织造方法分:机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

(二)按纺织品在服装中的用途分:面料和辅料(三)按起花工艺分:原色面料、染色面料、织花面料、色纺面料、花色纱线面料、烂花面料、绣花面料、轧花面料、轧皱面料及其他。

(四)按织物的组织结构分: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变化组织织物、复合组织织物和提花组织织物。

(五)按组成织物的原料分类: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织物。

二、织物的量度(一)长度1、梭织物的长度:用匹长量度(匹长:织物沿其长度方向,两端最外边完整的纬纱之间的距离。

单位:米)。

2、针织物的长度:匹长分定重方式和定长方式。

(二)宽度1、梭织物的幅宽:织物沿宽度方向,最外边的两根经纱间的距离,单位:厘米。

2、针织物的幅宽(三)织物的厚度织物的厚度指在一定压力下织物的绝对厚度,以mm为单位。

与体积重量、蓬松度、刚柔度有关,影响服装的风格、保暖性、透气性、悬垂性、重量和耐磨性等。

分类:厚型、中型和薄型(四)织物的重量概念:干燥无浆织物,单位面积所具有的重量。

计量:以每米克重(g/m)或以每平方米克重(g/m²)。

作用:影响服装的服用性能、加工性能及计算价格。

(五)织物的体积重量概念:织物单位体积内重量。

表示:克/厘米³。

作用:影响手感、导热性和透通性。

三、织物的分析鉴别(一)各类型纺织面料及相似易混淆面料的鉴别1、棉型面料—纯棉、棉混纺及棉型化纤面料。

(1)纯棉:光泽一般,无亮光,布面不够整洁。

手感柔软,有温暖感,弹性不好。

高支、精梳获丝光等有改善。

(2)棉涤:光泽比纯棉好,较明亮。

布面细洁平滑,无棉结。

手感挺括滑爽,弹性较好。

(3)粘纤:光泽好,色泽鲜艳。

布面光滑细洁,手感柔软重垂,悬垂下坠感好,抗皱性差。

湿强差。

2、毛型面料—纯毛、毛混纺及化纤仿毛面料。

(1)纯毛精纺:多为薄型和中型。

表面光洁平整,质地精细,纹路清晰,光泽柔和,有膘光感,色正。

手感柔软、滑糯,身骨挺括、悬垂。

(2)纯毛粗纺:多为厚型和中型。

呢面丰满,质地或蓬松或致密。

正面不露纹地。

手感柔软、温暖、丰厚、无板结感,挺括而有弹性,垂感好。

(二)织物正反面鉴别1、根据花色光泽:正面光泽好、颜色匀净。

印花面料正面图案清晰完整。

2、根据洁净程度:正面结晶,疵点、杂质、纱结等多在反面。

3、根据组织特征:单面斜纹面料正面有斜向纹路;双面斜纹面料,斜向纹路饱满清晰的一面为正面;缎纹面料正面光亮平滑;提花面料正面花纹完整无虚线;纱罗织物正面纹路清晰,绞经突出。

4、根据质感特征:起绒、毛圈面料,有毛绒、毛圈一面为正面。

特殊风格的一面为正面。

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凸出的条纹或图案,立体感强。

5、根据布边特征:正面较平整、逛街,反面稍粗糙,有些布边织有或印有文字、号码,清晰地为正面。

有些布边有针眼,凸出的是正面。

6、根据包装形式:单幅面料正面朝下,双幅的正面向里。

7、双面面料:两面在色泽、组织外观上均相同,不分正反;或两面的质感、效应各有差异,无正反面。

(三)织物经纬向鉴别1、机织面料(1)根据布边:与布边平行的匹长方向为经向。

(2)根据伸缩性:经向伸缩性较小,不易变形。

(3)根据经纬密度:密度大的方向为经向。

(4)根据纱线粗细:细者为经向。

(5)根据上浆情况:上浆方向为经向。

(6)根据所用纱线情况:如有股线和单纱,则股线为经向。

特殊纱为纬向。

(7)根据交织物的原料:按棉、毛、丝等顺序为经向。

(8)绒条面料:沿绒条方向为经向;毛巾织物以起毛圈纱的方向为经向。

(9)纱罗织物中:由绞纱的方向为经向。

2、纬编针织面料(1)片状面料沿布边方向为纵向,筒状环圈方向为横向。

(2)纬编针织物的线圈是沿纵向逐一穿套的,穿套方向为纵向。

(3)拆散时,纱线沿横向逐一退圈脱出。

(4)一般的纬编面料横向延伸性优于纵向。

(四)倒顺识别面料的倒顺指:毛绒、花格、色光有方向性,即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或面料以不同角度摆放显示不同效果。

1、倒顺毛、倒顺绒:用手抚摸面料表面,毛头、绒头倒伏顺滑,且阻力小的方向为顺毛、顺绒。

2、倒顺花、倒顺格3、倒顺光:主要根据亮度强与弱的方向。

(五)织物原料种类鉴别(六)织物密度分析1、梭织物的密度与紧度密度包括经向和纬向密度,指沿织物纬向(经密)和经向(纬密)的单位长度中纱线排列的根数,即纱线排列的疏密程度。

单位:根/10 cm。

紧度即相对密度:指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的全部面积之比。

比值大,织物紧密。

2、针织物的紧密度概念:针织物内单位长度上或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数。

分类:横向密度(沿线圈横列方向以5cm内的线圈纵行数)、纵向密度和总密度(5×5cm²内的线圈数)。

影响因素:线圈长度、纱线性质及粗细。

作用:对保暖性、透气性及强度、弹性、耐磨性等有影响。

第二节织物的组织结构一、梭织物的组织结构(一)形成过程(二)织物组织1、基本概念(1)织物组织:梭织物内经纬纱线相互上下沉浮的规律。

(2)经组织点(或经浮点) :在经纬纱相交处,凡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的点。

(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出现为一个组成单元。

R j=Rw=2(4)经面组织:一个完全组织中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时的组织。

(5)浮长:凡连续浮在另一系统纱线上的纱线长度。

(6)飞数(S):在组织循环中,同一系统纱线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的经(纬)组织点在纵向(或横向)所间隔的经(纬)纱根数。

(7)规则组织:组织点飞数为常数的织物组织。

(8)梭织物的组织参数:组织循环中的纱线数和组织点飞数。

(9)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交织规律的示意图。

(意匠图)2、组织的种类: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及复杂组织和大提花组织。

(三)原组织1、概念:凡在组织循环,完全经纱数与完全纬纱数相等,组织点飞数为常数,一个系统的每根纱线只与另一系统的纱线交织一次的组织。

2、平纹组织: R j=Rw=2 , S j=Sw=1,平纹组织的特点(1)交织点最多,纱线屈曲最多,浮长线最短,织物坚牢、耐磨、硬挺、平整,弹性较小,光泽较弱、手感较硬。

(2)纱线间不能挤紧,透气性较好。

(3)外观单调。

(4)能织出各种不同的外观效果。

(条纹、格子、起绉、泡泡纱等)用途:广泛用于各种织物。

(棉:平布,麻:夏布,毛:凡立丁、派力司、法兰绒,丝:纺绸等)3、斜纹组织(1)构成:组织图上有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斜线,面料表面上有浮长线构成的斜纹。

一个组织循环不少于3根经纱和3根纬纱。

(2)表示:分式。

(3)分类:经面斜纹和纬面斜纹。

左斜纹和右斜纹。

单面斜纹和双面斜纹。

急斜纹和缓斜纹。

(4)特点:纱线空隙较少,排列较密,紧密度大于平纹。

柔软、厚实,光泽弹性抗皱比平纹好好。

耐磨性和坚牢度小于平纹织物。

正反面有区别,(5)用途:棉:卡其、斜纹布、牛仔布,毛:华达呢、哔叽,丝:美丽绸。

4、缎纹组织构成:经纱或纬纱在织物中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相连的、相距较远的、分布均匀的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

特点:(1)循环越大,浮线越长。

越柔软、平滑匀整和光亮。

(2)坚实度小于斜纹。

密度大于斜纹。

(3)易起皱,不宜水洗。

表示:分式。

(分母:S,分子:R).参数:R j=Rw≥5 , 1<S<R-1, S与R互为质数。

分类:经面缎纹和纬面缎纹。

用途:五枚和八枚。

(四)变化组织:在原组织的基础上,变更原组织的某个条件而派生的组织。

1、平纹变化组织:重平组织、方平组织、变化重平组织、变化方平组织。

2、斜纹变化组织:(1)加强斜纹组织(2)复合斜纹组织3、缎纹变化组织:(1)加点缎纹(2)变则缎纹(五)联合组织1、条格组织2、绉组织3、透孔组织4、凸条组织5、蜂巢组织(六)复杂组织:1、二重组织 2、双层组织 3、起毛组织 4、纱罗组织 5、毛巾组织 6、大提花组织二、针织物的结构特征(一)分类1、按原料组成分类:纯纺、混纺、交织2、按生产和形成方式分:纬编和经编3、按加工成型分:针织坯布和针织成型产品4、按针织物单双面分:单面和双面针织物(双正和双反)5、按纱线种类分:普通、变形、花式针织物6、按组织结构分:基本、变化、花式和复合组织针织物7、按织物用途分:服装用针织物、室内装饰用针织物、医疗用针织物、产业用针织物(二)针织物的生产流程:1、准备工序2、针织工序3、染整工序4、成缝工序(三)针织物组织1、线圈:是针织物构成的基本单元,决定着针织物的外观和特性。

2、线圈横列:针织物中线圈按横向连接的行列。

线圈纵行:线圈沿纵向串套的行列。

3、圈距:按线圈横列方向,两个左右相邻线圈对应点间的距离。

圈高:按线圈纵行方向,两个上下相邻线圈对应点间的距离。

4、正面:由线圈圈柱覆盖着圈弧的一面。

反面:由线圈圈弧覆盖着圈柱的一面。

5、表示:结构图和编织图。

(四)基本组织:由线圈以最简单的方式组合而成。

包括:纬平针、罗文和双反面组织以及经编的编链、经平和经缎组织等。

1、纬平针组织(平针组织)(1)概念: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单向相互串套而成。

是单面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是最简单的针织物组织。

(2)特点:结构简单,表面平整。

手感柔软,轻薄透气。

两面有不同的外观,正面纵向条文、反面弧形线段。

正面光洁、明亮,反面光泽较暗。

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横比纵好。

有脱散性和卷边性或线圈歪斜。

(3)表示:结构图和编织图。

(4)适用:内衣、休闲装、运动衫、裤、袜子、手套、T 恤衫和毛衣等。

2、纬编罗纹组织(1)概念:双面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而成。

(2)分类:1+1罗纹(以一列正面线圈纵行与一列反面线圈纵行配置而成)、2+2罗纹和3+3罗纹、2+3罗纹、4+5罗纹等。

(3)特点:两面都呈现明显的正面线圈。

横向有较大的弹性和延伸性。

密度越大,弹性越好。

厚度和蓬松度较大。

顺编织方向不能脱散,有逆编织方向脱散性。

卷边小,但左右有一定的卷边性。

(4)用途:弹力背心、衫裤、运动裤、羊毛衫裤及服装的下摆、领口、袖口、裤口、袜口等。

3、双反面组织(1)概念:有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以一定的组合相互交替配置而成。

(2)特点:松弛状态时,正反面都是反面横列的外观。

较厚实。

纵向和横向弹性与延伸性相近。

上、下不卷边,都能脱散。

(3)分类:1+1、2+2、3+3等。

(4)用途:适用于婴幼儿服装、袜子、手套、毛衫、头巾等成型针织品。

4、编链组织(1)概念:每根经纱始终在同一织针上垫纱成圈的组织。

(2)特点:经纱单独成线圈纵行,延伸性小。

(2)分类:闭口和开口。

(3)用途:用于钩编织物和装饰类织物的地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