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说》文言现象归纳

《师说》文言现象归纳

《师说》文言现象归纳:
一、古今异义:
1、学者——求学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2、所以——用来……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的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3、众人——一般人。

今之众人
4、不必——不一定。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二、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师:以……为师,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耻:以……为耻,而耻.学于师。

则耻.师焉
不耻.相师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圣人,愚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2)名词活用动词:
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形容词活用动词:
明:明白道理:吾未见其明.也
三、通假字:
1、受:同“授”,传授,讲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不:同“否”:或不.焉
四、一词多义:
1、之:
(1)指示代词:这:郯子之徒
(2)人称代词,它:人非生而知之.者,
(3)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结构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5)宾语前置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师:
(1)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2)以……为师:吾从而师.之
(3)学:吾师.道也
3、惑:
(1)疑难问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有了疑难问题:惑.而不从师。

(3)糊涂:惑.矣
4、其:
(1)指示代词,那些:其.为惑也
(2)人称代词,他: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人称代词,自己的:爱其.子
(4)语气副词,大概:其.皆出于此乎?
(5)语气副词,表感叹:其可怪也欤!
5、道:
(1)儒家的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传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于:
(1)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对于:于.其身也
(3)比:师不必贤于.弟子,
(4)被:不拘于时,
(5)向:学于余。

7、焉:
(1)代词,之:从师而问焉
(2)语气词,无义:则耻师焉
8、也:
(1)表判断语气: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句中表停顿: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介词结构后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师不必贤于弟子
3、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被动句:
不拘于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