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云南财经大学住宅楼——秋园建设单位(盖章):云南财经大学编制日期: 2014年6月 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二、建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建设项目位于昆明市五华区龙泉路237号,临近龙泉路等城市主要交通干线,交通十分便利,具体见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
项目东面紧临盘江西路;西面紧邻校内汇通大道,其对面为游泳馆广场和游泳馆;南面临近校内小道,路对面15米为学校餐厅;北面为财大康园。
地形、地貌、地质:昆明市主城区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池北部湖积区,市域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微向滇池倾斜;市区海拔1891米,地形平坦开阔,属湖积平原地貌。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隶属扬子淮地台的康滇古陆东缘,处于著名的南北向小江断裂带与普渡河断裂带之间的夹持地带。
此两条断裂带发展历史长,活动强烈,对该区域构造发展、地层沉积、地貌变迁、盆地演化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地区构造类型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以径向构造为主,纬向构造发育,并配生有后期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发生。
该区域地面出露第四系冲积、湖积层,岩性为砂、砾石、粘土、淤泥及泥炭,区域基岩埋深在300m左右,为寒武系龙王庙组灰质白云岩。
区域外围分布有寒武系、尼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等地层,岩性以灰岩、白云岩和砂岩为主。
本项目处于滇池断陷湖积盆地北部地段,评价区域表层为新生代第四期以来沉积物,覆盖厚层约10米。
主要耕作土壤为水稻土、红壤和紫色土等。
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l1-2001),昆明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第二组。
气候、气象、水文:评价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变化主要受西南季风热带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5.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7℃,全年无霜期285.7天;多年降雨量900~11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5~10月,占总降水量的88~90%,年平均降雨日数134.6天,相对湿度平均为73%;蒸发量1870~2120毫米;年平均日照2448.7小时,日照率65%;多年主导风向为西南偏西风,频率为16%,年静风频率31%,平均风速2.1m/s, (频率17%),最大风速19米/秒(1月),风速变化通常白昼大于夜晚,旱季大于雨季;年平均雾日数56天,雾天多发生在10月至次年2月;气压814.2hPa。
区域内的主要湖泊为滇池外海,主要河流为盘龙江。
盘龙江是松花坝的泄水河,由北向南从昆明市区中部流过,沿途受纳生活污水。
建设项目污水进入北京路延长线的城市管网,排入昆明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入盘龙江,最终进入滇池外海。
植被、生物多样性:项目所在区域现已完全城市建化,土地用途均为建设用地,无天然植被,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植被有人工灌丛绿地及周围小区内人工绿化植被。
生物多样性较水平低,自身生态调控能力较差,受人为影响较大。
2012年,五华区财政收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15亿元,占全市比重的26337。
实现地区财政总收入44.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4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7.93亿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48亿元。
工业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6 户,新增11户,主营业务收入526.0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82.03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高新区)完成304亿元。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205.66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1549.37亿元。
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637.6元。
商业贸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35亿元,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稳过渡。
城镇登记失业率1.23/,低于的控制目标。
红云街道办事处位于昆明市主城北市区,东起盘龙江,西至长虫山,南接莲华街道办事处,北邻盘龙区茨坝街道办事处。
辖面积19.5km2,其中山林面积11.5 海拔2200米。
辖区共有7个社区,其中居民社区4个:霖雨社区、月牙塘社区、幸福家园社区、红云社区;涉农社区有3个:右营社区、岗头社区、北仓社区,共有16个村民小组。
辖区共有34个居住小区,公共户单位126家。
常住人口 5万余人,流动人口近5万人,共计10余人。
辖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苗、彝、壮等少数民族。
项目所在区域已完全城市化,周围建筑物较多,并多为学校区、住宅楼。
建设项目200m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项目位于云南财经大学内,周边200米内无其他学校。
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区域为“烟尘控制区”、“酸雨控制区”,按空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二类区,周围无大的废气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可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能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外排废水通过盘龙江的城市排污管网,排入第五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经盘龙江,最终进入滇池外海。
盘龙江及滇池外海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
由于大量生活废水的排入,目前,盘龙江下段及滇池外海水质总体上劣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主要的污染物是CODcr、氨氮和总磷等。
地表水环境已不能满足环境质量的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为噪声达标区,但由于汽车流量较大,盘龙江西路一侧噪声难于达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Ⅳ类区标准。
其余区域可达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II类区标准,可满足声环境质量的要求。
4、生态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属城市建成区,无天然植被,植被主要是道路及周围居住区人工种植的绿化草坪和树木,生态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差,生态环境自身调控能力较差。
拟建场址地势平坦,无明显水土流失。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盘龙江、滇池外海:地表水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进行保护;2、南面50米是学校食堂、北面是康园住宅区:环境空气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噪声按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进行控制。
项目化粪池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其容积可满足粪便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的要求,并严格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6850015--2003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处理效果。
(4)排烟系统在各住户厨房处设置内置烟道,至屋顶排放烟气。
(5)垃圾房住宅不设垃圾房,生活垃圾将分类收集,全部袋装化,在各栋楼前比较隐蔽的地方设置全封闭式垃圾桶。
由物管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每天不少于1次。
(6)供电本工程高压供电电源由供电局变电所引入,采用环网供电方式,选用电力电缆埋地引来,项目采用双回路供电,互相备用,自动切换。
(7)供气厨房燃料采用管道煤气。
气源直接接自龙泉路市政燃气管道,采用上环下行供气方式,中压进户,分户调压。
主要污染工序:(附水量平衡图)施工期:本项目已投入使用,为补办环保手续,工程建设已结束,施工期污染基本消除,仅在住户装修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有机废气及施工垃圾。
运营期:1、废气项目投入使用后,废气主要来源于住户厨房产生油烟废气及垃圾产生的异味。
住宅居民厨房排出油烟和燃气废气,油烟通过抽油烟机上的栅网可除去部分油份,然后通过抽油烟机抽排到内置烟道至屋顶排放。
以管道煤气为燃料,煤气来源于昆明焦化制气厂生产的煤气,燃烧废气的主要成分为C02和H20等物质,有害物质较少,属于清洁燃料,灶具使用频率较低每日约2—3小时,废气为间歇排放。
项目垃圾桶堆放垃圾时会产生一定的恶臭气体。
2、废水(1)项目绿化用水按绿地面积47600m2,3L/m2·次,日用水量142.8t 。
基本被植物吸收,不外排。
(2)生活废水生活用水主要为住户洗涤、沐浴、用餐、盥洗过程中使用的自来水。
由于无小户型,按平均每户3.5人计, 364户共1274人,人均用水量以140L/人.d计算,日用水量178.36t,按用水量的90%计算排水量,日排水量为160.524t。
项目住户生活废水属有机污染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动植物油、氨氮和磷酸盐,根据其他住宅区生活污水实测情况类比,预计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浓度为CODcr 400mg/L,SS 200mg/L,动植物油 40mg/L,氨氮35mg /L,磷酸盐8mg/L。
上述住宅生活废水排入各栋大楼下设置的化粪池处理。
预计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cr 280 mg/L、动植物油28 mg/L、磷酸盐(以磷计) 6 mg/L、氨氮30 mg/L、SS140 mg/L,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规定的三级标准和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排入盘龙江的城市污水管网,经第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流入滇池外海。
综上所述,本项目生活和绿化日用水量321.16 t/d,日排水量160.524 t/d,年用水量为11.72万t/a,排放量5.859万t/a。
水量平衡如图1所示,各类污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下表2。
图1 水量平衡图(单位:t/d)通噪声和水泵等产生的设备噪声。
住户所产生的生活噪声主要来源于家用电器、炊事用具和人声,声强约为60—75dB(A),主要通过墙体隔声、吸声,室内家具吸声,距离衰减进行处理,声源呈现不连续性,昼夜差别大。
汽车在进入停车场时,会产生交通噪声,噪声源强度约为65—80dB(A)。
水泵源强约为70-75 dB(A),通过布设在地下室,并设置专门泵房进行墙体隔声、吸声处理。
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住户和生活垃圾。
产生量按住户人口1274人,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kg,日产生垃圾1.274t,年产生垃圾465.01t。
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住户袋装后放入垃圾桶内,委托环卫部门清运,作到日产日清,妥善处置。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已投入使用,为补办环保手续,工程建设已结束,施工期污染基本消除,仅在住户装修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有机废气及施工垃圾。
只要注意在房屋装修时,安排好施工时间,文明施工,避免相互的影响;使用环保形型的装修材料,减少有机废气的污染;处置好施工垃圾。
因装修时间不太长,排放的污染物不多,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空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居民炒菜油烟气及垃圾桶产生的异味。
居民炒菜油烟气由各户抽油烟机收集后经内置烟道于楼顶上方排气口排放,不会对周围空气环境质量产生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