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茶道经典的1000字论文

中国茶道经典的1000字论文

中国茶道经典的1000字论文
关键词:道德教育;茶文化;关系;探究
1茶的文化发展历程与道德文化的联系综述
任何一种文化的根源都是物质层面上的,而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其根源便是茶叶的演变。

最初的茶叶产生在5000多年前,
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关于茶的确切记载,最初茶是做药用,后来在
最初的药用功能上,随着历史的发展又衍生出了“饮用”、“礼用”等功能。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论文品茶之风渐盛,而此行为
推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为文化史上三教开始融合的时期,故此茶文化的最初融入,便是儒家、道家、佛家的三教交融的思想,而非分批缀入,此点值得注意。

而注意这一点的原因,在于,若茶
叶中蕴含的文化,最初便是三教交融的文化,那么其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便有了根源。

传统道德理念,是以礼教为首的一种宝贵
精神品质。

追求真理曰道,正直中和是德。

魏晋时三教的文化精髓
在品茶这一优雅行为中随着茶香渗透进了茶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此处可以确切知道茶文化中蕴含了道德文化。

茶叶的本性自带
有一种不偏不倚、正直倔强的品质,这种品质为历朝道德文化所看重,故此茶叶一经引入文教体系,其道德文化便彰显出来。

我们知道,茶的本性便可说是道德水准,而其衍化的文化中又携带了道德
文化元素,所以茶叶与道德教育是有巨大关联的。

2道德教育与茶文化的关系探究
2.1茶性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2.2茶道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2.3茶德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3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
叶,2015(5):58-60.
[2]刘瑞华.解读茶文化与思想道德之关联[J].福建茶
叶,2016(2):245-246.
[4]陈文华.论中国茶道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特征与儒、释、道的关系[J].农业考古,2002(2):46-65.
[5]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8]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196.
[9]余悦.净慧法师对当代禅茶文化的贡献及其学术史意义[J].江汉论坛,2014(4):131-135.
[10]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
科学,2005(7):7-18.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旅游资源价值;龙坞茶镇
1旅游小镇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茶文化旅游资源通常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的资源。

有学者提出,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追寻茶及其文化,其最
能吸引游客的因素是茶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

笔者运用德尔菲法,
通过邮件的方式,咨询了笔者所在学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的9位专家,邀请其对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相关指标进行打分。

经咨询专家后得
出的各因子所占权重如表1所示,同时也确立了茶文化旅游资源价
值评价指标的赋分。

值得关注的是,价值评价体系中的茶文化资源
特征指标,最主要的茶文化资源因素是茶文化的历史价值。

笔者运
用综合评分法评价茶文化资源的科研与教育价值,通过抽样调查确
定茶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影响力等价值评价指标。

2龙坞镇茶文化旅游价值综合评估
2.1实地调查
笔者在实践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茶文化资源价值划分为5个不同层次:Ⅰ级≥8.0;Ⅱ级:7.0~7.9;Ⅲ级:6.0~6.9;Ⅳ级:4.0~5.9;Ⅴ级:<4。

其他评价指标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和傅文伟(1993)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赋分。

笔者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过程中,既考虑专家层面的意见,也注重游客层面的感受,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茶文化历史价值等9个指标运用资料搜集、实地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取数据;而其他13个指标通过游客打分获取数据。

于2016年11~12月间,历时半个月,在龙坞镇茶园,面对面访问了100位游客,获得有效问卷91份
2.2数据分析
2.2.1茶文化特色
早在中唐时期,“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曾记载了西湖龙井,茶叶历来都是龙坞的主要经济来源。

民国《杭县志稿》的记载也有关于龙坞茶叶的描述,龙坞镇种茶、制茶的历史悠久。

龙坞镇的龙井生产地保存完好,各处散落有数量众多的茶楼、茶馆、农庄等品茶之所,说明龙坞镇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2.2.2旅游功能和价值
2.2.3相关资源的存在条件
龙坞茶镇有众多历史遗存,包括胡雪岩墓、金莲寺、午潮山、光明寺、黄松生古建筑、上马石、夏同善墓长凳石、章炳洪祖传古建筑、慈母桥、葛衙庄等。

龙坞镇内的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山间有午潮井、白龙潭瀑布,郁达夫曾在《龙门山路》中对此有精彩描述。

境内金莲禅寺始建于宋代,规模较大,其间名人题额、题联甚多。

龙坞镇周围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整体搭配与组合度比较好,但各景点之间相较远,导致其资源的聚集度不太高。

2.2.4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2.5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
2.3结果与讨论
本文对龙坞茶镇进行综合评价时,经过对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数据整理,按照资源对应的等级对22个资源评价的指标赋分,经过权重
计算,最后得到龙坞茶镇的综合评价总分为6.145。

茶文化及旅游
资源特征得分仅为3.78。

虽然龙井茶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龙
坞茶镇以及其他一些建筑属于近年来新建的,因而知名度不高,影
响力不够。

龙坞茶镇的旅游资源类型比较丰富,但特殊度不高,聚
集度低,得分为0.088,所以相关资源存在的得分较低。

环境特征
总得分为1.095。

龙坞茶镇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龙坞镇的社会治
安良好,交通条件较好。

由于近两年新建的许多旅游工程尚未完成,一部分配套的旅游设施尚未完成,该项指标得分较低。

旅游开发条
件得分为1.27。

龙坞茶镇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良好,且与杭州其他
名胜,如山水、湿地、古城、古寺等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其游客
来自全国各地,但以长三角地区为主,客源市场广泛,游客整体受
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收入水平较高,客源结构良好。

3结论与建议
笔者通过对龙坞茶镇的实地调查发现,龙坞茶镇的龙井茶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但这些资源在全国,甚至在浙江省内的知名度不高,还需要组织更多的宣传,提高龙坞茶镇在浙江省内和全国范围内的
知名度,以便招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

由于山间丘陵阻隔,龙坞茶
文化旅游资源并不是很聚集,因而还有待从全局进行规划,提升龙
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组合效益,对当前茶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实现旅游资源内容和开发模式的创新。

龙坞茶镇在未来茶文化旅游
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并重。


对龙坞茶镇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来看,龙坞镇在茶文化旅游
资源开发上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价值。

且笔者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将
龙坞茶镇打造成以茶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浙江省系列特色小镇之一提
供参考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冯卫英.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以环太湖地区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LJolliffe.TeaandTourism:Tourists,TraditionsandTransfo rmations[M].Clevedeon,NZ:ChannelViewPublications,2007.
[4]喻学才.旅游资源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经济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