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与常见问题处理

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与常见问题处理

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及常见问题处理
胰岛素要如何规范注射
胰岛素注射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最快的,最能稳定血糖的方法,但是这是在规范注射的条件下,那么胰岛素要如何规范注射呢?
胰岛素的种类:
(1)按来源分: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如何选择注射部位 ?
1、评估注射部位并避开皮下脂肪代谢障碍部位以及水肿和瘢痕部位。

注射的部位不同,吸收的速率不一样,胰岛素在皮下吸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腹部→上臂→ 大腿,因此,优先选择腹部其次是手臂、大腿。

2 、两注射点之间,距离约3cm 。

3、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左边一周,右边一周,部位对称轮换;一次左边,一次右边,部位对称轮换。

每天注射的时间及同一时间点注射区域应相同。

未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轮换会导致脂肪萎缩
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
(1)胰岛素开封时要注明开启的日期、时间。

(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胰岛素注射错误。

(3)选择正确的胰岛素注射工具:
①胰岛素专用注射器:适用于抽取瓶装400 u/10ml 的胰岛素(40u/ml ,1 个小格代表一个单位)。

②胰岛素笔:适用于300 u/3ml 的胰岛素笔芯,胰岛素使用完毕可更换笔芯,可反复用,同一品牌的胰岛素笔只能搭配同一品牌的胰岛素。

③特充:一种预充3ml (含300 u )胰岛素的一次性注射装置,无需更换笔芯,用完后废弃。

(4)根据胰岛素的种类确定注射时间: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根据医嘱睡前予以皮下注射;超短效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应餐时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及预混人胰岛素:应选择餐前15-30 分钟皮下注射。

(5)胰岛素注射部位:短效胰岛素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胰岛素类似物所有注射部位均可;注射部位要注意经常更换。

(6)皮肤消毒使用75% 酒精,避免使用碘酒。

(7)胰岛素注射方法:预混胰岛素使用前要摇匀,使用胰岛素注射笔(5mm 针头)者与皮肤成90 °进针,注射完毕后停留10 秒钟再拔针;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者进针角度为30-40 °,注射完毕后无需停留。

(8)注射针头、胰岛素注射器一次性使用。

胰岛素怎样打才不疼 ?
1、用手捏起注射部位皮肤。

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约3 厘米宽的皮
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后再注射,这样既方便注射,又能分散扎针引起的疼痛感。

2、胰岛素温度不能太低。

胰岛素刚从冰箱中取出,由于温度低,注射
时会引起疼痛,因此,注射前应将胰岛素放一会再注射。

3、注射时进针要快。

进针时要果断迅速,进针越慢,痛感越强。

4、酒精挥发后再注射。

皮肤消毒用的酒精没干就注射,酒精会从针眼
带到皮下,引起疼痛。

5、定期更换针头。

胰岛素笔的针头很细,多次重复使用后,会导致针
头变钝或出现倒勾,引起注射疼痛。

6、进针和拔针时保持同方向。

7、注射部位的肌肉应放松。

8、及时更换注射部位。

这一次注射部位与上一次注射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 厘米,注意避开皮肤感染处及皮下硬结,保持注射部位的肌肉放松。

常见问题处理
饭前漏打胰岛素怎么办 ?
胰岛素一般要求在餐前注射,如果漏打了,对于使用超短效胰岛素,可在餐后即刻注射。

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如果早餐前忘记打胰岛素了,可在餐后立即补打,其间要注意监测血糖,必要时中间加餐;如果想起来时已快到中午,应检查午餐前血糖,当超过10 毫摩尔/ 升时,可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

如何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 ?
1、疼痛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朋友,可能一看到又尖又细的针头,就心里发怵、怕得要命。

但您如果询问一下注射过胰岛素的病友,他们就会告诉你:注射胰岛素的疼痛感非常轻微,甚至还不如蚊子叮得那一下。

由于胰岛素针比其他注射针纤细得多,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其疼痛感也比其他药物注射或疫苗接种轻微得多。

当然,凡事都有万一,假如出现特别疼的情况,有可能是进针时碰到皮下神经所致,这时如果疼痛还能忍受,您可以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假如疼痛无法忍受,那您应该更换部位再行注射。

一般而言,胰岛素腹部皮下注射,疼痛感最小,且吸收稳定和注射方便。

2、低血糖
低血糖的确很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

不过这不能怪胰岛素,责任很大程度上要归到使用者这一方,比如说,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注射后没及时进餐或吃得太少、运动量增加但没及时加餐等等⋯⋯事实上,如果处理好以上问题,低血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患者一定要遵守医嘱,不可自行用药。

此外,糖尿病人一定要学会识别和处理低血糖,平时身边要常备一些含糖小食品或饮料,以备不时之需。

3、体重增加
不少2 型糖尿病患者连续使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随着血糖得到控制,同时发现自己的体重常有所增加,多数患者常把责任全算到胰岛素头上,甚至因此而停用胰岛素。

对此,我们应该具有清醒的认识。

诚然,在应用胰岛素使血糖获得控制后,尿中随之流失的葡萄糖减少了,这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热量损耗,导致一定程度的体重增加是可以理解的。

但体重增加并不全是胰岛素本身惹的祸,假如患者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使热量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试问患者体重还会增加吗?应用胰岛素后的体重增加,一般可以通过联合用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饮食控制、增加运动等方式来控制,因此患者朋友不必对此多虑。

4、胰岛素抗体
以前某些糖尿病患者在应用动物胰岛素治疗数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活性下降而影响疗效,并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

究其根源,可能是由于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不完全一样,存在一定的免疫原性,解决办法是换用人胰岛素。

5、脂肪垫
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

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

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 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即可。

6、水肿
多发生在胰岛素治疗的初期,水肿多见于颜面部,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在四肢等部位,这大概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性水肿”。

这种水肿大多并不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会在数日内(最长不超过一个月)逐渐自行消退。

其处理方法主要是低盐饮食,水肿严重者可酌情口服利尿剂(如氨体舒通)。

如何储存胰岛素 ?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温度过高或太低都容易使之变性失效,切忌冰冻或日晒。

胰岛素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8℃,未启封的胰岛素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储存2 ~3 年,因此,没开封的胰岛素最好是放在冰箱冷藏室内。

胰岛素在常温下(20 ℃左)右可以保存4~6 周,超过此限,药效会有轻度下降。

胰岛素在室温下放置时,宜放在阴凉干燥处。

外出旅行时,可将胰岛素放在专门的低温包内,随身携带。

不要放在飞机行李舱中托运,因为飞机货舱的温度常在0℃以下,可使胰岛素冻结变性。

此外,强烈震动颠簸、强光照射均可能使胰岛素变性失效。

到达目的地后,最好把胰岛素放在住所的冰箱冷藏室中。

如果没有冰箱,可放在屋中避光阴凉的地方。

胰岛素一定要规范注射,注射胰岛素不规范,将影响胰岛素用量的精准性,进而影响血糖的控制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