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速度↓→复合加强→Q↓ 使温度降低的方法有:吹弧、拉长电弧、或与冷却介质表面接触。
②电场强度:E↓ →运动速度↓→复合↑ →Q↓→热游离↓
③气体介质的压力:F↓→自由行程缩短→离子浓度↑→复合↑
真空数目少→磁撞游离↓→扩散↑
④介质特性:包括气体的介电强度、导热系数、热容量、电负荷
⑤电极材料:铜、银、铜钨、银钨合金
ur

U0
1

1
1

2
2 e1t 1e2t

从上式可以看出,由于特征根为负实根,故弧隙电压恢复过 程为非周期性的,如图2-8曲线3所示。
一般 1 2 , 1 e2t 2 e1t
略去不计,故上式最大值不会超过U0 ,进一步化简得
ur U0 (1 e1t )
(2)起始介质强度出现后的介质强度的恢复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电弧电流、介质特性、冷却条 件和触头分断速度有关。

2-14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2.弧隙电压恢复过程
1)电弧为纯电阻性质,电弧电流与弧隙电压同相位,电弧 电流过零时,弧隙电压接近零;
2)短路时电路电阻很小,电路呈感性 ,电弧电流与电源 电压不同相位,电弧电流过零时,电源电压不等于零;
第二节 交流电弧的特性
1)电弧电流交变,每半个周期过零一次,此时电弧因失去 能量而自然熄灭。

2-11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2)由于热惯性,弧柱温度的变化滞后于快速变化的电流,
所以交流电弧的伏安特性是动态的,如图2-3所示。在电流增
大时,温度来不及增高,弧隙电阻来不及减小;在电流减小时,
温度来不及减小,弧隙电阻来不及增大。故图2-3a中正方向电
忽略R后,特征根为
1


1 2rC


1
2

1

1

1
2rC LC 2rC 2rC
4r 2C 1
L

2-21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1 4r 2C 0, 4r 2C 1
L
L
根据近似计算,当x很小时,
1 x 1 x 2
1


1 2rC

1 2rC

隙电压恢复过程大于弧隙介质强度恢复过程,介质被击穿,电 弧重燃,如图2-6a所示。
2)如果弧隙介质强度恢复过程始终大于弧隙电压恢复过 程,则电弧熄灭,如图2-6b和2-6c所示。
故交流电弧熄灭的条件应为: Ud (t) > Ur (t)
■2-16Fra bibliotek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如果能够采取措施,防止弧隙恢复电压振荡,将周期性振 荡特性的恢复电压转变为非周期性恢复过程,电弧就更容易熄 灭,如图2-6c所示。
④电弧是一束游离的气体,质量极轻,极易变形。 电弧在气体或液体的流动作用下或电动力作用下,能迅 速移动、伸长或弯曲。

2-5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二)电弧的产生与熄灭
游 离——中性质点分解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去游离——电子和正离子相互吸引还原为中性质点。
1. 电弧的产生
自由 中性 电子 质点
静触头
动触头
例:10kvQF断开20kA的电流,电弧功率达到 1万kw以上
② 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组成。
弧柱处温度最高,可达6~7k0C到1万度以上在弧柱周围 温度较低,亮度明显减弱的部分叫弧焰,电流几乎都从弧 柱内部流过。
阴极区
阳极区
弧柱

2-4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③电弧的气体放电是自持放电,维持电弧燃烧的电压很低。 在大气中,1cm长的直流电弧的弧柱电压仅15~30v, 在变压器油中1cm长的直流电弧的弧柱电压仅 100~220v。
具有熔点高、导热能力强、热容量大的特点,可减少热电子发射和弧柱中 的金属蒸气。

2-10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3)电弧的熄灭:电弧的燃烧是由游离过程维持的,但在 电弧中同时还进行着相反的使带电质点数量减少的去游离过程。
游离作用等于去游离作用,新增加的带电质点数量与中和 的数量相等,电弧稳定燃烧。
游离作用大于去游离作用,电弧燃烧加剧。 游离作用小于去游离作用,则电弧中的带电质点数量减少, 最终导致电弧熄灭。

A2t ) e1t

2-19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①当 1 R 1 2 1 时,特征根为不等负实根。
4 L rC LC
根据初始条件:t 0时,uC 可解得

ur 0

0,i1

C
d uC dt
0
A1

2 1 2
ur0

rU 0 Rr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第二章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第二节 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第三节 开关电器中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本章计划学时:4 学时

2-1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电弧的危害,熟悉电弧的形成过程 熟悉交流电弧的特性,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了解交流电弧的开断过程 掌握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 熟悉电气触头的基本要求,及触头的分类和结构
穿而产生电弧。
➢电弧形成小结
①自由电子的来源 (即游离方式) 电极发射大量自由电子:热电子+强电场发射 弧柱区的气体游离:碰撞游离+热游离

2-7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②电弧的形成
阴极发射
加速磁撞游离 温度 热游离 电弧
热电子、强电场发射
其中:阴极发射(起因)→碰撞游离(重要因素)→击穿 (量变到质变)→热游离(主要因素)→维持发展
1.弧隙介质强度恢复过程
(1)起始介质强度(近阴极效应) 在电流过零后的0.1 ~ 1μs 的短暂时间内,阴极附近出现
150 ~ 250V的起始介质强度,称为近阴极效应。

2-13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原因:在电流过零的瞬间,弧隙电压的极性发生变化,弧
隙中的自由电子立即向新阳极运动,正离子质量大,基本未动, 在新阴极附近就形成了只有正电荷的不导电薄层,阻碍阴极发 射电子,呈现出一定的介质强度,如图2-4所示。
(五)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的弧隙电压恢复过程
目的:找出恢复电压不振 荡的条件及防止振荡的方法。
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的 电路如图2-7a所示,其等效电 路如图2-7b所示,R、L为电源 和变压器的电阻和电感,C可以 认为是变压器绕组及连接线对 地的分布电容,r为断路器触头 并联电阻。

2-17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图2-2
1)强电场发射:E=U / s 大于3×106 V/m时,金属触头阴 极表面就会发射自由电子。
2)热电子发射:在开关分闸时,动静触头之间的接触压
力和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增大,接触表面发热严重,产生 局部高温,阴极金属材料中的电子获得动能而逸出成为自由电 子。

2-6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3)加速运动:自由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作
1
2

1
时,特征根为共轭复根。
4 L rC LC
1,2


1 2
R L

1 rC


1 R 1 2 1 4 L rC LC
1 R 1 j 2 L rC
1 LC

1 4
R L
1 rC
2


j0
4) 电弧的利用:电弧在工业上有很多有益的应用,例如,
利用其高温的电弧焊接机,电弧炼钢炉等。
5) 电弧的危害:在开关电器中,电弧是有害的,要求尽快
地熄灭,否则会烧坏开关触头,误拉隔离开关会造成相间短路 和人身伤亡。

2-3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6) 特征:
① 气体导电(轻、易变形);
电弧的能量集中,温度很高,亮度很强
2.电弧的维持与发展 1)由于电弧的 r 小,电弧形成后,触头间的电压和电场 强度很低,强电场发射停止。 2)由于电弧在燃烧过程中温度很高,可达到几千度甚至 上万度,阴极表面继续进行热电子发射。

2-8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3)另一方面介质的分子和原子在高温下将产生强烈的 分子热运动,获得动能的中性质点之间不断地发生碰撞,游 离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此即所谓热游离。
4)热发射和热游离给弧隙提供了大量的自由电子,电 流继续流过,电弧的燃烧得以维持。
3.电弧的熄灭
1)复合去游离: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吸引而中和成为中 性质点的过程。自由电子的 v 远大于正离子,它们直接复合的 可能性很小,往往是自由电子先附着在中性质点上,形成负离 子,运动速度大大减慢,此时正离子和负离子更容易复合。
加速运动。
4)碰撞游离:加速运动获得动能的自由电子在运动中与
中性质点发生碰撞,中性质点中的电子获得能量产生跃迁,跳 到能级更高的轨道上,如果获得的能量足够大,自由电子就能 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游离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5)雪崩:游离的结果导致触头间自由电子数量剧增 。 6)介质击穿产生电弧:剧增的电子形成电流,介质被击
2)扩散去游离:自由电子和正离子逸出电弧而进入周围 介质中,被周围介质冷却而复合的过程。
由于电弧内外的电荷浓度及温差的不同,自由电子和正离
子将向浓度和温度都低的周围介质中扩散,在低温处,电子和 离子的v减慢而复合成为中性质点。

2-9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 影响游离和去游离的因素
①电弧温度:热游离↓→Q↓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