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艺术鉴赏

书法艺术鉴赏

书法鉴赏
看张旭的草书作品,以静观 之,如雕塑,结字物体大气 磅礴,浑厚雄强;以动观之则 如音乐,取势运笔,连绵跌 宕,金声玉振。书法是中国 美术的最核心的门类,书法 美学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粹, 所以要想欣赏中国美术作品 必须首先对书法有所 体验,如张旭《肚痛帖》。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符号系统, 而符号的图案特征是书法创造的前 提。如"艺术"一词的"艺"字,甲骨 文写成" "表示人种植行为,英文 的"Plant"也表示种植的行为,这 两个动词都表示了抽象意义上的种 植动作。但是" "字本身在视觉上 比"Plant"更生动,具有象征意义, 这是一个图案化了的跪着的人在种 植。他可能包含了"仪式"的成份, 体现"崇敬"的感情色彩,具有了造 型的意义。这样以具有个性的笔法 和图案构成把它书写出来,就具有 了造型和书写的双重美感,即书法 美。而"Plant"却只有一定的书写 美,而没有象形图案的意象美。

书法美是造型美和书写美的高度统一,在中国写 意艺术传统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成为古人表达 自己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韩愈曾这样地评价过 张旭的书法:"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 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 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 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 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 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 后世"。可见书法艺术表现空间的博大精深。
宋代书法产生了著名的宋四家,以苏轼为 首,黄庭坚、米芾、蔡襄推波助澜,形成 追求意趣的宋代文人书法。 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能书善画,说自己:"我书意造本无法, 点画信手烦推求"。可见他重在"意趣"。他 被贬黄州时遭遇困顿,满怀怨愤地写下 《黄州寒食诗帖》,真可以说是笔随意转, 跌宕起伏,高潮处可听见悲鸣之声。
汉字的演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商代的甲骨文已具备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所渭"六书"的文字特点。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文字,也发现了写而未刻的 甲骨片,说明在商代已使用毛笔书写。商周两代青铜器铭 文被称为金文,是用青铜浇铸出来的文字。秦刻石鼓文为 最早的石刻文字。先秦的文字在书法学上统称为大篆,书 法范本最著名的有《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 等。秦始皇统一中国"书同文字"推行了规范的篆书,被称 为"小篆",如《秦山石刻》,同时流行的还有以利于快和 便当书写的"隶书",在两汉时期,成为最主要的应用文字, 最著名的汉碑有 《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 等。同时草书在文人士大夫当中逐渐兴盛起来,有以姓名 载史的书法家如史游和杜璪。魏晋南北朝是正楷确立的时 期,到唐代楷书成熟,汉字的基本笔划已经定型。魏晋南 北朝也是行书和草书大发展的时期,书法艺术成为文人士 大夫追求的时尚,产生了中国古代的"书圣"--王羲之。
唐代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如日中天的鼎盛时期。唐代确立科 举制度,国学中置书学博士,书法的优劣成了选择人才的 一个标准,学习书法蔚然成风,书法教学必立法度,这样 唐代产生了像褚遂良、欧阳珣、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 张旭这样的书法大家;艺术风尚必生卓然不群的人才;在 理智和情感的两端,唐代都出现了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 人物。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书法家要数颜真卿了。 颜真卿 (709一785)字清臣,曾作过平原太守,又称颜平 原,后被封鲁郡公,故又称为颜鲁公。安禄山叛乱时,他 以平原太守与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联合抗击。后其兄与侄 子俱壮烈牺牲,颜真卿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祭侄 文稿》,世称"天下第二行书"。李希烈叛乱,颜真卿被遣 劝降,他大义凛然,叱责李希烈,以七十七岁高龄被杀害, 结束了正直的一生。

王羲之,字逸少 (307年一365年),他曾做过右军将军 的官,所以后世又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 一门皆善书法。他从小从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书,以后又博 采众长,自成一家,楷书、行书、草书都取得极大的成就, 成为后世学习的范本。 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兰亭序》对后世影响最大,被称 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王羲之和朋友在 兰亭聚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醉意朦胧,当场 铺开蚕茧纸,手执鼠须笔,一气呵成写下了《兰亭序》。 酒醒以后,他又重复写了好几本,但都没有原作好。全篇 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宇。笔力遒劲秀逸,结字章法浑然 天成,完全是心手相得之作。全篇二十个 "之"字,七个 "不"字各具特点而不雷同,可以看出行草书的特点,每个 字都须依上下字的笔势而定,避免 "状如算子","一字万 同"。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名士的精神写照,骨气内敛, 文采斐然,达到了行草书法的极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