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案例90分经验之谈

环评案例90分经验之谈

这里写下自己复习备考的经验,以后有时间详细分析一下12年的真题答案。

我觉得备考需要把握几个要点:一个是针对性的资料要准备充分,一个是对于整个考试的知识体系要把握,还有一个是要有可以和你一起讨论,水平差不多的考友,最后一个就是要有足够有效的复习时间保证。

备考的大致过程我认为是:第一遍扫盲,了解整个考试的知识体系(对于本专业考研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简单,因为整个知识体系在大学和工作中已经了解很多);第二遍重看的时候,结合做题目来看书,通过做题来理解知识点,强化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第三遍再看的时候,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并且以自己容易记住的方式去理解记忆,看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和生态导则的时候,对于一些环评过程串起来记忆,如各种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判定(附件我总结的地表水判据总结),现状监测的特点,地表水的各种预测数学模式的适合条件以及数学模型参数的意义和如何应用到计算题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等;案例里面的生态类项目比如交通水利和采矿项目的不利影响特点,某些行业的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

前三科复习方法:第一年复习的时候,总共三个月,前两个月主要围绕前三科,复习资料主要是:三本教材,800题,还有法律法规的原文汇编,各环境要素导则和重要行业的导则(生态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水利水电、煤炭采选)和验收导则(生态、水利水电、石油天然气和公路)汇编,真题。

法律法规和导则我推荐看原文。

我觉得法律法规这种东西,有时间看法律原文有助于理解整体法律框架和立法的思路,对于做题有所帮助。

看大气水声生态导则原文,有助于理解各个环境要素环境评价的思路和过程以及具体的评价技术要求,看行业导则和验收导则,有助于了解行业环评的特点,对于看案例教材也是有所帮助的。

尤其是固体废弃物标准的原文,最好看原文并且将各种废弃物的标准要求串起来理解,比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危废填埋场的原料进厂要求,防渗衬层的要求,填埋场的组成,排放要求,地下水监测布点的数量。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监测井位是6口,危废填埋场是四口,一般工业固体是三口。

真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且我觉得环评考试有个特点,真题重复性还挺高的,所以近五年的真题大家在考前还是需要反复看。

案例的复习方法:案例复习资料:导则和方法教材,各环境要素导则和重要行业的导则和验收导则汇编,案例教材,彭飞翔的历年真题汇编。

11年案例没通过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三点:1、只看博客,那时候主要看贾老师的博客,案例教材仅没怎么看,只看了一遍左右,贾老师的博客主要是生态的,相对来说,我觉得答案逻辑性不强,可能在贾老师看来,这么回答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没有逻辑性的答案,很难记住并在考试中综合运用。

那时候我太迷信博客了,以为博客就是圣经,只需要记住即可,并没有认真去分析题干,看到题目就想把能够想起来的博客答案往上套。

2、对往年真题推敲不够,虽然我很重视真题的收集,11年考试的时候我也收集了往年的真题,除了贾老师的生态以外,计算题的答案残缺不全,而且有的老师回答的答案回答的不是很好,和题干不一致甚至还有误导作用。

我觉得真题不仅仅需要记住答案,还得结合题干认真分析,回答该问题的得分点在哪里,多答浪费时间,少答缺少得分点,答错了思路不对没分了。

3、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第一次考试我时间分配不合理,刚发试卷的时候我看了一下题目,感觉也不是很难,似乎平时也复习到了,于是我想字迹写的好看一点,先打草稿再写答案,于是做前三题的时候,我花了一个小时在打草稿,才发现时间过的太快了,于是赶紧写前三题,以至于做到最后两题采矿和屠宰场的时候时间只有半小时,来不及了,回答的很匆促,没时间去思考题干和题目的内容,一页的答题空间,聊聊几行字,我自己也觉得似乎答案太简单,但是没时间思考了,只能赶快写完所有的题目答案,很可惜第一次考试败北了。

12年案例通过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四点:1、反复看案例教材,今年再次复习案例的时候,因为只复习案例,所以对于法律法规几乎没看,对案例教材反复看,看了不下三四遍,对于我这种没有做过环评的人来说,对于各种行业的环评思路以及环评要点是很难从实践中去把握的,只能通过案例教材的知识体系去理解环评的思路,通过专家点评来理解考试中答题应该重视哪些方面;通过看案例教材,我深刻的理解了生态案例的主要三个类型:交通类,水利类和采矿的环评特点、现状调查的要求、工程分析的特点、各种不利影响、减缓不利影响应该采取的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

尤其是不利影响和减缓措施,案例教材讲的非常透彻。

因此强烈推荐大家认真揣摩教材的知识体系。

2、反复看行业导则原文,尤其是道路交通、采矿、石油天然气和水利水电行业的导则和验收导则,通过看这些行业导则,进一步理解了各种行业的环评特点,尤其是各行业的现状调查、工程分析、不利影响和减缓措施。

3、反复揣摩真题题干以及真题的回答思路,这次考试我认真的看了彭飞翔的往年真题汇编(因为他的汇编中直接引用了贾老师的生态部分,不知道是否经过授权),所以贾老师的博客我就没有再看了。

他的回答相对来说更有逻辑性,有助于系统理解记忆,真题汇编我看了很多遍,并且和一些考友一起讨论,有一段时间,我和妞妞、小仙女和青墨是每晚七点半开始一起用语音群聊的方式讨论真题的答案,一年一年来,虽然有时候因为群聊的方式比较浪费时间,但是群聊的话,也可以开阔思路,尤其是有些答案感觉有点疑问,不是很结合题干,有点格式化的回答,通过讨论,大家都有所启发,总结出来的答案可能比彭飞翔老师的答案候更加结合题干,更有针对性。

此外,这次考试前网上流传的环保部出来的10年的三个题目的真题评分答案,对我非常有启发,这个真题评分的答案更加强调了结合题干回答问题的重要性。

考前一个月左右,几乎两三天就把05-11年的真题过一遍,一个星期过两遍,开始是按照年份来复习,从05年到11年开始看,然后是逆着年份来复习,从11年回顾到05年,最后是按照各个行业来进行复习,先看生态型的历年的水利水电、采矿、道路交通,再看污染性的化工、冶金、建材火电和社会区域的类型。

今年的案例考试中,记得有人总结过,往年的真题在今年的真题中重复出现了十几小问,这些小问我几乎毫不犹豫的写下了答案。

4、考试时间分配合理,字迹清楚,答案有条理,这次考试我在时间分配上也比较合理,没有在纸上打草稿,先在心理打个草稿,然后就写出来,虽然不是每个人的字写的都是那么美观漂亮,但是写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楚,内容要有条理,按照1234来罗列答案,比如是第一问,问大气监测方案,我根据监测因子,监测制度,监测频次和时间要求列出来,条理清洗。

整个考试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回答一道题,每道题目都有思考时间。

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总体思路1、确定验收范围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4、分析调查重点5、公众参与6、结论分析、制定整改方案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法律法规P54)(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1、与项目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中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技术方法P263)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4、若原来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推荐的标准1.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技术方法P275-278)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目排放浓度和总量。

布点方法:参见相关技术规范。

(注: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1)废气:◆有组织排放:布设于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

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监控点最多4个,对照点1个。

(2)废水◆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出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

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要高于围墙。

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

◆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敏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振动: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电磁辐射:◆固体废物: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对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1.4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技术方法P268)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1.5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技术方法P268)调查结论要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建议是在环境影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专题调查结论和验收意见,综合判断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

当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5个方面时,应明确建议政府环保部门通过工程竣工环保验收◆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当建设项目不完全满足以上五条要求时,应提出整改建议,限期达到要求,限期仍达不到的则按法律程序由环保主管部门下达停产通知书。

1.6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应由业主填写,通常由调查单位协助。

2建设项目环评----生态类项目2.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运用1、生态类项目案例应特别注意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在涉及到生态敏感区2、在环评中应列出评价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列出的同时应注意颁布时间,不要用已废止的法规,平时应注意法规颁布情况。

(评价单位资质业务范围)2.2项目分析1、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技术要点主要内容组成完全主体、辅助、公用、配套、储运(大临)、办公生活重点明确重点工程项目(位置、规模、环境背景)全过程分析选址选线、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退役期施工方式采用技术、施工时序营运方式调度方式、运营期限、环境影响污染源分析污染因子、产污环节、源强、排放方式、纳污环境2、工程概况:包括名称、位置、目标等,可用工程特性表表述(注意不可漏掉与环境影响有关的项目,如下泄流量、移民方案等)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一般应考虑:(1) 施工:场地布置、料场、渣场、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运行、施工人员活动(2) 占地和淹没:范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量变化等(3) 工程存在与运行:生态破碎与阻隔、水资源分布与改变、水文情势变化、建筑物阻隔等(4) 移民安置:安置方式、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迁建等3、替代方案就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做同等深度的比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