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中反馈
以是并联反馈;
因净输入电流 id 等于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之差,
所以是负反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16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例3:判断图示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
RB1
C1+
RS es+–
+
uiRB2
–
RC1 T1
RE1
RC2
+UCC
+C2
T2
+
RF RE2
RL uo CE2 –
解: RE2对交流不起作用,引入的是直流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 号以电压形式作比较,称为串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 号以电流形式作比较,称为并联反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8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1.串联电压负反馈
RF
ui + ud
A
uO
+
ui
–
–
uf +
R1
u–d +
– +
+
R2
射极输出器、不带旁路电容的共射放大电路的 电压放大倍数较低就是因为电路中引入了负反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24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2.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A Af 1 AF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7.7.1 负反馈的分类
(1)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 反馈和电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叫电压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叫电流反馈。
(2)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 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反串馈联信反号馈与输i锲入o 而金舍石信之可uR,镂号f 朽豆木在丁不uR网折输i友。友锲入情而分不端享舍,以电电电压路压。—的电形流式变比换较11
4.并联电流负反馈
if RF
+ ui
i1
R1 id
R2
– +
io
+-
RuLR
–
(a)电路 R
ii + id
A
iO
– if
F
(b)方框图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
负反馈;反之,极性相同为正反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5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例1:
RF
+ u–i
–
uf+
R1
u–d
+
R2
– +
+
+ u–o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
差值电压 ud =ui – uf uf 减小了净输入电压 (差值电压) ——负反馈
例2: + ui –+
3. 对串联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 同时,是负反馈;极性相反时,是正反馈;
4. 对并联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和反 馈电流之差时,是负反馈;否则是正反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14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例1: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 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串反联馈电电压路负。反馈
若比较的结果使净输入信号减小,因而输出 信号也减小,称为负反馈。
反之若比较的结果使净输入信号增大,因而
输出信号也增大,锲而称舍之为,朽正木不。折。锲而不舍,
4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17.1.2 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
利用瞬时极性法判别负反馈与正反馈的步骤:
1.设接“地”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2. 若电路中某点的瞬时电位高于参考点(对交流
– +
io
+-
RuLR
–
(a)电路 R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
差值电流 id = i1 – if if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 (差值电流) —负反馈
反馈电流
因 i1
ui R1
if
R
R RF
,且 i1 if
io 取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
所以 io
1 R1
( RF R
1)ui
特点:输出电流 io 与负载电阻RL无关
——反相输锲入而舍恒之,流朽木源不折电。锲路而不舍,
13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1. 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
从负载电阻RL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 馈;
2. 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同 相和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个输入端 (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
差值电流 id = i1 – if if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
(差值电流) —负反馈
反馈电流
if
R R RF
io
取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比较
—并联反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12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4.并联电流负反馈
if RF
+ ui
i1
R1 id
R2
Xd Xi Xf
Af
Xo Xi
A 1 AF
反馈系数 净输入信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23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1. 降低放大倍数
在
Af
A 1 AF
中,AF
Xo Xd
Xf Xo
Xf Xd
负反馈时,Xf、Xd 同相,所以 AF 是正实数
则有: Af A 负反馈使放大倍数下降。
| 1+AF| 称为反馈深度,其值愈大,负反馈作用 愈强,Af也就愈小。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例2: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 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并反联馈电电流路负。反馈
ui
–
+
+ A1
uo1
id
R
– +- uo
+A2
RL
i1
if
解:因反馈电路是从运算放大器A2的负载电阻RL的 靠近“地”端引出的,所以是电流反馈;
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均加在同相输入端上,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21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c)
(d)
470k +6V
+20V
3.9k
470k
20F +
20F +
+ –
–
3DG6
600
+
•
3.9k 50k
3k 3k
+
–
+
50F
3DG6
– 2k
++ –
–
50F – 8k +
50F
50F
–
2k
2k
470 470
Es
100F
+ 30k 50F
为电压的正半周),则该点电位的瞬时极性为正(用
表示);反之为负(用-表示)。
3.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不同输入端(或 两个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同时,净输入电压减小, 为 负反馈;反之,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4.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输入端(或同
一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反时,净输入电压减小, 为
9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2.并联电压负反馈
if RF
+ i1 R1 id –
ui –
R2
+
+-
RL
(a)电路
ii + id
A
uO
– if
F
+
uo
(b)方框图
–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
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
差反反值馈馈电电信流 流号iidf与=输i1 –入Ruioff信号取在自输输入i值f出削端电电弱以流压了电) ——净流电负输的压反入形反馈电式馈流比(差
RB1
C1+
RS es+–
+
uiRB2
–
RC1 T1
RE1
RC2
×
+C2
T2
+UCC
+
RF RE2
RL uo CE2 –
解:因电容C2的隔直流作用,这时RE1、RF仅引入 交流反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19
金石可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
例5:如果RF的另一端不接在T1 的发射极,而是接在 它的基极,两者有何不同,是否会变成正反馈 ?
例6:(a)ຫໍສະໝຸດ RC1RF1–
RC2 +UCC (b)
+ C2
RB
+
C+ +
–
RE2
C1+
+ RE1 RF2R1
R2
+
CE2
+UCC
RC1
RC2
RF CF + C2
+–
–
+
RE2
CE2
RF1、RE1: 交直流 电压串联负反馈
RF 、CF : 交流 电压并联负反馈
RF2(R1、R2): 直流反馈
RE2: 直流反馈
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7.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