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1)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
(2)未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之日开始计算;债权人给予对方宽限期的,自该宽限期届满之日开始计算。
( 3)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4)附条件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条件成就之日起计算;附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期限届至之日起计算。
( 5)不作为义务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日开始计算。
(6)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计算。
其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势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7)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算。
( 8)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 18周岁之日起算。
【例题1•单选题】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 2019年)
A.2 年
B.3 年
C.10 年
D.20 年
【答案】 B
【例题2•单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诉讼时效制度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2018年)
A.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B.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C.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D.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 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答案】 B
【考点 4】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P26)
1. 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法定事由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2.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 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考点 5】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P26)
1.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具体包括:
①申请支付令;
②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③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者死亡;
④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⑤申请强制执行;
⑥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⑦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⑧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
⑨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
【解释】“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方式包括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请求延期履行、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承诺或者行为。
2.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效力
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
【例题1•单选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 6个月内发生的下列情形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是()。
( 2016年、 2017年)
A.权利人提起诉讼
B.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
C.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D.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
【答案】 B
【解析】选项 ACD: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断事由。
【例题2•多选题】王某借给李某 5万元,李某未按期还款。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发生的下列事由中,能够导致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有()。
( 2018年)
A. 李某向王某请求延期还款
B. 王某要求李某还款
C. 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还款
D. 李某向王某还款 1万元
【答案】 ABCD
【解析】(1)选项 AD: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请求延期履行、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承诺或者行为,均属于“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2)选项 B: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选项 C:权利人提起诉讼,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本章小结
【总结 1】
【总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