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逆变电源课程设计

逆变电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逆变电源设计
姓名:xxx
学号:xxx
逆变电源设计
一、方案论证
1、设计实现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对逆变电源进行Matlab仿真研究,输入为100V,输出为380V、50Hz三相交流电,采用PWM斩波控制技术,建立Matlab仿真模型并得到实验结果。

2、设计方案确定
由于要求的输出为380V、50Hz三相交流电,显然不能直接由输入的100V直流电逆变产生,需将输入的100V直流电压通过升压斩波电路提高电压,再经过逆变过程及滤波电路得到要求的输出。

设计思路:
根据课本所学的,可以采用升压斩波电
路和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的组合电路,
将升压后的电压作为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得
到三相交流电,同时采用PWM控制技术,使
其频率为50HZ。

根据直流侧电源性质不同,逆变电路可分为电压型逆变电路和电流型逆变电路。

这里的逆变电路属电压型。

采用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用SPWM进行双极性控制。

该电路的输出含有谐波,除了使波形具有对称性减少谐波和简化控
制外,还需要专门的滤波电路进行滤波。

滤波电路采用RLC滤波电路。

设计思路如下:
二、原理简介
1、升压斩波电路
工作原理:
t=0时刻驱动V导通,电源E向负载供电,负载电压u o=E,负载电流i o按指数曲线上升。

t=t1时控制V关断,二极管VD续流,负载电压u o近似为零,负载电流呈指数曲线下降。

通常串接较大电感L使负载电流连续且脉动小
数量关系:
电流连续
负载电压平均值: t on ——V 通的时间 t off ——V 断的时间 a--导通占空比
E E T
t E t t t U α==+=on off on on o
负载电流平均值:
电流断续,U o 被抬高,一般不希望出现。

2、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
基本工作方式——
180°导电方式
每桥臂导电180°,同一相上下两臂交替导电,各相开始导电的角度差120 °。

任一瞬间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

每次换流都是在同一相上下两臂之间进行,也称为纵向换流。

R
E U I M o o -=
波形分析
负载各相到电源中点N'的电压:U 相,1通,
u UN'=U d /2,4通,u UN'=-U d /2。

负载线电压: 负载相电压:
UV UN'VN'VW VN'WN'WU WN'UN' u u u u u u u
u u =-⎫

=-⎬
⎪=-⎭
UN UN' NN' VN VN' NN' WN WN' NN 'u u u u u u u u u =-⎫

=-⎬
⎪=-⎭
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负载中点和电源中点间电压
负载三相对称时有u UN +u VN +u WN =0,于是
负载已知时,可由u UN 波形求出i U 波形。

一相上下两桥臂间的换流过程和半桥电路相似。

桥臂1、3、5的电流相加可得直流侧电流i d 的波形,i d 每60°脉动一次,直流电压基本无脉动,因此逆变器从交流侧向直流侧传送的功率是脉动的,电压型逆变电路的一个特点。

防止同一相上下两桥臂的开关器件同时导通而引起直流侧电源短路,应采取“先断后通”
3、SPWM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由于期望的逆变器输出是一个正弦电压波形,可以把一个正弦半波分作N 等分。

然后把每一等分的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个与此面积相等的等高矩形脉冲来代替,矩形脉冲的中点与正弦波每一等分的中点重合。

这样,由N 个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所组成的波形为正弦的半周等效。

同样,正弦波的负半周也可用相同的方法来等效。

这一系列脉冲波形就是所期望的逆变器输出SPWM 波形。

由于各脉冲的幅值相等,所以逆变器可由恒定的直流电源供电,也就是说,这种交一直一交变频器中的整流器采用不可控的二极管整流器就可以了。

逆变器输出脉冲的幅值就是整流器的输出电压。

当逆变器各开关器件都是在理想状态下工作时,驱动相应开关器件的信号也应为与形状相似的一系列脉冲波形,这是很容易推断出来的。

三、Simulink仿真
Simulink是Matlab的仿真集成环境,是一个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的集成环境。

它使Matlab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为:①模型的可视化。

在Windows环境下,用户通过鼠标就可以完成模型的建立与仿真;②实现了多工作环境间文件互用和数据交换;③把理论和工程有机结合在一起。

利用Matlab下的Simulink软件和电力系统模块库(SimPowerSystems)进行系统仿真是十分简单和直观的,用户可以用图形化的方法直接建立起仿真系统的模型,并通过Simulink环境中的菜单直接启动系统的仿真过程,同时将结果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

根据上述原理,以及题目要求,设计的仿真电路图如下:
参数设置如下:1.电感
2.电容
3.电阻
四.仿真结果如下:
1.直流升压的结果:
2.三相电中某一相的电压波形:
3. 三相电的三相电压波形:
五.参数比较。

1.若减小电阻值(即加重负载):
三相电的三相电压明显下降,不足380V。

2,先增大,后减小电感值,得到如下两个波形:
增大电感值,三相电压上升缓慢。

减小电感值三相电压上升迅速。

3.增大电容值得到:
减小电容一个数量级,无法得到正确波形。

六.心得体会
这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很好的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分析、比较,从而选择出一套好的设计方案,这检验了我们平时的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虽然此次课程设计与实际操作分析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它提高了我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课堂知识是有限的,想学好这门课,不仅要将课堂知识掌握好,还要课外拓宽视野,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提高自己独立思考
的能力,才会对自己的将来有帮助。

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