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基础
二、国际标准化的作用
1、研究、制定和发布国际标准
《ISO/IEC导则 第2部分:国际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了 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或可公开提供的规范的结构及编写和表述规 则。ISO/IEC Directives, Part 2 Rules for draf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国际标准化基础
副教授
余晓,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毕业 后加入中国计量学院,主要从事标准化和质量管理 领域的教学和研究,现任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研究 所副所长,为浙江省精品课程《标准化》主讲人之 一,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各级的政府质 量奖咨询工作,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承担主持 了国家质检总局“企业创新方法的标准化需求现状” 、“标准化人员教育评估体系研究及关键标准研制” 等项目,在《中国标准化》等相关期刊上发表论文 多篇,参与了ISO/SAC秘书周、中欧国际标准化师 资等培训班,在标准化教育培训和研究领域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
据悉,这五项国际标准均在IETF Hokey(Handover Keying) 工作组制定,隶属于IETF安全领域,研究移动设备在网络附着点之 间切换时的安全方案,是移动业务及移动承载安全部署的利器。 2009年,华为联合中国移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投入该工作组标 准制定,提出多个标准立项,成功帮助该工作组重新制定工作范畴 并最终发布多项RFC国际标准。这一不俗成绩的取得为后续国内标 准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录
国际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标准化的作用 三大国际标准组织 其他国际标准制定组织
一、国际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标准化(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是指 在世界范围内由众多的国家或组织共同参与开展 标准化的活动。该活动旨在研究、制定并推广采 用国际统一的标准;协调各国、各地区的标准化 活动;研讨和交流有关标准化事宜。
历史上的强大的秦军
秦人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 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 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 工厂。
秦三棱箭头
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接近完 美的流线型箭头;箭头底边宽度的 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它们 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按照相同的 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
一、国际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
1926年在美国纽约会议上决定国家标准化协 会国际联合会(ISA),1928年在捷克布达拉 格召开成立大会,通过ISA章程,1932年成 立了国际电信联盟(ITU)。
二 全球有效
【资料卡片】世界标准日
1946 年10月14日,世界25个国家的代表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筹 备建立世界性的标准化组织,即ISO。1969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理事会 发布第1969/59号决议,决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设立世界标准日的目的在于提高对国际标准化在世界 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商业、 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1970年10月14日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范围的 庆祝世界标准日的活动。从第17届起,世界标准日开始赋予了主题,以突 出当年世界标准日的宣传重点,很多国家利用世界标准日这个机会组织一 些特别的活动或聚会,例如采用会议、展览、研讨会、电影、电视和广播 访谈等多种形式来紧密结合当年ISO的世界标准日的宣传主题,广泛宣传 标准化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们的标准化意识。
这五项国际标准都是为了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中终端快速切换和重新认证 的问题。终端在多网覆盖环境中会经常发生网络切换,如果每一次网络切 换都需进行完整的接入认证流程,将会极大影响用户的体验。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RFC6697完成了切换密钥架构设计,RFC5836完成了预认证问 题描述,这两项标准发布为Informational类型的RFC。在问题和架构设 计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了方案型国际标准(Standard Track RFC)。 RFC6696制定了基于EAP快速重新认证的基础协议ERP,RFC6440制定了 ERP协议中本地域名发现的DHCP协议扩展,RFC6630提出了基于EAP的 快速预认证协议(ERP-AAK),使得终端在切换到下一个网络之前,就能 完成网络预认证和密钥分配,大大减少了重新进行接入认证的时间、能耗 和信令开销。
一、国际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
1906年,13个国家的代表在英国伦敦开 会,起草并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的组织章程,正式成立国际电工委员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于军火的大量需求以及由于各国生产的武器 弹药不能通用造成的严重后果,更使人们加深了对国际标准化的必 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大战结束后,不仅IEC立即恢复了活动,同 时各国也酝酿成立活动领域更广泛的国际标准化机构。
1946年,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在英国伦敦开 会,通过了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决 议。1947年2月,ISO正式成立,标志着国际 标准化迈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国际标准化的作用
1、研究、制定和发布国际标准 2、推广和应用国际标准 3、协调有关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标准化活动 4、举办国际标准化论坛和培训班,研讨、交流有关标准化事宜
2012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传来好消息, 由华为、中国移动研究院、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共同推动的五项技术方案被 IETF接受并发布为RFC(Request For Comments)标准包括RFC5836、 RFC6440、 RFC6630、RFC6696和RFC6697。这是我国企业和研究机 构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合作典范。
一、国际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
1886年9月24日至26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教授约翰 ·鲍生格倡导 下,第一次国际标准化会议在德国的累斯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 美和欧洲的10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了制定统一的材料试验标准问 题,并创立了国际材料试验协会。这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它所提倡的“采取一种新的形式进行工作,以满足国际上科学、技术、 工业和贸易发展所需要”的宗旨,被公认是国际标准化历史上的重大创 举,开创了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先河。
二、国际标准化的作用
1、研究、制定和发布国际标准
《ISO/IEC 导 则 第 1 部 分 : 技 术 工 作 程 序 》 规 定 了 ISO/IEC在开展技术工作中应遵循的程序,包括:技术工 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国际标准和其他出版物的制定程序、 召开承办和参与国际会议的程序以及申诉程序等。 ISO/IEC Directives, Part I Procedures for the technical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