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检测中心标准计量测试站BJC-JD14-2014互感器器操作程序一、适用范围、拟开展的校准项目本操作程序仅适用于实验检测中心标准计量测试站对互感器使用中检验和周期检定。
检定依据为:经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批准、现行有效的计量检定规程。
拟开展的检定项目:0.2级及以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0~2000)A/5A、电压互感器(0~10)kV/100V。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1.《JJG 313-94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三、HSE控制主要风险控制措施防范措施划伤1.戴好防护手套;2.接线注意力集中。
出现划伤,可使用创可贴简单包扎处理,严重则由属地负责人安排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触电1、接地端子良好接地;2、禁止用湿手接触电源。
发生人员触电,启动《标准计量测试站应急救援预案》。
互感器检定用设备为HEG2,精度等级2.0级;标准器量程电流互感器为(0~2000)A/5A、电压互感器为(0~10)kV/100V;精度等级0.05级。
受控五、检定前的准备确认互感器校验仪、标准电流(电压)感器、电流(电压)负载箱;电源设备(包括升流(压)器和调节装置);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活动扳手、螺丝刀、大电流导线、二次专用导线,原始记录等处于待用状态;依据被检计量器具的工作量程选择标准器的相应量程。
检定项目外观检查绝缘电阻的测定绕组极性的检查误差测量使用中检定必须检定必须检定必须检定必须检定周期检定必须检定必须检定必须检定必须检定六、操作步骤6.1外观检查检查厂名、厂号、型式、变比、等级、容量,外观有无损伤,螺丝,极性标记,接地标志等;接线端钮,多变比互感器不同变化的接线方式;及严重影响检定工作进行的其它缺陷。
电源及调节设备应具有足够的容量和调节细度,电源的频率应为50±0.5Hz(60±0.6 Hz),波形畸变系数应不超过5%。
周围气温为+10~+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2绝缘电阻的测定操作方法: (1)将被检接地电阻表测量端短路;(2)将绝缘电阻测试仪置于500V档;(3)将两根测试线一端分别插入LINET和EARTH孔内,另一端分别接入互感器的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或外壳)。
(4)按下TEST键,10s由面板读出绝缘电阻值。
绝缘电阻应小于5MΩ。
6.3绕组极性的检查推荐用电流互感器校验仪进行绕组极性检查,一般校验仪具有极性指示器,标准器的极性是已知的,当按规定的标记接好线通电时,如发现校验仪的极性指示器动作而又排除是由于变比接错所致,则可确认被检电流互感器与标准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相反。
6.4当使用的互感器校验仪不具有极性指示器时,允许用其它方法,如交流法(或直流法)直接检查绕组的极性,极性应为减极性。
6.5误差测量6.5.1选取一台电流互感器(LMK-0.5CT 200/5A)进行检定:6.5.1.1根据要检的LMK-0.5 200/5A选取0.05级200/5A的标准器,按CT按线图接线,接线联好后,要进行检查。
6.6.5.1.2将校验仪各开关处于正确位置:K A打到5A K0打到△I×102(10×102)K C打到0.5分K P打到极性、测量档f±比差打到负σ±角差打到正6.1.3确认操作控制台调压器处于零位。
负荷箱,根据本检定CT的要求,使之处于CT的额定负荷,检定系统中所有接地端钮都应牢靠接地,检流计开关处于零位置。
6.5.1.4以上工作进行完毕就可合闸给控制台通电。
此时操作控制台红灯亮,绿灯不亮,开始按控制台启动按钮(绿色)。
6.5.1.5观察检验仪百分表,应稍有反应就可以对被检电流互感器进行检定。
按检定点5%、20%、100%、120%进行检定。
6.5.1.6检定前K P是在极性位置,慢慢转动调压器,观察极性灯若不亮,才可继续升至100%I Zn 。
6.5.1.7打开检流计从0、1、2……依次转动,待检流计指针于该面板的中央1/3范围时,就进行调平衡阶段,调平衡顺序可以如下图箭头所指方向进行。
同相正交×1 ×1×0.1 ×0.1×0.01 ×0.016.5.2在调节同相盘和正交盘时应注意:6.5.2.1同相盘上升,而检流计上升的很缓慢,可能比差盘的正负号接反,应更换其位置。
6.5.2.2检查比差盘的正负号位置正确与否,也可以将同相盘先随意置一数值,搬动正负号位置。
检流计位置最小时,位置就正确。
若检流计指针增加就不正确(不能在示值盘零位时,检查正负号位置)。
6.5.2.3如调节同相第二盘数字由“9”到“10”指针还减小,此时将“0.1”的“10”进位,给×1盘,如×1盘原数m,则变为m+1,如调节第二盘的数字“1”减小到“0”时,检流计指针还减小,就应将m-1。
再调节第二盘。
6.5.2.4用以上办法,此电流互感器平衡结果为切断检流计电源,计算该数。
同相正交0 13 57 8- +f σf=同相示值盘×K0系数×单位=0.37×102×10-4=(-0.37%)σ=正交示值盘×K0系数×KC=1.58×102×0.5′=(+79′)数据化整结果:f=-0.35% σ=+80′结论:该电流互感器角差超差为不合格。
6.5.2.5 检定结果处理6.5.2.6 检定数据应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做好原始记录。
0.2级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其检定数据的原始记录至少保存一个检定周期。
6.5.2.7 被检电流互感器的误差计算6.5.2.8 标准器比被检电流互感器高两个级别时,按下式计算:f x= f p(%) (1)δx=δp(')(2)式中:f x和δx --被检电流互感器的比值差和相位差;f p--电流上升和下降时所测得两次比值差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对0.5级及以下的电流互感器为电流上升时所测得比值差的读数;δp --电流上升和下降时所测得两次相位差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对0.5级及以下的电流互感器为电流上升时所测得相位差的读数。
6.5.2.9 标准器比被检电流互感器高一个级别时,按下式计算:f x= f p+ f N(%) (3)δx=δp+δN(')(4)式中:f N和δN--标准器检定证书中给出的比值差和相位差。
6.6 判断被检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是否超过表1中给出的允许误差,应以化整后的数据为准。
误差的化整按表5进行。
6.7经检定合格的电流互感器,应发给检定证书或加盖合格印。
6.8 检定证书上应给出检定时所用各种负荷下的误差数值,作标准用的还应给出最大变差值。
6.9.1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电流互感器,如果误差超过铭牌所标的准确度级别所允许的误差,应在检定证书上注明所能达到的准确度级别。
6.9.2 经检定不合格的电流互感器,应发给检定不合格通知书。
6.9.3级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检定后应加封印。
6.9.4检定周期作标准用的电流互感器,其检定周期一般为2年。
只作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可根据其技术性能、使用的环境条件和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其检定周期,一般为2至4年。
3次检定中,1/3时,准确度级别比值差相位差倍率因数额定电流下的百分数值倍率因数额定电流下的百分数值5 20 100 120 5 20 100 1200.001±×10-6 20 10 10 10±×10-6(rad)20 10 10 100.002 40 20 20 20 40 20 20 20 0.005 100 50 50 50 100 50 50 500.01±﹪0.02 0.01 0.01 0.01±′0.6 0.3 0.3 0.30.02 0.04 0.02 0.02 0.02 1.2 0.6 0.6 0.60.05 0.10 0.05 0.05 0.05 4 2 2 20.1 0.4 0.2 0.1 0.1 15 8 5 50.2 0.75 0.35 0.2 0.2 30 15 10 100.5 1.5 0.75 0.5 0.5 90 45 30 301 3.0 1.5 1.0 1.0 180 90 60 60七、注意事项:7.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本岗位资质证和相应专业的计量检定员证方可独立上岗操作。
7.2对检电流互感器应注意的事项:7.2.1标准仪器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里面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进行使用,当检定具有两个及以上二次绕组(分别绕在不同铁芯上)的电流互感器时,短接不受检定的二次绕组;7.2.2被检电流互感器及升流设备与校验仪的距离须大于3m;7.2.3检定中,当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中通有电流时,严禁断开二次回路;7.2.4负载箱的功率因数应与被检互感器一致;7.2.5标准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至少应比被检电流互感器高两个等级;7.2.6耐压试验产生高电压,为避免造成电击,与试验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试验场所;被试设备周围应装设临时遮拦,通往高压室的门应有可靠闭锁装置;耐压试验后,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及时对互感器放电。
7.3对检电压互感器应注意的事项:7.3.1被检电压互感器及升压设备与校验仪的距离须大于3m;7.3.2检定中,严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7.3.3负载箱的功率因数应与被检电压互感器一致;7.3.4标准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至少应比被检互感器高两个等级;7.3.5耐压试验产生高电压,为避免造成电击,与试验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试验场所;被试设备周围应装设临时遮拦,通往高压室的门应有可靠闭锁装置;耐压试验后,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及时对互感器放电。
八、设备的维护和保养8.1每月对设备外壳进行清洁除尘;8.2每季度对设备内的集成电路板、散热器进行除尘;8.3正常作用设备若30日未开启使用,应当开启设备预热和运行1-2小时,保证设备干燥和运行正常;8.4对可拆卸的移动部件、接线桩、插拔件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8.5操作不当引起的危害、因互感器中的电流或电压都比较高,如果接线错误或测量档位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
检定原始记录样本:RE/06.029互感器检定记录送检单位准器名称温度(℃)型号及等级标准器准确度级别湿度%RH 制造厂出厂编号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