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常熟理工学院东湖校区数学与统计学院大二学生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目的: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状况,提出建议,共建文明和谐校园。

调查时间:2013年11 月调查单位:*****校区******学院经济121班第二小组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统计与分析:******撰稿:*******调查背景: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高校基础文明教育的规律性,使今后的高校基础文明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在我校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调研活动。

大学生基础文明主要是指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校。

园、社会等环境下外在、外显的基本文明素质表现。

在此仅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校园的行为调查。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以文明的言行来体现,文明的言行更能促进思想道德的提高和升华。

调查结果:此次问卷调查,我们采用面对面调查,在我校所有大二学生中投放100 份问卷,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最后回收有效问卷97 份,回收率为97%。

以下为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1.您上课迟到吗?A从不B偶尔C视课程和老师而定 D 经常数据:分析:图表显示,60.8%的人上课偶尔迟到;36.1%的人上课从不迟到;2.1%的人经常迟到;1.0%的人视课程和老师而定。

由此可知,绝大多数人上课还是准时的,只有极少数人一直迟到。

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有待提高。

2.您在课堂上吃东西吗?A从不B偶尔 C 视课程和老师而定 D 经常数据:分析:图表显示,过半的人上课还是尊重老师,上课不吃东西的。

有时因特殊情况会偶尔吃一次。

对于视课程和老师而定和经常在课堂上吃东西的学生相对很少。

这样能给其他同学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一个舒朗的上课心情。

这样才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3.您对课堂上的不文明现象持什么态度?A 坚决反对B无所谓C很正常数据:分析:虽然数据显示90%以上的人坚决反对课堂上不文明现象,但是实际状况是,课堂上的不文明现象时很普遍的,而且有的都是个人不经意行为。

比如,随手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消息;上课渴了,随手拿起水杯喝水,尽管看似很正常,但这也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

4.您是否经常占位置(包括教室、自习室、食堂等)?A 经常B偶尔C 从来不数据:分析:占位置现象在大学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比如平时用餐占位;期末图书馆复习占位。

所以对于有80%以上的学生都有占位的经历而且有40% 的人经常占位并不奇怪。

我感觉学校应该采取适当措施缓解一下座位压力。

给同学们带来更多方便,增强学校的和谐度。

5.您看见长明灯和长流水会主动去关灯、关水吗?A从不B偶尔C 有人看见时会干经常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图表中看到,还是有43.3%的人会主动去关掉长明灯和长流水,这是一种很值得人学习的行为,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数据。

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基础文明教育,而在大学中还不足一半。

却有过半的人在有他人看到时会做。

所以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贯彻珍惜社会资源的理念。

6.您主动打扫过寝室吗?A经常B偶尔C实在看不下了才会去打扫一下D 从来不数据:分析:有20%的人会经常主动打扫寝室。

而大部分人都是偶尔做一次。

其实,寝室是我们大学生的家,是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我们应该给自己、给舍友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7.您会在餐桌上丢剩饭、剩菜等杂物吗?A从不B偶尔C没人看见时会丢D经常数据:分析:从这饼图清晰的可以看出,很少有人能从不丢剩饭剩菜;接近10%的人经常丢剩饭剩菜;80%左右的人偶尔丢剩饭剩菜;总的来说,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食堂的文明行为会变得越来越多。

8.您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是否喧哗?A从不B偶尔C经常数据:分析:通过上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图书馆中大部分人还是可以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保持相对暗金的环境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些其他因素,偶尔违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因此我们大家还是得从自身做起,保持图书馆的安静。

9.您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后是否会主动放回原处?A从不B偶尔 C 有人监督时会D经常数据: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45%的人会主动放回原处,这是值得提倡的,但仍然有7%的人从不放回原处,我们需要对这部分同学家以正确的引导,另外有24%的人监督时会放回原处,23%的人偶尔会放回原处,这告诉我们仍然需要提高积极性。

总结和建议:有数据分析可知:有60%左右的学生上课会迟到,我们知道每个学校都应该有上课早到5分钟的文明规定,或者有类似的行为规范;有40%以上的人上课有可能吃东西;过半的人不会主动将看过的书放回原处,等等。

从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的基础文明不容乐观,许多不文明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有时也这样做,时间长了,便觉得是理所应当这样做的。

就算有时候觉得不对,也会为自己的这些行为找借口。

殊不知,这些潜在性的意识和行为正在逐渐侵蚀我们内心的文明意识,改变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根源。

第一,从学校方面看,从小学到高中注重的是应试教育,只要成绩好其它的方面都是次要的。

有好多的学校往往会忽视道德和素质教育。

以至于到了大学,要重新的培养关于这方面的教育。

但小学到高中阶段往往是形成一个人品行的最重要时期,很多习惯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到了大学这些习惯慢慢的就会显露出来。

例如,乱丢果皮杂物,随地吐痰,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等等。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现在很多大学在强调社会公德,诸如此类的宣传语,指示牌比比皆是。

第二,从家庭教育方面看,现在的家长都拿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而且大多数的家长都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只要孩子的学习好了,一切都好说。

以至于养成的孩子骄纵无礼,不少人养成了依赖他人和不尊重他人的习惯,认为自己是一切事物的中心,自己爱怎么做就怎么做。

例如,接人待物不懂谦让,不知尊老爱幼,尊敬师长。

第三,从社会本身来看,我们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发展才是硬道理,能致富才是人才。

过分的强调对经济的建设和投资,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如此长期以往,势必对精神文明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例如,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大肆横行。

有的学生就认为道德理想都是虚的,摸不着的东西,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最好。

因此,凡事都讲究对自己有无利益,一切以实惠为标准。

于是在一些高校中出现了偷窃公共财物的现象。

就以本校为例,有好多学生在去食堂吃饭时,把包放在座位上买饭,回来后包不见了,也就是被偷的实例。

我本人也曾丢过一次饭卡,结果中午丢的,下午去挂失的时候,上面的80 多块已被全部刷光,而且最终也没有上交。

2.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和方向观不明确。

有很多大学生认为捡了钱包,里面有很多的钱,还不如自己花掉。

这表明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甚至有时在讨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时,有好多的人认为资本主义就是比社会主义好,或者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就是一种变相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剥削要比资本主义严重的多。

他们的理由是,人家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多党制,既民主又自由,贪官出现的少,百姓福利好。

而反观社会主义,实行一党专制,贪官频出不穷,物价飞涨,百姓生活艰苦,看病难,工资过低等等问题比比皆是。

这表明他们自身的人生观严重的扭曲,我们的学校自然不可能这样教学生,那么只能是学生内在自身的思想进入了死角。

3.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一,周围人的影响。

从孟母三迁中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

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之所以认为践踏草坪,乱涂乱画课桌是一种很合理的行为,是因为他们的身边有人这样做,而且并没有人指出这是一种不对的行为,或是大家明知这样做是不对的,但都在心里默许了这种做法。

甚至,有的人没有这种习惯,但受朋友的影响,也就慢慢的接受了此种做法。

第二,流行思潮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极其发达的社会,因此,各种思潮传播的异常的迅速。

大学生极易受到网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做出各种错误的行为。

五、应对的措施1、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要摆正培养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目的,强化人文教育,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重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在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层次上,要合理分工,主义衔接,加强学生基础文明素质和教育的培养,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既要教育学生成才,也要教会学生做人。

2、家庭教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熏陶和严格管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起点,因此,家长对孩子从小要注重经行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的养成教育。

为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

3、社会教育弘扬好的精神文明典范,号召大家进行精神文明的学习。

遏制和打击犯罪。

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开展相关的公益活动。

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总而言之,要加强宣传工作。

4、自身教育大学生要做好自身的教育,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和各种不良诱惑。

长期在头脑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这种思想,需要大学生长期艰苦的努力。

纵观调查结果,我校绝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是高的,能够做到“文明行事” ,但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

这是因为大家反对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态度还不是很坚决,虽然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但没有从行动上去杜绝这种现象,有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 ,持听之任之的态度。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不文明行为是素质低的表现,应加强教育,但实际生活中大家没有用行动来反对不文明行为,没有尽力阻止它们的发生,在客观上默认了它们的现实性,因此,必须加强自身的教育,从自身杜绝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同时,不可否认,我校绝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是高的,能够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

这是因为大家反对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态度还不是很坚决,虽然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但没有从行动上去杜绝这种现象,有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持听之任之的态度。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不文明行为是素质低的表现,应加强教育,但实际生活中大家没有用行动来反对不文明行为,没有尽力阻止它们的发生,在客观上默认了它们的现实性,滋长了各种歪风邪气。

文明监督成为现实的要求和呼唤。

综合调查的情况提以下建议:校园呼唤文明行为,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相应的宣传与造势工作尚需加强,让了解与自已相关的事情细致些。

同学们也要提高自我素质。

文明行为,贵在实践,古人云:“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

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顺手捡起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关掉正在流水的龙头等等;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自觉摒弃不健康的思想,抵制不文明的行为,共同遵守《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崇尚校园文明公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别各种不良行为,做到举止文明、课堂文明、宿舍文明、就餐文明、上网文明,以崭新的姿态开创我校更加文明、辉煌的明在大学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素质,当代大学生们才能以崭新的形象和过硬的水平,找准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坐标,也才能在改革和发展各项事业中更加自如地挥洒壮丽青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