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表移动观测考试试卷

地表移动观测考试试卷

H—单体的高度,m;
L1,L2——变形缝两侧单体的长度,m。
当建筑物位于地表拉伸变形或正曲率变形区时,变形缝的宽度应按建筑物的结构设置,即当建筑物为2—3层时,变形缝的宽度为5—8cm;当建筑物为4-5层时,变形缝为8-12cm;当建筑物为5层以上时,变形缝宽度不小于12cm。一般情况下,无论建筑物位于何种地表变形区,变形缝宽度均不应小于5cm。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总分
阅卷
教师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5地表移动和变形曲线主要有、、、
和五种。
6-9裂缝角主要有:、、和。
10-12地表移动的形式主要有:、、。
1.变形缝的位置
变形缝的位置一般设在以下部位:
(1)用变形缝将长度过大的建筑物分割为15-20m的独立单元。
(2)在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折部位设置变形缝。
(3)在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位置设置变形缝。
(4)建筑物(包括基础)类型不同的位置设置变形缝。
(5)地基强度有明显差异的位置设置变形缝。
(6)局部地下室的边缘设置变形缝。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5在盆地主断面内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分析中要计算的移动变形值主要有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五种。
6-9裂缝角可分为:走向裂缝角、下山裂缝角、上山裂缝角和急倾斜煤层底板裂缝角。
湘潭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上学期
2008级《地表移动观测》考试试卷(A卷)
适用年级专业08级煤矿测量与地质1-3班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总分
阅卷
教师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3.变形缝的设置要求
设置变形缝时,必将基础、地面、墙壁、楼板、屋面全部切开,形成一条通缝,以达到变形缝两侧的单体能够各自独立变位,而互不影响的目的。为此,在施工时,严防砖石、砂浆、瓦片、木块等杂物落入缝内,以防止变形缝“挤死”现象。
变形缝一般设在已有的横墙附近,并在变形缝的一侧砌筑一道厚度不小于24cm的横墙,以保证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稳定性,并用以支承被切断的楼板和屋面。若变形缝设置处无横墙时,则应在变形缝两侧新砌筑两道横墙。
(7)分期建造的房屋交界处设置变形缝。
2.变形缝的宽度计算
变形缝宽度计算的原则就是受到地表变形后,变形缝不被挤死,以防止建筑物损坏。对位于地表拉伸(正曲率)区的建筑物,变形缝宽度可按构造要求设置;位于地表压缩(负曲率)的建筑物,其墙壁变形缝宽度△墙(单位为mm)的计算式为
k—地表的负曲率变形值,㎜/㎡;
2、铁路下采煤时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3、与一般建筑物下采煤相比,水体下采煤具有哪些特点?
4、简述建筑物下采煤时,留设保护煤柱的基本原理
5、在地下开采之前,为什么要进行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
2、导水断裂带——
3、松散层移动角——
4、充分采动系数——
和专门观测站。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受井下采煤影响的条件下,地面建筑物应如何设置变形缝?
答:
在受到同样地表变形条件下,建筑物长度越大,其破坏程度越大。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损坏,增强抵抗地表变形的能力,必须减小建筑物的长度。设置变形缝是一项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外建筑物下采煤中被广泛采用。设置变形缝就是将建筑物自屋顶至基础分成若干个彼此互不相连、长度较小、刚度较好、自成变形体系的独立单体,以减小地基反力不均匀对建筑物的影响。
13-15根据采动对地表影响的程度,一般将地表移动盆地划分为、
和三种类型。
16-18依据建立预计方法的途径不同,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方法可分为、
及三种。
19-20按照观测站设置的地点划分,观测站可分为:
和。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由于地下开采所引起建筑物破坏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哪些?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弯曲带——
2、地表移动持续时间——
3、松散层移动角——
4、充分采动角——
5、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


四、详述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工作(15分)
湘潭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10年上学期
2008级《地表移动观测》考试试卷(B卷)
适用年级专业08级煤矿测量与地质1-3班
和。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受井下采煤影响的条件下,地面建筑物应如何设置变形缝?
2、铁路下、公路下采煤时的技术措施各有哪些?
3、地下采煤引起岩层移动和破坏稳定 Nhomakorabea形成的“三带”是指什么?它们各有何特征?
4、在哪些情况下必须留设保护煤柱?留设保护煤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5、开采沉陷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10-12地表移动的形式主要有:地表移动盆地、裂缝及台阶、塌陷坑。
13-15根据采动对地表影响的程度,一般将地表移动盆地划分为非充分采动下沉盆地、
充分采动下沉盆地和超充分采动下沉盆地三种类型。
16-18依据建立预计方法的途径不同,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方法可分为经验方法、
理论模型方法及影响函数法三种。
19-20按照观测站设置的地点划分,观测站可分为:地表移动观测站
1-5在盆地主断面内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分析中要计算的移动变形值主要有、、、和五种。
6-9裂缝角可分为:、、和。
10-12地表移动的形式主要有:、、。
13-15根据采动对地表影响的程度,一般将地表移动盆地划分为、
和三种类型。
16-18依据建立预计方法的途径不同,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方法可分为、
及三种。
19-20按照观测站设置的地点划分,观测站可分为:
5、边界角——


四、何谓概率积分法、典型曲线法和剖面函数法?论述它们的原理和运用步骤(15分)
湘潭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上学期
2008级《地表移动观测》考试试卷(A卷)
适用年级专业08级煤矿测量与地质1-3班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总分
阅卷
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