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脑的被膜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颅底区的特点:
①颅底有许多孔、管、 沟、裂和窦(鼻旁窦、 鼓室),外伤时易骨折, 同时伴有神经、血管 筛板 的损伤。 ②颅底与眶腔、鼻腔、 翼腭窝、咽旁间隙等邻 通,病变时可互相蔓延和 影响。 ③颅底与硬脑膜紧密愈着 ,骨折时易引起脑膜撕裂。
颅脑损伤的概念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
零点调节: Leabharlann 右心房的中点--胸骨角垂直向下5cm,仰卧时腋中线
CVP的正常值:
5cmH2O~12cmH2O
测量CVP数值的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同时监测,比较其 动态变化,更有意义
中心静脉压下降,血压低下,提示有效血容 量不足
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低下,提示心功能不 全 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正常,提示容量负荷 过重
测压装置与连接
操作步骤
1. 用三通管将测压管、静脉导管及0.9%氯化
钠注射液连接,测压管与静脉导管成一直线, 将三通管另一端接0.9%氯化钠注射液,将 0.9%氯化钠注射液内液体充满测压管内,使 液体高于预计的静脉压之上。 2.零点调节:仰卧时腋中线第四肋间水平处 3.扭动三通开关使测压管与相通,这时,测 压管内液体迅速下降,至一定水平不再下降 时,液平面的读数即中心静脉压。
测量CVP的目的:
判断血管容量状态 评估心脏的前负荷
适应症:
危重病人手术,既可快速输液、输血,又能协
助了解是低血容量休克,还是心功能不全
抢救休克时,确定输血、输液量是否适当,防
止循环超负荷的危险
当病人血压正常而伴有少尿或无尿时,帮助区
别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以避免输 血、补液的盲目性
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 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在脑组 织的一瞬间就造成的。硬脑膜仍完整 的颅脑损伤,有时头皮和颅骨有开放 性创口,但颅腔内容物并未与外界相 通。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颅腔各层组织 (头皮、颅骨、硬脑膜和脑组织)均 开放性的损伤,脑组织与外界直接相 通。
硬脑膜是保护脑组织的一层 坚 韧的纤维屏障,此层破裂 与否 ,是区分脑损伤为闭合性 或开放性的标志。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急性意识障碍、头痛、恶 心、呕吐、癫痫发作、肢 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 及偏盲。颅底骨折可出现 脑脊液耳漏、鼻漏。脑干 损伤可出现意识障碍、去 大脑强直,严重时可发生 脑疝危及生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神经外科:李晓仟
2015年02月05日
1
一、颅
颅由23块骨组成,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 (8 块)
面颅 (15 块)
(一) 脑颅骨
成对的 顶骨 脑颅 颞骨 额骨 不成对 筛骨 的脑颅 蝶骨
枕骨
(二 )
上颌骨 腭骨 成对的 鼻骨 面颅 泪骨 下鼻甲 颧骨
面颅骨
下颌骨 不成对 的面颅 梨骨 舌骨
38
解决的问题
1.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
2.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3.颅内高压的护理措施
40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危急, 变化快,在护理上要求护士具有 娴熟的急救技能 敏锐的观察力 准确的分析判断力 以便于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抢救时机,挽 救患者生命,最大限度的降低合并症 和后遗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GCS评分表
睁眼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刺激睁眼
语言
4 回答正确 3 回答错误 2 语无伦次
运动
5 遵嘱运动 4 刺痛定位 3 刺痛避开 6 5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音 不能发音
2 刺痛肢屈 1 刺痛肢伸 没有反应
3 2 1
深昏迷3-5分;浅昏迷6-8分;朦胧9-12分; 嗜睡13-14分;清醒15分
注意事项
防止进入空气:保持管道系统连接紧密 防止感染:穿刺部位每日消毒更换敷料1次,
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测压装置每日更换一次。
1.观察病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 2.保护患者(床栏、约束带)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4.监测生命体症(心电监护) 5.建立静脉通道 6.皮试 7.抽血 8.留置尿管 9.备皮 10.肌注术前针 11.完善病历 12.送患者手术
1.意识状态的分级 2.如何测量中心静脉压(CVP) 及CVP数值的临床意义 3.患者入院后如何实施急救护理
清醒:病人意识清楚。 嗜睡:精神倦怠或睡眠,唤醒后可正确回答
问题。 朦胧:为轻度意识障碍,反应迟钝,回答问 题不正确,检查时不能配合,深浅反射存在。 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对周围刺激的反应 也大部分丧失。呼之不应或偶尔有反应,对疼 痛刺激有痛苦表情,或有躲避和反抗的防御 反射,角膜和睫毛反射存在,有咳嗽和吞咽动 作。 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都无反 应,肢体无自发动作,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或 消失,无咳嗽或吞咽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