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教育”总课题组开发儿童成长测评系统介绍(0-6岁部分)三辰蓝猫卡通集团北京三辰蓝猫玩具有限公司蓝猫教育玩具总汇推广机构中国.北京目录一、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发展测评 (2)1.儿童发展测评的界定 (2)2、儿童发展测评的历程 (2)3、儿童发展测评的目的 (2)二、测评系统特点 (2)三、测评的年龄划分 (3)四、测评内容划分 (3)1、大肌肉运动 (3)2、精细动作区 (3)3、语言智能 (4)4、认知智能 (4)5、自理能力 (4)6、社会交往 (4)五、关于测验题目 (4)六、测验所需的设备 (5)七、测验步骤 (5)(一)0——3岁 (5)(二)3——6岁 (6)八、测验结果分析 (8)九、测评结果的处理及案例 (8)体格发育测量及参考值 (9)测评项目 (10)大肌肉运动 (10)测查项目成长预测教育处方精细动作区 (10)测查项目成长预测教育处方语言智能 (11)测查项目成长预测教育处方认知智能 (12)测查项目成长预测教育处方自理能力 (13)测查项目成长预测教育处方社会交往 (14)测查项目成长预测教育处方一、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发展测评1.儿童发展测评的界定儿童发展测评是依据儿童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儿童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儿童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两个误区:✍✍测评就是测智商✍✍测评就是给孩子下个定论说明:测评本身并不是要给孩子的发展下一个定义,其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和明晰孩子的发展现状,从而便于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2、儿童发展测评的历程早期教育测验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兴盛期主要功能:是一种选拔性的测试,即通过评价对儿童进行鉴别,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诊断功能和改进功能,即通过评价,发现现行教育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改善教育过程,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幼儿发展评价开始从“测验”转向“评价”阶段。
✍✍特点表现在:评价内容更加全面,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和客观,评价观念及核心问题——评价目的的重大变化,即更加注重评价在改善教育过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儿童发展测评的目的✍✍帮助家长深入、客观、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发展现状✍✍为改进教育过程提供依据和参考二、测评系统特点✍✍界面简单明确。
✍✍为每个孩子量身选择精粹题目。
✍✍测验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科学高效。
✍✍测验数据由教育部“科学教育”总课题组独家分析。
✍✍提供6个方面能力的直观分析,同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处方、成长预测等增值服务。
三、测评的年龄划分分量表年龄组划分:✍✍0-1岁每月测评一次。
✍✍1-2岁每两月测评一次。
✍✍2-3岁每三个月测评一次。
✍✍3-6每半岁测评一次。
四、测评内容划分根据儿童发展特点,测评内容划分为6个方面1、大肌肉运动✍✍大肌肉的活动能力也称粗大动作。
✍✍测评目的:儿童大肌肉群的相互协调性及肌肉的张力等。
静态的卧、坐、站。
动态的翻身、爬行、走、跑、跳、踢等。
✍✍测评内容:头部、身躯、四肢的控制。
2、精细动作区✍✍精细动作指手部的活动能力,也称小肌肉的活动。
主要包括伸手、抓握、释放、手眼协调、双手协调等具体活动。
✍✍测评目的:了解儿童手部的触觉、运动觉、本体感觉的能力。
了解儿童手部与身体其它部位协作完成保护反应,辅助语言交往的能力。
3、语言智能✍✍语言是儿童接收、理解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是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
包括口语和非口语如文字、图像、符号、手势、表情和体态语言等。
✍✍测评目的:了解儿童语言接受能力、语言表达控制能力、语言理解能力。
与语言有关的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等。
✍✍测评内容:口语、非口语语言能力。
4、认知智能✍✍传统的认知智能包括智力的全部范畴,但目前国内外对智力的定义仍有争议。
✍✍测评内容:儿童对身体各部分的了解。
儿童对物体的概念,颜色、形状、空间、大小、数量概念的理解。
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能力。
5、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指日常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
✍✍测评项目:进食、穿衣、如厕、洗漱。
✍✍专家会综合分析体能、小肌肉动作、认知等因素对儿童自理能力的影响。
同时向家长建议更科学的教育方式。
6、社会交往✍✍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他人交往与实践中的能力。
✍✍测评内容:交往情绪情感交往愿望(动机)交往技巧(智能)沟通能力五、关于测验题目✍✍整套测评系统得到教育部“科学教育——开发少儿潜能”总课题组百余位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支持,历时二年,覆盖20多个省及直辖市。
✍✍根据0—6岁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在大量题库中抽取个性化的测验内容,进行测试。
✍✍根据中国儿童生理及心理特点,一次测验的时间应控制在15-30分钟。
测评系统根据儿童的出生日期,随机选择不同的测试项目。
六、测验所需的设备✍✍WIN98环境的计算机一台。
✍✍5-15平方米左右的测评区域。
✍✍软质卷尺一个,普通地秤一台(测量儿童基本生理指标)。
✍✍彩色画笔一套。
✍✍儿童剪刀1-3把。
✍✍坐椅2-4把。
✍✍儿童地毯1-2块。
✍✍大口瓶、碗。
✍✍积木一盒。
✍✍单色和彩色卡片(7种颜色)。
✍✍可组合的五官拼图玩具。
七、测验步骤(一)0——3岁✍✍安装并进入测评系统(详见“0—3岁测评系统安装及使用说明”)✍✍填写儿童基本信息左侧的信息有助于积累更多儿童案例。
右侧的信息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受测幼儿的基本情况。
✍✍填写儿童生理成长状况有助于了解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
✍✍测验举例题目从大肌肉运动、精细动作、语言智能、认知智能、自理能力、社会交往6个方面进行测试,根据孩子的情况在4个备选框中选出合适的,完成后自动进入下一道题。
✍✍测验结束,请将“生成文件”重命名后传送到结果由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专家分析并回复家长。
(详见“0—3岁测评系统安装及使用说明”)(二)3——6岁✍✍安装并进入测评系统(详见“3—6岁儿童测评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填写儿童基本信息✍✍测验举例选择测试项目后,开始测试题目从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智能、认知智能、自理能力、情绪行为6个方面进行测试,每一项目下包含3个小题,共18题。
根据孩子的情况在4个备选框中选出合适的,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则进入下一道题。
✍✍测验结束,通过系统就会自动发送测试数据到服务器,等待服务器的处理,系统会自动收取邮件,并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详见“3—6岁儿童测评系统用户操作手册”)八、测验结果分析✍✍测评结果由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进行分析。
✍✍儿童发展状况的测评结果用雷达图和专家建议构成。
九、测评结果的处理及案例0—3岁儿童潜能研究开发专家跟踪服务系统个性化测评分析报告及训练方案跟踪档案号:jsng0001教育部“科学教育”总课题组亲子园教育测评组儿童姓名:马小玲儿童性别:女出生日期:2002年03月03日测试日期:2003年09月04日实足年龄:18个月幼儿家庭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所在园所:龙宝宝东方智能亲子园档案编号:039 亲子园所:致家长家长同志:您好!您的孩子已经完成了我们为她(他)提供的评价分析服务。
总体情况如“雷达图”所示,尖角较长的项目是您孩子目前发展的特长,当然也有相对欠缺的方面,如短角所示。
作为父母目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时间,请多陪一陪自己的孩子。
在报告中为您提供了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智能、认知智能、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情绪行为)六个方面的亲子活动建议,请您设计一下如何来进行这些活动。
在时间安排上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但每次活动均需在孩子精神状态最佳的时候进行。
当孩子表现出无兴趣或注意力分散时就应停止活动,另选时间进行,随时根据孩子需要进行调整。
在进行每个项目活动之前,先了解一下“功能提示”,明白该项技能在今后发展中的意义及作用。
要经常重复所做过的活动,包括前一个月龄组的项目,避免过快地进行新的活动,做到循序渐进。
每次测评的分析报告均应妥善保存,并可进行前后对照。
孩子发展了,进步了,是属于孩子本身的素质,与同龄孩子攀比最无益处。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长,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华,才能成功的面向未来!体格发育测量及参考值1岁6月儿童发展测评项目:A. 大肌肉运动 测查项目:1.踢球:能把身体重心落在一个脚上,另一只脚抬起来踢球。
2.跑步:大人站在孩子对面鼓励孩子跑过来。
3.跳:站在一级阶梯上向平地跳。
项目参考值 测量值 体重 男:10.3—13.9女:9.7—13.111.5 身长 男:76.3—88.5女:74.8—87.1 78头围 男:45.4—50.0女:44.2—49.046 牙数12 12 胸围 男:43.8—51.8女:42.7—50.7 48成长预测:孩子能用一只脚支撑身体重心踢球,跑步,跳一级台阶,说明孩子已具有本体感觉及有能力协调各种运动肢体达到自己想达到的动作。
孩子在运动转换姿势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以及了解一些和环境互动的知识,在此运动中发展他的力量和平衡。
如果孩子在这些项目中还需依赖别人的帮助,说明上身尚没有足够的平衡能力。
有待在运动中进一步提升。
教育处方:经常带孩子到户外去走走跑跑,父母与孩子做些追赶游戏,跨越游戏,在室内走平衡,用一根3厘米宽的纸条,贴在地板上,让孩子踩直线走,告诉孩子这是一座小桥,两边有河,不走在直线纸条上,就是掉在河里了,这种练习对发展孩子前庭平衡能力非常有作用。
如果家住在楼上的,每天可让孩子训练爬三、四级楼梯,在户外给孩子一只中型大小的皮球,让孩子练踢来踢去的追跑。
最好是在亲子园或游乐场中进行,孩子的兴趣会高些。
B.精细动作测查项目:1.画线:能以肘为轴心做左右移动,手的往返运动留下水平状态曲线。
2.用棍子够玩具:置玩具小动物于床上、桌上,孩子伸手够不到的地方,家长示范用棍子把小动物(小熊)向孩子方向牵引,同时说:“小熊过来”,然后将小熊放回原处,棍子放在孩子身边,示意让孩子够取,如果未作反应可以重复示范。
3.插孔板:大人示范把小插棒插入插孔内,然后再拿出来,示意让孩子模仿,从孩子伸手时计时,插5根。
成长预测:鼓励孩子用笔在纸上往返乱画,涂鸦,这时肘和肩同时配合手的运动,这项技能有助于知觉动作技能和视觉判断能力的发展,对今后的读、写十分重要。
用棍子够取物品及插孔板对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也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插孔板”既是玩具,也是学具,可延伸运用到小学三年级,在家庭中每天让孩子插三分钟,并进行计量,可以了解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状况,经常使用与练习可以提升孩子的运动计划能力和注意力。
教育处方:鼓励孩子使用水笔、蜡笔,木条在纸上砂土中划划,尽量让孩子坐在地上,伏在桌上涂鸦画线,避免孩子过多使用上身的协助,使手的往返运动从肩肘,向手腕方向发展,进而向手指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