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
焊缝超声波探伤细则(AWS D1.1/D1.1M)
焊缝超声波探伤精华
一.适用范围
板厚8~200mm(5/16 in~8in)之间的坡口焊缝和热影响区的超声波检测。
二.探伤仪、探头及系统的性能
1.设备要求
超声波探伤仪应通过计量检定合格,为A型脉冲及反射式探伤仪,配1~6MHz的探头,增益至少60dB,每档1~2 dB可调。
2.水平线性偏差在2%以内,分辨力能分辨RC试块上三个孔的峰值。
3.直探头(纵波)
探头晶片不小于161mm2(1/2in2),同时不大于645mm2(1in2)的工作面积。
4.斜探头
4.1频率:2~2.5MHz之间(包括2和2.5MHz)
4.2尺寸:晶片尺寸宽度15~25mm,高度15~25mm,最大宽度比1.2:
1,最小宽度比1:1。
4.3折射角:应为70°、60°、45°三种,允许误差±2°。
4.4探头内部杂波
①增加校准的增益值,高出基准高度20 dB;
②在12mm以上的声程和基准高度以上区域无任何杂波;
③在标准试块上进行。
三.试块
采用国际焊接学会(I I W)标准试块,用于校准水平距离和灵敏度,也可以用其它等效试块。
四.焊缝探伤前的准备
1.探头扫查区应无焊接飞溅、油污、油漆、松散氧化皮,扫查面应平
滑。
2.扫查区域母材探伤。
2.1在A面检测(参见表-1中的附图);
2.2水平距离校准;
水平距离至少应有两个板厚长度。
2.3灵敏度调整
在母材无缺陷处,底板第一次反射回波调至50%~75%的高度,用此灵敏度检测母材层状缺陷。
2.4缺陷的记录
有如下情况影响(干扰)需记录;
a. 底部反射全部消失;
b. 缺陷波高等于或大于底部反射波高。
有以上缺陷应记录其尺寸大小、位置和距A面的深度。
五.焊缝探伤
1.斜探头的选择:
1.1探头频率:2~
2.5MHz
1.2探头尺寸:宽15~25mm,高15~20mm
1.3折射角度选择(见表-1)
检测角度选择(表-1)
工艺卡
材料厚度in.[mm]
焊缝类型
5/16[8]
~
≤
1-1/2[38]
>
1-1/2[38]
~
≤
1-3/4[45]
>
1-3/4[45]
~
≤
2-1/2[60]
>2-1/2[60]
~
≤3-1/2[90]
>3-1/2[90]
~
≤4-1/2[110]
>
4-1/2[110]
~
≤5[130]
>5[130]
~
≤6-1/2[160]
>
6-1/2[160]
~
≤7[180]
>7[180] ~
≤8[200] * ** ** ** **
对接 1 0 1 F 1G
或
4
F
1G
或
5
F
6
或
7
F
8
或
10
F
9
或
11
F
12
或
13
F 12 F
T型 1 0 1
F
或
XF
4
F
或
XF
5
F
或
XF
7
F
或
XF
10
F
或
XF
11
F
或
XF
13
F
或
XF
- -
角接 1 0 1
F
或
XF
1G
或
4
F
或
XF
1G
或
5
F
或
XF
6
或
7
F
或
XF
8
或
10
F
或
XF
9
或
11
F
或
XF
13
或
14
F
或
XF
- -
气电焊
和电渣焊
1 0 1 0
1G
或
4
1**
1G
或
3
P1
或
P3
6
或
7
P3
11
或
15
P3
11
或
15
P3
11
或
15
P3
11
或
15**
P3
符号说明:
X —从“C”面检验。
G —焊缝打磨平齐。
O —无要求。
A面—材料上的扫查开始面(T型和角接接头见上图)。
B面—A面的对面(同一块板上)。
C面—在T型或角接接头所连接构件焊缝的外侧面。
*只有从表中第一栏中选取一项基本方式作搜索扫查,发现在焊缝金属和母材界面处有不连
续的基准高度指示时,才作此项检测。
** —用15in.[400mm]或20in.[500mm]屏幕距离校准。
P —此符号表示用串列法检测,即用同规格45°或70°探头使用扫查夹具,做一收一发检
查。
F —必须选用70°、60°或45°换能器之一,对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进行检测,按声束近似垂直于坡口面选择探头角度。
表—1中的符号说明见表—2。
工艺符号说明(表-2)
焊缝厚度区域
NO. 顶部1/4 中部1/2 底部1/4
1 70°70°70°
2 60°60°60°
3 45°45°45°
4 60°70°70°
5 45°70°70°
6 70°G A 70°60°
7 60°B 70°60°
8 70°G A 60°60°
9 70°G A 60°45°
10 60°B 60°60°
11 45°B 70°** 45°
12 70°G A 45°70°G B
13 45°B 45°45°
14 70°G A 45°45°
15 70°G A 70°A B 70°G B 2.探伤面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选用A进行扫查,靠近A面的焊缝即上面1/4部位需在B面用直射法检测或从A面用一次反射法检测。
靠近底部1/4的焊缝,需在A面用直射法扫查。
3.扫查方式(见图—1)
4.扫查灵敏度应在基准灵敏度基础上再提高若干dB值,提高的dB值按表—3进行。
六.评定值“d”的计算方法
扫查中遇到缺陷按如下公式计算评定值d。
a―b―c=d(dB)(适用于增益型仪器)
6.1.使用按规定选择的探头在I I W试块上对准φ1.5mm孔,找到最
大反射回波,并调到50%~70%某一高度,记录dB值为“b”(基准值)。
6.2.在扫查中发现缺陷,找到最大回波并调到6.1项中的相同高度读
dB值作为“a”(缺陷指示值)。
6.3. c为1英寸以外至缺陷处声程衰减dB值。
七.缺陷测长
缺陷测长采用最大缺陷反射回波两侧平行移动,反射回高降低50%时,探头移动的中心距离为缺陷的长度。
八.合格与判废标准
A级(大缺陷):任何这级缺陷,不管长度大小,一律判废;
B级(中缺陷):>20mm的缺陷判废;
C级(小缺陷):>50mm的缺陷判废;
D级(细小缺陷):不计长度均合格。
8.1 A、B、C、D级的判定。
在静载荷情况下,根据评级参数d,按表—4进行。
对接接头焊缝尺寸必须为所连接的两个部件中较薄者的公称厚度。
注:
1.B级和C级缺陷必须至少隔开2L(L为不连续性较大者的长度),但下述情况除外:当
两个或更多个缺陷不是隔开至少2L、而是这些缺陷的总和长度与它们相隔距离的总和等于或小于B级或C级规定的缺陷最大容许长度,则这种缺陷必须被视为单个的合格缺陷。
2.B级和C级缺陷距离承受拉应力的焊缝端部的长度严禁小于2L(L为缺陷长度)。
3.如果接头完全熔透(CJP)的双面坡口焊缝在图纸上被注明“受拉焊缝”时,则该双
面坡口焊缝钝边区域中检测出的缺陷,必须要用高出4dB灵敏度的额定指示值进行判断(从指示额定值“d”中减去4dB)。
如果这一接头焊缝系背部清根至完全好金属以
清除钝边并且用MT证实钝边已被清除,则严禁应用本要求。
衰减因子C公式:(声程-25)*0.08
Tab. -6 Ultrasonic Testing Record 共
页第页 Page of
探伤灵敏度与板厚范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