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地下害虫 农业昆虫学教学课件

第六章 地下害虫 农业昆虫学教学课件

下篇 农作物害虫
第六章 地下害虫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蛴 螬 ▪第三节 小地老虎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2
第一节 概 述
▪ 一、地下害虫的定义 ▪ 活动为害期或为害虫态生活在土中的
一类害虫。
▪ 二、地下害虫的种类 ▪ 我国记载的324种(8目38科),主要
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
8Leabharlann ▪ 三 、生活史▪ 暗黑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 北等地1年发生1代,多以3龄老熟幼
虫越冬。
▪ 铜绿在各地1年1代,以幼虫越冬。
▪ 华北大黑在黄淮海地区多为2年1代, 以成虫或幼虫为主交替越冬。
▪ 四、生活习性
▪ 夜出性: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9
▪ 趋光性:强。对黑光灯,铜绿♀>♂; 华北大黑♀无趋光性。
▪ 顺垄撒毒土:
▪ 50%辛硫磷EC3.75L/hm2+细土375~450kg;
▪ 10%吡虫啉WP350g/hm2+细土450kg;
▪ 3%米乐尔GR7.5kg/hm2+细土450kg。
▪ 灌根:
▪ 48%乐斯本EC3~3.75L/hm2+水11250L;
▪ 50%辛硫磷EC3.75L/hm2+水15000~22500L;
是华北大黑鳃金龟。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6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7
二、为害 多食性害虫,为害豆科、禾本科、麻类、 薯类、果树、蔬菜、杂草等达31科150种植 物。
成虫 取食叶片
直接
取食幼苗、萌发的种子
为害
幼虫 和嫩根、嫩果、块根、
块茎等
间接
感病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 40% 乐 果 ECl00ml+ 水 5L+ 花 生 种 80kg , 小 麦 种 40~60kg,大豆/玉米种60kg。
▪ 直接或拌和成毒土盖种 :10%毒死蜱GR有效成份
3kg/hm2。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7
▪ 作物生长期防治
▪ 冬小麦拔节期发现有蛴螬为害或防治花生、大
豆田蛴螬。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3
第二节 蛴 螬
▪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幼虫的总称,土名 白土蚕、大头虫等。是地下害虫中分布最 广、种类最多、为害最重的一大类群。
▪ 一、种类
▪ 重要的蛴螬有30余种,常多种混合发生,
全国以黄淮海地区发生面积最大。江苏、
安徽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的旱作地区,主
要有暗黑鳃金龟,其次铜绿丽金龟,再次
▪ 食虫虻。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3
▪ 六、防治方法
▪ (一)防治策略
▪ 防成虫与防幼虫相结合;
▪ 地下防治与地上防治相结合;
▪ 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相结合;
▪播种期防治和作物生长期防治 相结合。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4
▪ (二)防治方法
▪ 1、农业防治
▪ (1)旱改水、水旱轮作或轮作换茬。如两年 三熟用三麦一水稻一春花生作制,一年两熟 用水稻一三麦一夏花生一三麦轮作方式。

菊酯类农药3000~5000倍。
▪ 喷洒于农田及四周喜食的寄主上。
▪ 药枝诱杀:用50~l00cm长的榆、杨等树枝,插 入75%辛硫磷EC50倍液中,浸泡5~6h,傍晚前 插入田间,150~450枝/hm2。
▪ 药叶诱杀:用加拿大杨、刺槐等树叶,放
150~225小堆/hm2,喷洒40%氧化乐果EC800
▪ 80%晶体敌百虫500倍。
▪ 注意事项: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8
▪ (3)物理防治
▪ 灯诱——黑绿单管双光灯诱杀效果比黑光
灯好,尤其对铜绿丽金龟。
▪ (4)生物防治
▪ 线虫:最有前途,均能取得良好防效。
▪ 小卷蛾线虫——5.55×1010头/hm2,防效
100%;
▪ 春、秋季(低温)——格氏线虫;
▪ 夏季(高温)——异小杆线虫。
▪ 施用(防治地下害虫)——施入土中,也
可与基肥混用。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9
▪ 鲁乳1号(乳状菌)菌粉——3.75×105亿 个活芽孢杆菌/hm2——研究和利用;
▪ 2%白僵菌粉防效高于70%。
▪ 食虫虻。
▪ 10多种土蜂寄生蛴螬,特别是臀钩土蜂, 放 1500 头 /hm2 , 当 年 寄 生 率 高 达 60~70%。
▪ 非耕田虫口密度>耕田;
▪ 长期旱作田>水旱轮作田;
▪ 林木果树混交地区,成虫食料丰富, 有利于成虫的发生,如暗黑、铜绿。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2
▪ (五)土壤有机质
▪ 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虫口密度>有机质 少的贫脊的土壤。
▪ (六)天敌
▪ 卵孢白僵菌、乳状芽孢杆菌、线虫; 外寄生土蜂有大斑土蜂、臀钩土蜂等; 寄生性的有金龟长喙寄蝇、病毒、立 克次氏体等。
▪ 假死性:都有。
▪ 栖息位置:暗黑、铜绿多在较大的植 物上活动,华北大黑多在较矮植物上 活动。
▪ 产卵:多散产,近果园和树木的田块 产卵多,受害重。
▪ 卵期:9~30天。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0
▪ 卵量:暗、铜40粒/♀,大38.7粒/♀。
▪ 幼虫龄期:3龄。
▪ 蛹期:7~30天,土中作茧化蛹。
倍液。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6
▪ (2)防治幼虫
▪ 播种期防治
▪ 土壤处理:
▪ 每hm25%辛硫磷GR22.5~37.5kg/15%乐斯本GR9.6kg
/10%吡虫啉WP350g+细土450kg;
▪ 结合播前整地,均匀撒布于田间,浅犁翻入土中或撒 入播种沟内。
▪ 药剂拌种:
▪ 50%辛硫磷ECl00ml+水5L+小麦/玉米种子50kg;
▪ 五、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一)土壤温度
▪ (二)土壤湿度
▪ 土壤含水量为15~25%之间适宜。
▪ (三)气候条件
▪ 江苏赣榆暗黑幼虫——7月15~25日雨量
<lOOmm——严重;>lOOmm——轻。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1
▪ (四)作物布局和耕作栽培制度
▪ (花生、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田 虫口密度>其它作物田;
▪ (2)精耕细作,深耕多耙。春花生茬冬季深 耕翻土。
▪ (3)幼虫盛孵,适时灌水。
▪ (4)种植蓖麻,毒杀金龟甲。
▪ (5)合理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
当施用氮肥。
2020/10/10
第六章 地下害虫
15
▪ 2、化学防治
▪ (1)防治成虫 于成虫盛发期进行。
▪ 喷雾:75%辛硫磷EC(乳油)1000~1500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