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园算术教学方法

浅谈幼儿园算术教学方法

浅谈幼儿园算术教学方法
浅谈幼儿园算术教学方法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是大班数学论文联盟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学前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主要目标除了让幼儿了解数于数之间互补、互换和等量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通过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的初步发展,那么幼儿教师如何根据幼儿期的思维发展趋势:进行成功的算术教学呢?
一、根据幼儿发展特点,注重幼儿趣味游戏性的培养
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一直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如果把理性的数学知识结合到游戏中,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在新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活动中,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在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时也可以尝试体育游戏、走迷宫等形式,来引发幼儿对10以内数的加减的兴趣。

例如:设计一个体育游戏《地球计算》。

教学一开始,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用空易拉罐当作被击的立柱,将立柱按地滚球的游戏的方法摆放,立柱的数量按需要而定(10以内)。

在立柱的前方定一个起点,游戏开始,滚球人用一个小皮球,将皮球从起点处向立柱滚过去,无论击倒或未击倒立柱,都要进行减法运算。

若击倒了,就用立柱总数与未击倒的立柱数进行减法运算;若击倒立柱,就用立柱总数与零进行减法运算。

算题的方法有:(1)口编应用题计算。

如:原来有7个立柱,击倒了3个,还剩几个立柱?(2)从算式卡中找出相应的算式的7-3=?并说出该算式的得数。

(3)幼儿自己写出相应的算式与得数。

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二、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培养幼儿操作探索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人的知识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

所以,培养幼儿操作探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注重操作探索能力的培养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的主动建构过程中,幼儿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外显的物体操作活动和内隐的智力活动),逐步建立分化的和和解的认知结构。

对幼儿来说,探索的过程要比探索所得结果更为重要。

操作探索为幼儿学习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幼儿获得知识、建构概念和提高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幼儿获得成功创造条件。

例如,利用实物塑料雪花片、小石子、蚕豆、钮扣等,让幼儿分分合合,加加减减,从操作中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从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真正含义。

让幼儿从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交换律的概念,既能培养幼儿主动操作探索的能力,也培养他们的机构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2、注重指导方法激发幼儿主动探索
皮亚杰说过:“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

”即儿童学写数学最初是通过操作物体来完成的。

幼儿只有通过经常动手操作材料,在摆弄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才能积累较多丰富的反映数量关系的理性认识。

也可以这样说,操作材料是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在操作的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为幼儿提供丰富,蕴含多种教育价值的材料。

同时材料的提供方面还要特别组中充足、品种多样、层次不同、选择性强、符合目标、易于操作等问题。

通过丰富
的材料引起幼儿操作的兴趣,从而产生问题,引发探索的欲望。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前,要求要交待清楚;(2)操作中,注意巡回观察个别指导;(3)操作后,注意正确评价,保留操作结果。

毕业论文
三、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注重方法的启发求异性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引发幼儿的兴趣,给予正确的概念外,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善于改变思维方面的习惯和能力,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同中求异”、“一中求同”。

1、要注意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学习类推
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表现在它的概念、法规、定律等非常严谨,有规律,彼此紧密联系,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

例如,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加法交换律、数组中的互换关系,互补关系,数的守恒、量的守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