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浆蛋白
(主要是白蛋白)
生理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意义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维持正常血容量。
医学PPT
5
4. 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溶液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医学PPT
6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医学PPT
7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红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结果判断:
医学PPT
21
自学
➢3. ABO血型的遗传
ABO血型系统中控制A, B, H凝集原形成的基因位于9号染 色体的等位基因上。 A、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 性基因。可据此判断亲子关
22
(二) 输血的原则
避免供血者红细胞凝集原与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发 生红细胞凝集反应。
第五章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第一节 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
医学PPT
1
第一节 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血液组成 血细胞比容:概念、正常值
血细胞 血 液
血浆
医学PPT
2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比重
(二)粘滞度
医学PPT
3
(三)血浆渗透压
凝血酶原激活物(Xa, Ca 2+ , V, PF3)
凝血酶原 凝血酶(Ⅱ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Ⅰa)
内源性:启动因子Ⅻ
2.凝血途径
外源性医学:PPT启动因子FⅢ
16
凝血酶原激活物
医学PPT
17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血型(blood group) :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凝集原
凝集素
红细胞凝集:指红细胞的凝集原与其所对抗的凝集素相遇
医学PPT
13
(一)凝血因子
1.概念: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医学PPT
14
血友病(hemophilia)
缺因子Ⅷ——血友病甲(A)
缺因子Ⅸ——血友病乙(B)
缺因子Ⅺ——血医友学P病PT 丙(C)
15
(二)血液凝固过程
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1.基本过程 ②凝血酶的形成
③纤维蛋白的形成
注
意
医学PPT
9
医学PPT
10
医学PPT
11
(三)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①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 缓冲血液pH值
医学PPT
12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概念:溶胶状态→凝胶状态
➢本质:纤维蛋白原(可溶) 纤维蛋白(不溶)
➢血清:血块发生收缩析出的淡黄色的液体。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中缺少纤维蛋白原和凝 血发生时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但增添了一些凝 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的化学物质。
“万能受血者”
医学PPT
24
复习思考题
一、主要概念:
红细胞比容、等渗溶液、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血液凝固、血清、凝血因子、血型、
二、问答题:
1.血液的基本组成? 2.血液生理特性、生理功能? 3.血浆渗透压组成及其意义? 4.红细胞生理功能?
医学PPT
25
5.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6.血清与血浆有何区别? 7.什么是血型?ABO血型中对应血型血液中红细胞 膜上存在的凝集原以及血浆中凝集素的分布如何?
2.可塑变形性
医学PPT
8
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和血沉 (1)概念:红细胞能悬浮在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特性。
➢某些疾病使红细胞叠连→表面积/体积↓→摩擦力↓ →血沉加快。
➢血浆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叠连↑→血沉↑ 血浆白蛋白↑、卵磷脂↑→叠连↓→血沉↓
时 发生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本质),红细 胞聚集成团,破裂溶血。
血液凝固:
医学PPT
18
一、ABO血型系统
➢1.分型依据: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种类不同和有无。 特 点:
ABO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和抗体
医学PPT
19
医学PPT
20
➢2.ABO血型的检测
用已知血清中抗体检测 红细胞膜上抗原种类和 有无来判断血型。
1. 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透 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2. 影响因素: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 液中溶质颗粒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的 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医学PPT
4
3.血浆渗透压组成及其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数值 (770-3.33)kPa
3.33kPa
形成 血浆中晶体物质 物质 (主要是电解质Na+、Cl- )
8.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医学PPT
26
①首先必须鉴定ABO血型,保证血型相合;
②同一血型系统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cross-match test)
结果分析:
①主侧(-)次侧(-)
配血相合,可以输血。
②主侧(-) 次侧(+)
配血基本相合
紧急少量(<200ml)缓慢输血。
③主侧(+)
医学PP配T 血不合,禁止输血
23
“万能供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