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形态分析

血液形态分析

喷溅状血迹,人体动脉血管破裂所形成的。

喷溅状血迹往往提示第一现场,即加害的起始位置。

被害人早侵害后如追赶凶手或本能逃跑,沿途会形成趟的间断喷溅状血迹,一般为被害人所留。

喷溅状血迹,人体动脉血管破裂所形成的。

喷溅状血迹往往提示第一现场,即加害的起始位置。

被害人早侵害后如追赶凶手或本能逃跑,沿途会形成趟的间断喷溅状血迹,一般为被害人所留。

滴落状血迹,血液受重力作用从一定高度呈自由落体滴落于载体上形成的血迹。

一般用于分析加害过程中受伤人员的活动轨迹。

如果在离开尸体或加害地点一定距离处发现孤立或成趟的滴落状血迹,则其为嫌疑人受伤出血所留的可能性极大。

流柱状血迹,血液受重力作用沿载体表面向下运动所形成。

受载体的形态或位置变动影响,可出现弯曲、转折或者分叉等形态改变。

流柱状血迹能客观反映受伤时体位及体位变化情况,一般为被害人所留。

流柱状血迹,血液受重力作用沿载体表面向下运动所形成。

受载体的形态或位置变动影响,可出现弯曲、转折或者分叉等形态改变。

流柱状血迹能客观反映受伤时体位及体位变化情况,一般为被害人所留。

抛甩状血迹,沾血的物体运动时黏附的血液因惯性甩离运动物体而在其他载体上留下的血迹。

嫌疑人持械反复加害被害人时常形成,故可用来分析嫌疑人在加害被害人时所处的位置及挥动凶器的方向。

如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手臂受伤出血,其血液可能混杂于形成的抛甩状血迹中
距地50cm,90度角滴落
距地50cm,70度角滴落
距地10cm,90度角滴落
距地100cm,90度角滴落
流柱状血迹,血液受重力作用沿载体表面向下运动所形成。

受载体的形态或位置变动影响,可出现弯曲、转折或者分叉等形态改变。

流柱状血迹能客观反映受伤体位及体位变化情况,一般为被害人所留
血泊,具有一定提及的血液聚集所形成的血迹。

除地面潮湿的稀释状血迹外,常见于嫌疑人冲洗破坏现场
地面恒基,或冲洗清理自身黏附血迹时所留。

此图为杀人现场地面血泊
溅落状血迹,有血液之处受碰撞、打击向四周溅散所形成的点状血迹。

常见于嫌疑人持钝器反复击打被害人,此时溅落状血迹中常夹杂抛甩状血迹。

一般是被害人所留
距地50cm,45度角滴落
浸染状血迹,血液在有吸附性的物体(如衣着、纸张等)上所形成的血迹。

常见于出血伤口相应的部位衣着上,其形态与出血量、体位、物质质地、浸染时间有直接关系
距地50cm,25度角滴落
抛甩状血迹,远距离
疾走时滴落的血痕,箭头示疾走方向
距地100cm,45度角滴落
喷溅状血迹
抛甩状血迹,占旭的物体运动时黏附的血液因惯性甩离运动物体而在其他载体上留下的血迹。

嫌疑人持械反复加害被害人时常形成,故可用来分析嫌疑人在加害被害人时所处的位置及挥动凶器的方向。

如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手臂受伤出血,其血液可能混杂于形成的抛甩状血迹中。

流柱状血迹,血液受重力作用沿载体表面乡下运动所形成。

受载体的形态或位置变动影响,可出现弯曲、转折或者分叉等形态改变。

流柱状血迹能客观反映受伤时体位及体位变化情况,一般为被害人所留。

距地100cm,70度角滴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