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专题课件
A
B
E
C
D G
F H
丰 收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1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 锐角为40°,则该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 A.50° B、65° C.40° D.25°或 65°
2.O是△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点, 若BC=10cm,求△ODE的周长为
6.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 cm,一腰上的中线把
其周长分为差为3 cm的两部分,求该等腰三角形 的周长.解:设腰长为2x cm,由题意,得
(2x+x)-(5+x)=3或(5+x)-(2x+x)=3, 解得x=4或x=1,∴2x=8或2. 当三角形的三边长为8,8,5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 系; 当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5时,∵2+2<5,∴不符 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8+5=21(cm).
类型6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中,因点的位置 不确定引起分类讨论
7.(武汉中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 ,B(4,0).若在坐标轴上取点C,使△ABC为等腰 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 A )
A.5 B.6 C.7 D.8
问题4:如图△ABC中AB=AC,∠ ABC和∠ ACB 平分线交于点D,经过点D作EF∥BC交AB、AC 于E、F,问:你发现了什么特殊图形?
A
转化思想
ED F
B
C
变式二:点D是∠ABC和∠ACB的邻补角 ∠ACG的平分线的交点,过D作EF∥BC,交直 线AB、AC于E、F则线段EF与线段BE,CF有 何数量关系?
A
E
F
D 5
1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4
G
B
C
变式三:若△ABC的两个外角∠BCH和 ∠CBG的平分线的相交于点D,过D作EF∥BC, 交AB、AC的延长线于E,F则线段EF与线段BE, CF有何数量关系?
解:①当AB的垂直平分线MN与AC相交时,如图1 则∠A=90°-40°=50°.
∵AB=AC,∴∠B=∠C=180°-2 ∠A=65°;
②当AB的垂直平分线MN与CA的延长线相 交时,如图2,则∠DAB=90°-40°=50°.
∵AB=AC,∴∠B=∠C=12∠DAB=25°.
类型5 腰上的中线引起的分类讨论
3.已知,如图:△ABC中 AB=AC E为 A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BD DE交BC于F
求证:(1)DF=EF;
A
(2)将条件CE=BD作结论,
DF=EF作题设结论还成立吗? D
B
G
F
C E
4.如图,四边形OABC是长方形,点A, C的坐标分别为A(10,0),C(0,4),点 D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当 △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符 合条件的点P有几个?
问题1: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3cm、4cm, 则周长为 10或11 cm。
变式: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2cm、4cm, 则周长为 10 cm。
2、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70°,则一个底角 为 70或55 度。 变式: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100°,则一个底角 为 40 度。 3、等腰三角形有 1或3 条对称轴。
类型3 当高的位置不确定时,分类讨论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 的夹角为3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 度数为 63°或27° .
类型4 当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 在的直线的交点位置不确定时
5.在△ABC中,AB=AC,AB的垂直 平分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 40°,求底角∠B的大小.
y
4 CP2 P1 P3 B
O
D
A 1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