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与人类文明以及材料工程关系

材料与人类文明以及材料工程关系


1.3 材料分类(Classes of Materials)
1.3.1 材料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 1.3.2 根据材料的性能分类 1.3.3 材料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 1.3.4 材料按结晶状态分类 1.3.5 材料按材料的尺寸分类
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 磁性材料、透光材料、高强度材料、高温材料、超硬材料 等。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的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之一,主要介绍无机材料科学中的 共性规律,即材料的组成-形成(工艺)条件-结构-性能材料用途之间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内容主要包括:材 料种类、晶体结构、缺陷化学、非晶体结构、材料的表 面与界面、相图、扩散、相变、固相反应、烧结和材料 的环境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 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在历史上,人们将石器、青 铜器、铁器等当时的主导材料作为时代的标志,称 其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近代, 材料的种类及其繁多,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很难 用一种材料来代表当今时代的特征。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突破口是推广应用蒸汽 机 ,但只有在开发了铁和铜等新材料以后,蒸 汽机才得以使用并逐步推广。
材料科学的核问题是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材料的性能是由材料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材料的结构有三个层次:即原子及电子结构;原子 的空间排列;组织结构或相结构。每个层次的结构都以 不同的方式决定着材料的性能。 另外尺寸的影响:体材料、低维材料、0维材料。
材料科学的形成
材料科学的形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首先,固体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的发展,对物质结构和物性的深入研究,推动了对材料本质的 了解;同时,冶金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科学等的发展, 也使对材料本身的研究大大加强,从而对材料的制备、结构和 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为材料科 学的形成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其次,各材料之间的相互有机联系。 另外,各类材料的研究设备与生产手段由相同之处。
材料与人类文明以及材料工程关系
1.1 引言( Introduction)
什么是材料?
材料与人类文明 什么是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的形成 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关系
什么是材料?
世界万物,凡于我有用者,皆谓之材料。材 料是具有一定性能,可以用来制作器件、构件、 工具、装置等物品的物质。材料存在于我们的周 围,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材料 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按物理效应分为:压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材料、非线 性光学材料、磁光材料、电光材料、声光材料、激光材料 等。
按用途分为:电子材料、电工材料、光学材料、感光材料、 耐酸材料、研磨材料、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结构材料、 包装材料等。
1.3.1 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
1. 金属材料 2. 无机非金属材料 3. 高分子材料(聚合物) 4. 复合材料
第二次产业革命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以 石油开发和新能源广泛使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 飞机、汽车和其他工业,支持这个时期产业革命 的仍然是新材料开发。如合金钢、铝合金以及各 种非金属材料的发展。
材料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材料、能源、信息是当代社会文明和国 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 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1.2 组成-结构-性质-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合成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质、使用性能。探索
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图1),覆盖从基础学科到工程 的全部内容。四个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确定了材料科 学与工程这一领域,确定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 线索。
图1组成-结构-性质-工艺过程之间 关系示意图
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关系
材料工程是工程的一个领域,其目的在于经济地而又能为 社会所能接受地控制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形状。
材料科学的核问题是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研究“为什么” 的学问。
材料工程则要全面考虑材料的5个判据:经济判据、资源判 据、环保判据、能源判据和质量判据。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的学问。
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为材料工程指明方向, 为更好的选择材料、使用材料、发挥现有材料的 潜力、发展新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可以节省时 间、少走弯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能源、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化学元素周 期表中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可分为由一种金属元素构成的 单质(纯金属);由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 金属元素构成的合金。合金又 可分为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在103种元素中,除He,Ne,Ar等6种惰性元素和C、Si、 N等16种非金属元素外,其余81种为金属元素。除Hg之外, 单质金属在常温下呈现固体形态,外观不透明,具有特殊 的金属光泽及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力学性质方面, 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延展性及耐冲击性。
材料是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之一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什么是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材料科学是一门以固体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固体物理、热力 学、动力学、量子力学、冶金、化工为理论基础的边缘交叉基 础应用学科,它运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谱、电子 离子探针等各种精密仪器和技术,探讨材料的组成、结构、制 备工艺和加工使用过程与其机械、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规律 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是研究材料共性的一门学科。
使用性能



(工程)

性质
构 (化学)
(物理学)
合成与制备过程
材料的性质是指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 的反应,主要决定于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使用性能是材料在使用状态下表现的行为,它与材 料设计、工程环境密切相关。实用性能包括可靠性、耐 用性、寿命预测及延寿措施等。
合成与制备过程包括传统的冶炼、铸锭、制粉、压 力加工、焊接等,也包括新发展的真空溅射、气相沉积 等新工艺,使人工合成材料如超晶格、薄膜材料成为可 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