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研究及环境会计摘要:建筑节能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建筑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本文从建筑节能的基础出发,对建筑节能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
因为我是经济专业的学生,所以结合所学专业对环境会计做了些研究,在此说明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环境成本的核算,并且说明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节能设计环境会计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23-01
1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整个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
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1.1建筑节能重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
我国现有建筑绝大
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
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1.2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1.2.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
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地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
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有利于建筑节能的环境,如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提高空气质量,还能遮阳、降噪。
1.2.3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
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同时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通常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适合这一地区气候环境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
2.环境会计
2.1 环境会计的发展背景
目前“低碳经济”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一系列环境灾难事件的发生使人们逐步感受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环境污染和损害人类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环境会计在此背景下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而我国并没有对环境会计进行清晰的规范和界定。
2.2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
环境会计应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财务管理和环境审计。
国际财务报准则中对环境会计有相应的解释说明。
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a)是很宽泛的概念。
2005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定义就是,评估和披露与环境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核算计量披露会计分支。
2.3 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发展
环境管理会计列示实物和货币两方面信息。
实物信息包括使用的数量,能源、水、材料和废弃物的流动和最终使用情况。
环境管
理会计重点关注实物信息的披露,因为能源、水、原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排放物的使用一样直接关系到企业组织的环境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也是许多企业组织的主要成本动因。
环境成本可以被广泛的解释为分辨、收集、分析和使用两种信息:实物信息与货币信息。
环境管理会计核算需要在生产基地找到适合的标杆管理工具。
通常生产管理会计集中关注材料损失减少的数量和各种不同情况
下产出的信息,然而与材料损失相关的环境管理会计不必特别关注产品生产过程。
同样,环境管理部门只关注环境控制相关成本,所以环境管理会计将国家宏观环境管理系统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紧
密地结合成为统一的系统,可是同时披露企业管理、生产和环境方面的信息。
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了进行环境保护和投资项目评估的核算工具,但目前我国的环境成本披露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完善现环境领域的成本核算结构与方法。
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国家宏观环境活动应该增加环境保护的时间、经济投入。
参考文献:
[1]张评衔.建筑节能及太阳能建筑.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7):20~22
[2]卢求,刘飞、生态节能建筑的开发与设计[n]建筑晚报 2005
[3]陆文军,节能建筑不能停留在概念阶段[n]中国建设报 2005 转 [4]age.vdi3800 determination of costs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berlin[j]:association of
german engineer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