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曾继耘:教育课题研究的价值与策略(学前20161011)
曾继耘:教育课题研究的价值与策略(学前20161011)
课题表述方式示例:
幼儿美术教育:价值定位与实施策略 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幼师课程设计理念的转向 学习的累积性、适切性与交互性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三所幼儿园为例 幼儿游戏的价值取向 ——一种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
两个误区
误区一:我有必要搞课题研究吗?我只是做 实际工作的人,园里怎么布置我就怎么做, 用不着费神去思考、去研究。
◆ 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探究,是教师职 责的应有之义。
◆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 重要路径。
两个误区
误区一:我有必要搞研究吗?我只是做实际 工作的人,园里怎么布置我就怎么做,用 不着费神去思考、去研究。
经验不可移植,理念可以借鉴 教师劳动的探究性
两个误区
误区一:我有必要搞课题研究吗?我只是做 实际工作的人,园里怎么布置我就怎么做, 用不着费神去思考、去研究。
◆ 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探究,是教师职 责的应有之义。
反思性实践的两种类型
日常反思性实践:
零散、断续、表面、个体
课题引领的反思性实践: 系统、持续、深入、公开
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差,合作性不佳
让幼儿在语言区开展排图讲述活动
发现问题
初步计划
大班幼儿剪图,用大月饼盒盛放,投放到 小班语言区,小班幼儿排图讲述
争先恐后,但图片混乱,且幼儿只会描述 单张图片,不会有联系地排图讲故事
第一次行动
观察监控
△
“一天,喜羊羊在羊村玩。” “一天,灰太狼到羊村来了。
三、如何开展研究
△ “行动研究”是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
主要方式。
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
● “行动者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主体是教育 教学实践的实施者(即教师或教育管理者),
而不是园外研究机构中的专业研究人员。
√ 教师:由 “机械式参与” 到 “反思性参 与” √
由 “被试” 到 “主试” 专家:由 “主试” 到 “助手” 由 “引领” 到 “跟进”
如何“大带小”,促进幼儿合作性发展?
反思并发现新问题
小班幼儿需要引导和示范。 谁来引导和示范?如何引导和示范?
反思并发现新问题
“大带小”排图讲述活动 4个大班幼儿到小班带领幼儿看图书、 排图讲述和分类收拾图片
误区二:我也能搞研究吗?研究多神秘呀!研 究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事情,我们做 不了。
课题研究不神秘!
◆ 做控制性强的实验、问卷调查是做研 究,做日常观察、访谈调查、个案分 析也是做研究 ◆ 做旨在创立或验证理论的书斋式研究 是做研究,做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行 动研究也是做研究
课题研究不神秘!
◆ 写专著、学术论文是做研究,写教育 教学随笔、感悟、个案分析也是做研究
二、如何设计研究?
(一)课题名称
√
√
善于发现问题
善于表述问题
● 课题表述的三个基本要求
√ 忌用疑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 √ 字数不要太多 √ 表述方式规范
课题表述方式示例:
幼儿园“低声教学”的行动研究 幼儿园新任教师差异性入职教育研究 全纳教育视野下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安置研究 新《纲要》背景下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验研究 动漫文化与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网络建设与家园合作创新
(二)研究现状综述(文献综述)
◇ 注意区分: △△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问题现状综述
(二)研究现状综述(文献综述)
◇ 意义: 聚焦 借鉴
(二)研究现状综述(文献综述)
◇ 计算机检索的两种基本方法 1、在线检索
2、光盘检索
1考、教育在 线、中国教师教育网、山东教师教育网等 ◆ 专业检索网站:
(一)课题名称
√ 善于发现问题
→实践反思
→问题意识和问题眼光
→关注学前教育热点问题
学前教育研究热点问题
• • • • • • • • 儿童入学准备与早期教育 课程创生与园本课程开发 民间游戏与传统文化教育 学习的选择性与幼儿自主活动 学习的社会性与幼儿合作学习 学习的创新性与幼儿探究活动 同伴交往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品行障碍与早期干预
吓哭了,其他小朋友也吓得一窝蜂地散开了,陈亮只能悻悻地
自个儿玩。
小班幼儿需要引导和示范。 谁来引导和示范?如何引导和示范?
反思并发现新问题
“大带小”排图讲述活动 4个大班幼儿到小班带领幼儿看图书、 排图讲述和分类收拾图片
改进后的计划
第二次行动
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的方式不当, 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观察监控
幼儿园课题研究的价值与策略
曾继耘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 山东师范大学 教授
内容概览
◆ ◆
◆ ◆
为何研究课题 如何设计研究
如何开展研究 如何呈现成果
一、为何研究课题?
两个误区
误区一:我有必要搞课题研究吗?我只是做 实际工作的人,园里怎么布置我就怎么做, 用不着费神去思考、去研究。
教育情境的不可复制性
第一次行动
观察监控
反思并发现新问题
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差,合作性不佳
让幼儿在语言区开展排图讲述活动
发现问题
初步计划
大班幼儿剪图,用大月饼盒盛放,投放到 小班语言区,小班幼儿排图讲述
争先恐后,但图片混乱,且幼儿只会描述 单张图片,不会有联系地排图讲故事 小班幼儿需要引导和示范。 谁来引导和示范?如何引导和示范?
◇ 文献综述的写法
1 、说明检索的方法(包括检索主题词、检 索的时间范围、检索使用的主要数据库及检索 结果等); 2、分类评述若干最具代表性的相关研究; 3 、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概括,阐明已有研
究的特点,包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Biblioteka 示例:“家园合作”文献综述
研究者用“家园合作”、“亲师合作”等相关语词 作为关键词,在“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2006 年到2016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 ……篇。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 1、……,主要研究了……
△
“这是白雪公主。”
“这是树林里的小矮人。”
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差,合作性不佳
让幼儿在语言区开展排图讲述活动
发现问题
初步计划
大班幼儿剪图,用大月饼盒盛放,投放到 小班语言区,小班幼儿排图讲述
争先恐后,但图片混乱,且幼儿只会描述 单张图片,不会有联系地排图讲故事 小班幼儿需要引导和示范。 谁来引导和示范?如何引导和示范?
◆ 做旨在解决幼儿园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等方向问题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 是做研究,做旨在解决幼儿园日常教育 教学问题的园本小课题也是做研究
二、如何设计研究?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的缘起(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阶段 (七)研究条件分析 (八)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曲线图
第二次发展 (熟练教师 →风格教师)
第一次发展 (新手教师 → 熟练教师)
高原期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先由无序化教学到模式化 教学,再由模式化教学到个性化教学的过程。
遵循模式
无序化教学 (低效教学) 模式引领 (新手教师)
模式化教学 超越模式 个性化教学 (有效教学) 课题引领 (高效教学) (熟练教师) (优秀教师)
二、如何设计研究?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的缘起(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阶段 (七)研究条件分析 (八)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
二、如何设计研究?
(一)课题名称
“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意 味着研究已经完成一半了。”
二、如何设计研究?
发现问题
学习、研讨
初步计划
第一次行动
评价反思 发现新问题
学习、研讨
观察监控
修改后的计划
第二次行动 评价反思 观察监控
案例:“大带小”语言区排图讲述活动的行动研
究
研究主体:某幼儿园小班教师
研究源起: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差,合作性不佳。而语言区
的图书容易破损,放着多余,扔了可惜。可以把破图书里完
好的插图剪下,投放在语言区,引导幼儿合作开展排图讲述
第二次行动
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的方式不当, 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观察监控
大班陈亮哥哥说:“我们一起来排图讲故事吧。”小班郭 芷含手拿两张图片说:“喜羊羊在羊羊村玩,灰太狼来了,要 吃喜羊羊。” 大班陈亮在故事盒里挑出一张黑猫警长图片说: “黑猫警长发现了,气的瞪大眼睛,马上派兵把灰太狼抓走, 喜洋洋得救了。”郭芷含高兴地将图片放在桌上,直挥双臂说: “喜洋洋得救了,喜洋洋得救了,耶耶!”好多小朋友听了都
√ 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方式。
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
● “在行动中研究” :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 同时推进,相伴相随。但并非合二为一。
√ 研究过程:意在求“真” √ 行动过程:意在求“善”
研究过程区别于行动过程的特点
√ 坚持系统而持久的探究,而非零散
的、偶然的探究。
√ 系统使用必要的科学方法来收集、
第一次行动
观察监控
反思并发现新问题
“大带小”排图讲述活动 4个大班幼儿到小班带领幼儿看图书、 排图讲述和分类收拾图片
改进后的计划
第二次行动
小班幼儿需要引导和示范。 谁来引导和示范?如何引导和示范?
反思并发现新问题
“大带小”排图讲述活动 4个大班幼儿到小班带领幼儿看图书、 排图讲述和分类收拾图片
改进后的计划
围过来。“还有懒洋洋,懒洋洋在哪?” 贝宁将一张懒羊羊的
图片放在郭芷含的的图片上,提高嗓门大声说:“懒羊羊也来 了,羊羊村真热闹啊!”于是小朋友们都涌过去,忘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