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A.11nρ+B.1nnρ+C.21(1)nρ+D.22(1)nnρ+2.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B.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3.如图所示,物体M是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其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M的下表面距液面的高度为h,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1压物体M,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后,物体M受到的水竖直向上的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的密度ρ物与水的密度ρ水之比为1:5C.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物体M的重力GM之比为1:4D.物体M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ρ水gL34.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m3)()A.1∶1 B.8∶5 C.2A∶水D.2酒精∶B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体积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并将甲乙两物块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入密度为0.83g的溶液中,请问捆绑后的物体在溶液中()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6.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人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Pa,合金材料的密度2.6×103kg/m3,g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②木块被截去部分的体积为2×10-4m3③乙图中木块和合金材料受到的浮力为10N④合金材料受到的重力为4N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C.①②③④都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B 液体。
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
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D.苹果在 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8.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 A=G 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9.在盛满不同液体的相同的溢水杯中,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
当小球静止时,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B.乙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4NC.甲杯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液体的密度D.小球的质量为40g1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 < F乙ρ甲 < ρ乙B.F甲 = F乙ρ甲 < ρ乙C.F甲 = F乙ρ 甲 > ρ乙D.F甲 > F乙ρ 甲 > ρ乙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深度不同的液体,若轻轻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物体沉没在容器底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
12.如图所示,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盛有108cm3盐水的容器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与冰的体积之比为1: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盐水的体积3V40cm,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空心铝球的平均密度为排_____3kg /m , 冰块熔化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了_____N 。
(已知冰的密度为330.91kg 0/m ρ=⨯冰,盐水的密度为331.2510kg /m ρ=⨯盐水)13.某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暴雨过后浑浊江水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A 是弹簧测力计,B 是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浮子,C 是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 2,高为60cm .D 是一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弹簧测力计和正方体浮子之间用一轻质无伸缩的细线通过滑轮相连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和滑轮的体积,取g =10N/kg ),B 浸没在清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水的高度为20cm ,则B 的重力为_____-;若将容器中的清水用同体积的浑水替换,容器C 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00Pa ,则浑水的密度相比清水的密度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_____kg/m 3.14.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现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 浸没在水中(未与容器底和壁接触),金属块A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B (B 外包有一层体积和质量均不计的防水膜)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静止后木块B 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之比为2∶3;然后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 放在木块B 上面,使木块B 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已知金属块A 的体积与木块B 的体积之比为9∶10,则木块B 的密度为______kg/m 3,金属块A 的体积为V B =______(请用字母F 1、F 2、g 、ρ水表示)。
15.当某实心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人们通常采用___________的办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实现下沉的物体也能使它浮起来。
另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3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完全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___。
1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3:1。
若将甲乙都放入水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5,则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是______;乙球静止时处于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甲球的密度是______kg/m³。
17.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5:4V V =甲乙,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9:8F F =甲乙。
则漂浮的是物体______,甲物体的密度=ρ甲______kg/m 3。
18.小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所示,他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使“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
下沉时,“浮沉子”所受重力______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的是_____(选填“密度计”、“潜艇”、“轮船”或“⻜机”)。
19.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_____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选填“>”、“=”或“<”),甲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_____乙容器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选填“>”、“=”或“<”)。
20.一个底面积为100cm 2、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1.5kg 的实心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高为20cm 、底面积为50cm 2把物块缓慢进入容器中,当它恰好与容器底接触时,物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为6cm ,将弹簧测力计上方固定,如图所示。
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N ,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则再往容器中加水的体积至少为_________cm 3. (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变化1N ,弹簧的形变量为1cm) .三、实验题21.如右图所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___________,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___________。
(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 实验中釆用的探究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___________法。
2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1)如图B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应该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在______方向上;(2)此实验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3)物体的重力G =物______N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 =浮______N ; (4)若以上步骤______出现,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 G >浮浮。
23.如下图所示,同一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丁两图可知金属块在图丁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 (2)根据右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3)有人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请利用下图所示器材(铁块和铝块体积相同,大铁块的体积大于铁块体积),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你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