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生态园可行性报告

农业生态园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4)一、项目提要 (4)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项目综合评价 (5)第二章项目背景 (5)一、项目的由来 (5)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6)(一)产业发展的要求 (6)(二)市场发展的要求 (6)(三)环境改善的要求 (7)(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7)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7)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7)二、项目功能分区 (8)三、项目目标 (9)四、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9)五、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0)第四章园区定位 (10)一、项目SWOT分析 (10)(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0)(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0)(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1)(四)威胁(Threat)分析 (11)二、目标定位 (11)三、市场定位 (12)(一)市场类型定位 (12)(二)消费层次定位 (12)(三)客源定位 (12)(四)游客职业定位 (12)第五章项目建设计划 (12)一、项目建设地 (12)(一)建设地地理位置 (12)(二)建设地自然情况 (12)(三)建设地旅游基础条件 (13)二、项目进度安排 (13)第六章项目运作原则 (13)一、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13)二、生态性原则 (13)三、经济性原则 (13)四、参与性原则 (14)五、特色性原则 (14)六、多样性原则 (14)七、适宜性原则 (14)八、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 (14)第六章文化旅游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15)一、环境保护 (15)(一)项目污染源及防治 (15)二、节能 (16)(一)建筑 (16)(二)电气 (16)三、安全 (16)(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16)(二)确定消防安全的岗位责任人 (16)(三)做好宣传工作 (16)(四)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17)(五)器材、设备管理 (17)(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设置符合同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17 第七章项目投资估算 (17)一投资估算依据 (17)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7)三、资金使用和管理 (19)第八章项目效益分析 (20)一、经济效益 (20)二、生态效益 (20)三、社会效益 (20)第九章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20)一、资源风险 (20)二、农业生态恶化 (21)三、自然风险 (21)四、市场风险 (21)五、防风险措施 (21)(一)制度安排与政策机制 (21)(二)市场调节机制 (21)(三)资金投入机制 (22)(四)科技创新机制 (22)(五)推广应用机制 (22)(六)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 (22)(七)人才培育机制 (22)第十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23)(一)方案总体评价 (23)(二)结论与建议 (23)附件 (23)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连城“三江源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二)项目的承办单位:连城县星光生态旅游开发(三)项目的主管部门:(四)项目建设地点:市连城县文亨镇(五)项目建设规模、目标:三江源农业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会展、旅游休闲、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3500余亩,力求打造省最大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市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六)建设容:基础设施:包括旅游道路、供电、给排水、电信通讯,停车场等。

农业建设(已建成):包括各类果树,名贵树种,名贵花卉等。

旅游设施建设:包括园区景点、观景台、观光绿道、民俗风情等服务设施建设:包括餐饮服务、旅游购物、豪华宾馆、别墅、生态木屋、休闲娱乐项目等。

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七)资金构成:项日估算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延资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万元。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 57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公司财务报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2、项目综合评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市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项目背景一、项目的由来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

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

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同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

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

种植项日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足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晕础,以高新示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集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目前,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点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点3个、省级“水乡渔村”7家、省级“森林人家”示点2个。

1-9月份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力突显,所以发展农业生态态旅游势在必行。

而连城县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问。

因此连城县星光生态旅游开发抓住机遇决定在文亨镇打造一个集种植、养殖、会展、旅游休闲、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3500亩。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产业发展的要求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涵上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

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立足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市场发展的要求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吃穿以外的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

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

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三)环境改善的要求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

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感和压迫感。

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后代的事业,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星光生态旅游开发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星光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合,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生态农业观光是从20付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米的。

它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还是国家政府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

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农业观光的定义有两个: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以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而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括性功能。

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问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