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课题:《长江三峡》时间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瑰.丽() 震慑.()离弦.() 绛.紫() 婀娜..() 隽.秀() 旋涡.() 秭.归() 汩.罗江() 颤.抖() 停泊.() 跋.涉()怪诞.() 滟滪..() 熊绎.() 踱.步() 溪涧.() 夔.州() 答案:ɡuīshâxián jiànɡēnuójùn wō zǐmìchàn bóbádàn yàn yùyì duójiàn kuí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缥渺()嗫服()战粟()挑望() 启锭()巅簸()嶂碍() 对恃( )答案:渺—缈嗫—慑粟—栗挑—眺锭—碇巅—颠嶂—障恃—峙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对应的成语。
(1)比喻威力极大。
() (2)山峰重重叠叠,连绵起伏。
()(3)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4)清秀美丽,(姿态)柔软而美好。
()(5)同“亭亭玉立”。
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文中用来形容三峡的高峰。
答案:(1)雷霆万钧(2)层峦叠嶂(3)云蒸霞蔚 (4)俊秀婀娜(5)亭亭笔立4.文学常识填空。
刘白羽,中国______作家,北京人。
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做编辑,1946年受党的委派到东北解放区作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辑、拍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________。
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__________。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主编。
作品以________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有特写集《早晨的太阳》等。
答案:现代斯大林文学奖通讯特写散文二、课文探究导引:1.《长江三峡》是从刘白羽《长江三日》中节选出来的,是现代散文的名篇。
全文以游踪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乘船游览时看到的瑰丽景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波涛汹涌、雄伟瑰丽的三峡。
全文共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示: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游历三峡时的内心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写在瞿塘峡所见到的雄壮景象。
第三部分(第3—5段),写巫峡神奇秀美的景观。
第四部分(第6—9段),写西陵峡之险。
2.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提示: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 前进。
3. 本文在写作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可从修辞、表达方式入手来考虑。
)提示:(1)善于抓住三峡的特点,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描形、绘色、拟声来状写三峡奇观。
(2)诗情、画意、哲理完美地结合和统一。
本文引用了许多古人诗句、神话传说及民歌民谣,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出神奇美妙的意境。
作者从三峡雄奇瑰丽的景色中得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哲理。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教案课时编号:003 课题:《长江三峡》第一课时主备人:武传胜备课时间:2011年2月17号使用时间: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教案课时编号:004 课题:《长江三峡》第二课时主备人:武传胜备课时间:2011年2月17号使用时间: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巩固案(教师版)课题:《长江三峡》时间班级姓名一、基础过关检查: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眺.望(tiào)逶迤..(chì zhà)..(wēi yí) 绛.紫(jiànɡ)喑呜叱咤B.崔嵬.(wēi)隽.秀(jùn) 炽.热(zhì)果实累累.(lěi)C.塑.像(sù)瑰.丽(ɡuì) 倚.靠(yǐ)芊.芊莽莽(qiān)D.对峙.(zhì) 曲.折(qū) 气氛.(fân) 一绺.头发(liǔ)答案:A 解析:B 炽热的“炽”读“chì”,“果实累累”的“累”读“lãi”;C “瑰丽”的“瑰”读“ɡuī”;D “气氛”的“氛”读“fēn”。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缤纷瑰丽苍茫云蒸霞蔚B.婷婷亭亭玉立峨冠博带C.缥缈小心翼翼群山万壑D.婀娜层峦迭嶂雷霆万钧答案:D 解析:D 层峦迭嶂—层峦叠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一组词语是()(1)江面渐趋________,“江津”号急流稳渡,穿过了巫峡。
(2)千百年来,张家界的美景一直________在荒野蔓草之中。
(3)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________。
(4)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________,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A.辽阔埋没望航船B.广阔湮没张望风帆C.宽广淹没遥望帆船D.广阔埋没张望船答案:B4.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B.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C.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长江上的人都知道:“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答案:D 提示:D项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引用,其他三项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二、综合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8题。
三峡(节选)(余秋雨)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
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是以白帝城开头的。
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时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
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
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
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握着手细细叮咛。
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
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
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
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了一团,把人震撼。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
抑扬有致的声腔漂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
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
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
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
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
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
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直至地老天荒。
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
在李白的时代,中华民族还不太沉闷,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
他们的身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只带有一双锐眼、一腔诗情,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写出了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在朋友间传观吟唱,已是心满意足。
他们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
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
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几句,我一直看成是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
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
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
他们的船太小,不能不时行时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准备着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
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
诗人在三峡的小木船上,刚刚告别白帝城。
(摘自《文化苦旅》)5.本选段与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表达的重心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本选段不重在描写白帝城的自然景观,而是重在表达对三峡沿途的古迹所产生的感悟。
6.“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参考答案:因为白帝城为我们打开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与古代诗人一道去体验生命的激情。
7.作者用一段文字写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诗句的误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以童年误解诗句引出童年的幻想和美好的回忆,为下文作铺垫。
8.在文末作者说,“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那么你认为怎样的“模样”才属于诗人?参考答案:诗人应具有敢于以生命向自然挑战的勇气,体验生命的激情,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为自己的生命,并通过自己的歌喉吟唱出来。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课题:《长江三峡》时间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瑰.丽() 震慑.()离弦.() 绛.紫() 婀娜..() 隽.秀() 旋涡.() 秭.归() 汩.罗江() 颤.抖() 停泊.() 跋.涉()怪诞.() 滟滪..() 熊绎.() 踱.步() 溪涧.() 夔.州()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缥渺()嗫服()战粟()挑望() 启锭()巅簸()嶂碍() 对恃( ) 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对应的成语。
(1)比喻威力极大。
() (2)山峰重重叠叠,连绵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