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传播特征重金属原义是指比重大于 5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
对什么是重金属目前尚无严格的定义,化学上跟据金属的密度把金属分成重金属和轻金属,常把密度大于 4.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
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铬、汞、镉等大约 45种。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
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 5种:铅、汞、铬、砷、镉。
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或无机物。
在领域中,重金属主要是指对生物有明显毒性的金属元素或类金属元素,如汞、镉、铅、铬、锌、铜、钴、镍、锡、砷等,此类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迅速发展, 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 造成土壤严重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 也可以导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目前, 世界各国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 约 1.5万 t 、 Cu 为 340万 t 、 Pb 为 500万 t 、 Mn 为 1500万 t 、 Ni 为 100万t 。
中国北方大城市的蔬菜基地和部分商品粮基地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如北京、天津、西安、沈阳、济南、长春、郑州等地; 。
南方相对较轻,如福州、宁波、上海、武汉、成都等地。
土壤重金属污染将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从中国土壤资源状况看, 到 2000年底中国人均耕地仅为 0.1 hm2, 而且随着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及自然灾害损毁等, 土壤资源将进一步减少。
因而如何有效地控制及治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改良土壤质量 , 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重金属污染原理重金属,特别是汞、镉、铅、铬等具有显著和生物毒性。
它们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发生各种形态相互转化和分散、富集过程 (即迁移。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1除被悬浮物带走的外,会因吸附沉淀作用而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 (2水中各种无机配位体 (氯离子、硫酸离子、氢氧离子等和有机配位体 (腐蚀质等会与其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 导致重金属有更大的水溶解度而使已进入底泥的重金属又可能重新释放出来; (3重金属的价态不同, 其活性与毒性不同。
其形态又随 pH 和氧化还原条件而转化。
(4在其危害环境方面的特点是:微量浓度即可产生毒性 (一般为 1~10毫克 /升, 汞、镉为 0.01~0.001毫克 /升 ;在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如洋 -甲基汞 ;可被生物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慢性路线。
亲硫重金属元素 (汞、镉、铅、锌、硒、铜、砷等与人体组织某些酶的巯基 (-SH有特别大的亲合力,能抑制酶的活性,亲铁元素 (铁、镍可在人体的肾、脾、肝内累积,抑制精氨酶的活性。
六价铬可能是蛋白质和核酸的沉淀剂, 可抑制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 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可能致癌,过量的钒和锰 (亲岩元素则能损害神经系统的机能。
本文主要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分布、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现行治理方法入手, 提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防治的环境矿物学新方法。
旨在保护环境, 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
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分布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是多途径的, 首先是成土母质本身含有重金属, 不同的母质、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土壤含有重金属量差异很大。
此外, 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 也造成重金属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1.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它们主要分布在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
大气中的大多数重金属是经自然沉降 [2]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
如瑞典中部 Falun 市区的铅污染 [3],它主要来自于市区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大量废物 , 由于风的输送,这些细微颗粒的铅 , 从工业废物堆扩散至周围地区。
南京某生产铬的重工业厂 [4]铬污染叠加已超过当地背景值 4.4倍,污染以车间烟囱为中心,范围达 1.5 km2,污染范围最大延伸下限 1.38 km 。
俄罗斯的一个硫酸生产厂也是由工厂烟囱排放造成 S 、 V 、 As 的污染。
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 Pb 、 Zn 、 Cd 、 Cr 、 Co 、 Cu 的污染为主。
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 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含锌粉尘等。
它们成条带状分布,以公路、铁路为轴向两侧重金属污染强度逐渐减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公路、铁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强的叠加性。
在宁—杭公路南京段两侧的土壤形成 Pb 、 Cr 、Co 污染晕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向两侧污染强度减弱。
在宁—连一级公路淮阴段两侧的土壤铅含量增高, 向两侧含量逐渐降低,且在地表 0~30 cm 铅的含量较高。
在法国索洛涅地区 A71号高速公路 [8]沿途严重污染重金属 Pb 、 Zn 、Cd ,其沉降粒子浓度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 2~8倍,而公路旁重金属浓度比沉降粒子中高 7~26倍。
在斯洛文尼亚 [9]从居波加到扎各瑞波公路两侧, 铅除了分布在公路两侧以外, 还受阶地地貌和盛行风的影响, 高铅出现在低地, 公路顺风一侧铅含量较高。
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工矿烟囱、废物堆和公路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由城市—郊区—农区,随距城市的距离加大而降低, 特别是城市的郊区污染较为严重。
此外, 还与城市的人口密度、城市土地利用率、机动车密度成正相关;重工业越发达,污染相对就越严重。
此外, 大气汞的干湿沉降也可以引起土壤中汞的含量增高。
大气汞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后, 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有机物的吸附或固定, 富集于土壤表层, 或为植物吸收而转入土壤,造成土壤汞的浓度的升高。
1.2 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施用含有铅、汞、镉、砷等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
一般过磷酸盐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 Hg 、 Cd 、 As 、 Zn 、 Pb ,磷肥次之 , ,氮肥和钾肥含量较低,但氮肥中铅含量较高,其中 As 和 Cd 污染严重。
经过对上海地区菜园土地、粮棉地的研究,施肥后, Cd 的含量从 0.134 mg/kg升到 0.316mg/kg, Hg 的含量从 0.22 mg/kg升到 0.39 mg/kg, Cu 、 Zn 增长 2/3。
通过新西兰 50 a前和现今同一地点 58个土样分析,自施用磷肥后,镉从 0.39 mg/kg升至 0.85mg/kg。
在阿根廷由于传统无机磷肥的施入 , 进而导致土壤重金属 Cd 、 Cr 、Cu 、 Zn 、 Ni 、 Pb 的污染。
农用塑料薄膜生产应用的热稳定剂中含有 Cd 、 Pb ,在大量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过程中都可以造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1.3 污水灌溉污水灌溉一般指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
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工业废水。
由于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涌入河道, 使城市污水中含有的许多重金属离子, 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
在分布上, 往往是靠近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污染严重,远离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几乎不污染 [17]。
近年来污水灌溉已成为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 60年代至今,污灌面积迅速扩大,以北方旱作地区污灌最为普遍,约占全国污灌面积的 90%以上。
南方地区的污灌面积仅占 6%,其余在西北和青藏 [18]。
污灌导致土壤重金属 Hg 、 Cd 、 Cr 、 As 、 Cu 、 Zn 、 Pb 等含量的增加。
淮阳污灌区自污灌以来, 金属 Hg 、 Cd 、 Cr 、 Pb 、 As 等就逐渐增高, 1995~1997年已超过警戒级。
太原污灌区的重金属 Pb 、 Cd 、 Cr 含量远远超过其当地背景值,且积累量逐年增高。
1.4 污泥施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但同时污泥中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 , 随着大量的市政污泥进入农田,使农田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在不断增高。
污泥施肥可导致土壤中 Cd 、 Hg 、 Cr 、 Cu 、 Zn 、 Ni 、 Pb 含量的增加,且污泥施用越多 , 污染就越严重, Cd 、、 Cu 、 Zn 引起水稻、蔬菜的污染; Cd 、 Hg 可引起小麦、玉米的污染;污泥增加,青菜中的 Cd 、 Cu 、 Zn 、 Ni 、 Pb 也增加 ]。
Anthony 研究表明,用城市污水、污泥改良土壤,重金属 Hg 、 Cd 、 Pb 等的含量也明显增加。
1.5 含重金属废弃物堆积含重金属废弃物种类繁多, 不同种类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都不一样。
污染的范围一般以废弃堆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通过对武汉市垃圾堆放场 [23]、杭州某铬渣堆存区、城市生活垃圾场 [25]及车辆废弃场 [26]附近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这些区域的重金属 Cd 、 Hg 、 Cr 、 Cu 、 Zn 、 Ni 、 Pb 、 As 、 Sb 、 V 、Co 、 Mn 的含量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受其垃圾中释放率的影响, 且随距离的加大重金属的含量而降低。
由于废弃物种类不同,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如铬渣堆存区的 Cd 、 Hg 、 Pb 为重度污染, Zn 为中度污染, Cr 、 Cu 为轻度污染。
1.6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 可以被酸溶出含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 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使之带入水环境 (如河流等或直接进入土壤, 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1989年我国有色冶金工业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 Hg 为 56 t, Cd 为 88 t, As 为 173 t, Pb 为 226 t。
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污染的范围一般在矿山的周围或河流的下游, 在河流中不同河段的重金属污染往往受污染源 (矿山控制, 河流同一污染源的下段自上游到下游 , 由于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减弱和水体自净化能力的适度恢复, 金属化学污染强度逐渐降低。
江西乐安江沽口—中洲由于遭受德兴铜矿的污染, 水体及土壤中的重金属 Cu 、 Pb 、Zn 、 Cr 含量增高,至鄱阳湖段重金属含量逐渐降低。
美国科罗拉多州罗拉多流域受采矿的影响,重金属元素 Cd 、 Zn 、 Pb 、 As 的浓度,以污染源为最高,之后随着与污染源距离延长而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