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卷: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河流的补给水源包括( )①大气降水②高山冰雪融水③湖泊水④南极冰川融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若在图中甲处修建一水库,该工程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蒸发B.地表径流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湖泊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第2题,修建水库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
答案 1.A 2.B读北半球某水文站某年实测流量和降水量图,完成第3~4题。
3.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4.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东北平原页 1 第B.浙江南部山区C.新疆塔里木河上游D.青藏高原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河流流量与降雨量多少呈正相关,且四季均有一定流量,由此可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和少量地下水。
第4题,从降水量多少和流量多少可知该地应位于浙江南部山区。
答案 3.A 4.B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甲、乙环节分别是( )A.下渗、坡面径流B.打井抽水、跨流域调水C.坡面径流、下渗D.修建水库、打井抽水6.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条件对径流过程不同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流速慢B.植被覆盖率高,下渗雨水多C.岩体破碎程度高,地下径流量小D.降水强度大,坡面径流下渗多解析第5题,地表径流包括河道径流和坡面径流,则甲应是坡面经流;乙应为地表水的下渗环节。
第6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覆盖率越高,下渗的雨水越多;地势起伏大,则坡面径流流速快,降页 2 第水强度大,不利于坡面径流的下渗;岩体破碎程度高,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使地下径流量增大。
答案 5.C 6.B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8.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地下水补给湖水B.跨流域调水C.水库D.海陆间大循环答案 7.C 8.D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海岸延伸2 100千米。
读图,完成第9~11题。
9.影响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大气环流D.洋流10.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是( )A.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页 3 第B.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D.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11.下列关于奥兰治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汛期在当地夏季B.下游地区农业欠发达C.雨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D.自上游至下游水量渐多解析第9题,纳米布沙漠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因此影响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洋流;地形、降水、大气环流与沙漠形成有关,不是沙漠沿海岸向北延伸的原因。
第10题,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是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没有寒暖流交汇;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沿岸几乎没有河流流入;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背风坡,吹离岸风,不能带来大量鱼类饵料。
第11题,奥兰治河位于南半球,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汛期在当地夏季;奥兰治河下游地区位于沙漠区,农业欠发达;奥兰治河的热带草原区,雨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奥兰治河水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
答案 9.D 10.C 11.D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在图中洋流处放一漂流瓶,最有可能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是( )A.南美洲西海岸页 4 第B.亚洲东海岸C.非洲西海岸D.北美洲西海岸13.图中洋流对相邻的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降低了热、干程度B.增加了热、湿程度C.加剧了冷、干程度D.减轻了冷、湿程度解析第1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其东岸为暖流,并可知此洋流为巴西暖流。
根据分布规律,非洲西海岸最有可能先发现漂流瓶。
第13题,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答案 12.C 13.B14.历史上的海难,没有比1912年4月14日深夜英国巨轮“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而沉没更令人震惊的了。
下图中实线代表“泰坦尼克号”航线,虚线代表洋流。
“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部的南安普敦港出发到纽约的前大半航程里,由于受 (洋流)影响不可能遇到冰山;轮船快要接近美洲大陆却不幸遇到冰山,其冰山是 (洋流)从高纬地区带来的。
( )A.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C.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D.北赤道暖流拉布拉多寒流页 5 第解析北大西洋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不会带来冰山,而拉布拉多寒流可能把高纬地区的冰山带来。
答案 A读我国钓鱼岛位置及景观图,完成第15~16题。
15.该海域附近的洋流的流向是( )A.自东向西流B.自南向北流C.自西北流向东南D.自西向东流16.影响该地洋流方向的因素是( )A.东北信风带B.西南季风C.陆地形状及地转偏向力D.中纬度西风带解析第15题,我国东部海岸有自南向北的日本暖流。
第16题,此处洋流是太平洋中的北赤道暖流,受东南亚群岛阻挡折向北行,也受到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
答案 15.B 16.C17.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图中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轮船航行在南印度洋的过程中,大致上是( )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页 6 第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解析 7月份,澳大利亚北部附近的南印度洋盛行东南季风,轮船自东南向西北航行过程中顺风顺水。
答案 A18.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北半球受寒流影响易形成海雾的地区,据此推断南半球海雾主要分布在( )A.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海域B.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海域C.东南信风影响海域D.南极大陆外围海域解析图中阴影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寒流流经海域,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也有寒流分布,其海雾成因与阴影部分相似。
答案 B读某大洋表面水温图,其中P点经度为120°,且P点以西为陆地。
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洋西侧A地等温线向北凸是受寒流影响B.大洋东侧C地等温线向南凸是受暖流影响C.从整体上看,B地等温线向北凸,这可能是势力强大的洋流经过而造成的D.大洋中部等温线向北凸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页 7 第20.A处附近有一世界著名渔场,它是( )A.纽芬兰渔场B.北海渔场C.北海道渔场D.秘鲁渔场解析第19题,根据图中温度变化和题干信息,可判断为北半球太平洋海域,太平洋中部的等温线向北凸,是因为北半球冬季海洋温度高于同纬度的大陆温度,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而不是洋流。
第20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P点的经度为120°可知,应为东半球北海道渔场。
答案 19.D 20.C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
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
读图,完成第21~22题。
2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水不易存储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22.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能有 (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③收集雨水④人工降水页 8 第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21题,由图及材料可知,永兴岛面积小,四面环海,地表水不易存储。
第22题,该岛位于热带海洋中,不适宜调水,但降水丰沛,可通过收集雨水和节约用水的措施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
答案 21.A 22.B涌泉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的泉水。
某城市有一著名的涌泉景观,近年来该涌泉的水质有下降的趋势,甚至出现断流现象。
下图为该地区涌泉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第23~25题。
23.该城市的涌泉属于淡水资源中的 ( )A.河流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水24.该城市涌泉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游客数量过多B.城市污水随意排放C.海水倒灌D.新增采矿点的设立25.若想解决涌泉断流问题,可行的措施是(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B.提高山地森林覆盖率C.对城市进行人工降雨D.提倡节约用水解析第2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的涌泉为地下水依据地势从低处喷出。
第24题,涌泉的地下水的补给区位于新增矿点所在的山地页 9 第迎风坡,由于新采矿导致补给区的水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涌泉的水质。
第25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涌泉的水源的补给区位于新增矿点所在的山地迎风坡;若想解决涌泉断流问题,提高山地森林覆盖率,增加下渗量从而补给泉水最为合理。
答案 23.C 24.D 25.B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2019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十周年的日子。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有哪些?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哪些?(2)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母亲水窖”主要对水循环的环节和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什么?(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乙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5)试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某些地区水资源出现枯竭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三大水循环都有蒸发和降水环节,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还有少部分河流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第(2)题,修建水窖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和下渗环节;对保障西部地区用水具有积极意义。
第(3)题,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增加丁环节水量。
第(4)题,海陆间水循环对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页 10 第地表形态以及促进物质和能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第(5)题,根据水循环原理可知,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污染严重,都会造成区域水资源短缺。
答案 (1)蒸发、降水。
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
(5)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