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药安全手册编者按:许多人并不重视家庭用药,其实在家庭用药这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知识。
针对此,“医路有你”健康用药服务队特意推出《家庭安全用药知识手册》,希望大家通过手册能了解更多关于家庭安全用药的知识。
目录第一章 (2)家庭常见用药误区 (2)第二章 (3)春天来临感冒要安全用药 (3)小儿感冒用药原则 (3)第三章 (4)孕妇感冒用药原则 (4)第四章 (5)没有胃口怎么办? (5)慢性胃炎应该如何用药 (6)第五章 (7)别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 (7)止咳药物应慎用 (7)第六章 (7)特殊人群用药 (8)1.女性 (8)2.老人 (9)3.男性 (10)家庭常见用药误区药品消费请注意科学安全健康,据本医疗队调查普通消费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认为新药、贵药以及进口药才是好药,迷信所谓的“特效药”,忽略了药品的毒副作用,以及经常服用后会出现耐药性。
2.滥用、乱服抗生素、抗感染、减肥、排毒或滋补类药物;3.服药不按规定用法,用量,随意增减剂量;4.多种药品并用,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据调查,合并用药品种数达到6—10种时,药物不良反映发生率7%-10%;品种数达11-15种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24%-28%。
5.用药不注意病人的年龄,生理特点,忽视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6.遇病时采取“先入为主”的态度,将病症自诊为“老毛病”自行用药,或模仿他人用药,或盲目跟从广告宣传用药。
7.家庭药品久备而不常用。
8.对中药的副作用存在误解,认为中药无副作用。
而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一些排毒养颜药品,含有大黄、芒硝等中药成份,具有毒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
针对上述情况,“医路有你”健康用药服务队特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药品消费应注意科学、安全、健康消费药品。
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安全合理用药,做到“五要”:一、要细看说明书,吃明白药二、要按照医嘱,对症吃药虽然非处方药可以到药店购买并根据说明书自行服用,但由于目前我国公众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毕竟有限,特别是很多疑难杂症及许多疾病千变万化,每个人的机体状况存在差异,仅凭自我感觉选用药品是很难做到对症用药的。
因此,有病到医院,多请教医师或药师,特别是处方药更要注意。
这样才能保证药物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又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要遵循用药禁忌,避免盲目合并药物和随意加大用量临床上已证实多药并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药物相互作用,既有增强药效的一面,也有药效减弱或出现毒性反应的另一面。
因此,必须多药并用时,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应按医师的嘱咐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的用量服用药品,不能自作主张,自行加大用量或增加用药次数。
有些患者以为加大用量可以把疾病“压”下去,但结果是疾病未治愈,反而出现药物中毒。
四、要检查药品有效期,观察药品质量,避开广告陷阱,价格货比三家,谨防假劣药品;五、要索取购药凭证,作为消费证明和维权证据编者按:季节变换,冷热交替容易发生感冒与流感,本专题从四大感冒症状分析,教你如何正确使用常用的感冒药物治疗,还教你服用感冒药的用药注意事项,让你做到感冒用药一矢中的,药到病除。
春天来临感冒要安全用药感冒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但是千万不可随便使用药物治疗。
在人体免疫系统杀死病毒后,绝大部分感染会自动痊愈。
盲目药物治疗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从而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APC:又称复方阿司匹林片,为解热镇痛药。
内含三种成分:阿司匹林(具有镇痛、消炎、解热等作用)、非那西丁(口服后分解出对乙酰、氨基酚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及咖啡因。
由于阿司匹林容易诱发哮喘及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故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慎用,对该药有过敏史者和妊娠妇女则禁用。
年老体弱者,体温超过40度者使用时,应防止出汗过多,以免引起虚脱。
感冒通:又称复方双氯灭通。
由双氯芬酸,人工牛黄与扑尔敏组成,有缓解头痛、周身疼痛,消除炎症等作用,用于感冒全身关节酸痛等症。
但双氯芬酸可引起肾脏急性过敏反应,再则可导致急性血小板减少。
小儿慎服感冒通,肝、肾功能不全与胃溃汤患者及老年病人也应慎用。
速效伤风胶囊:含有扑热息痛、人工牛黄、扑尔敏与咖啡因等成分,具有解热镇痛和消除流泪、鼻塞、流涕、喷嚏等作用,适用于感冒早期,不宜长时间服用,其中扑尔敏含量较高,易产生困倦等反应,驾车人慎用。
泰诺:实际有效成分含对乙酰氨基酚。
它们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较小,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因此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者或禁忌者。
肝、肾功能不全者也需慎用。
不过,解热镇痛药不能消除病因,只能减轻症状。
若用药后3日发热不退或疼痛5日不止时,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小儿感冒用药原则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也较多,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很危险。
因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
所以小儿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如“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药,含有扑热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
这些成分对骨髓造血系统可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和生长,导致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降低小儿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坏。
那么,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一、小儿感冒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
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
小孩发热时不要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APC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
同时这种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
二、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由于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所以必须使用抗病毒药。
三、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饮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第三章孕妇感冒用药原则孕妇是特殊人群,在怀孕期间,再小的疾病都要多加留心,以保证妈妈和宝宝的健康。
当您在孕期遭遇感冒,请多加留心。
何种感冒对胎儿有影响一般的感冒,症状较轻,如流清涕,打喷嚏,对胎儿影响不大,也不必服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
但在妊娠早期(5-14周),主要是胎儿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的时间,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症状较重,则对胎儿影响较大,此间服药对胎儿也有较大风险。
不用药不可取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积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故感冒最好不吃药。
但万事都是一分为二,孕妇用药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完全无益。
一些疾病本身对胎儿、母亲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的影响,这时,就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孕妇治疗感冒的原则是:控制感染,排除病毒,降体温。
1、对轻度感冒,仅有喷嚏、流涕及轻度咳嗽,则不需用药,可注意休息,多喝开水,保暖,往往可以不治而愈。
2、感冒较重有高烧者,除一般处理外,应尽快控制体温。
可用物理降温法,如额、颈部放置冰块、湿毛巾冷敷、30%--35%酒精(或白酒加水冲淡一倍)擦颈部及两侧腋窝等方法;亦可选择用药物降温。
在选用解热镇痛剂时,要避免采用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有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之类药物。
主要药物利弊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常见的有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感康、快克等等,孕期不宜服用,特别是孕4周前,感冒药主要是对症药物,治标不治本,对孕妇又不是安全用药,所以建议孕妇最好不用抗感冒药。
1.抗病毒药。
均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不易使用,若必须使用,则应在医生指导下。
2.退热药。
感冒伴有高热,多预示病情较重应及时看医生。
消炎痛是孕妇禁忌退热药,阿斯匹林也不宜使用。
3.抗菌素。
孕妇感冒如没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血压高、咳黄痰、流浓涕等,可不用抗菌素。
因为抗菌素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有20%-40%的可能性对胎儿构成危害,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抗菌素。
4.祛痰、止咳药。
一般比较安全,但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孕妇不宜使用。
预防最重要怀孕期间的妇女应注意休息,加强锻炼,保持强壮的身体,在疾病流行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不到人口密集的场所,不接触感冒的病人,家中居室通风换气,保持温、湿度适宜,经常用醋熏蒸房间,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一旦患了感冒也不要惊慌失措或乱服药物,更不应对此不加介意,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咨询。
第四章没有胃口怎么办?“没有胃口”原因分析:造成食欲降低的功能性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精神紧张、劳累、胃动力减弱等。
解决对策:调控情绪、减缓生活节奏、及时休息。
应特别强调三餐要有规律,加强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饮食上强调种类多样化,注意掌控食物的色、香、味、形,做到干稀搭配、粗细搭配。
多食用开胃食物。
在刺激食欲方面,各类调味品作用独到,不妨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另外,应避免粗纤维食物摄入,以免影响胃排空。
还有,三餐前禁用各类甜食或甜饮料,都则将使本来就弱的胃口变得更加糟糕。
食物及餐次选择:可用山楂、话梅、陈皮等刺激食欲。
在水果方面,草莓、甜橙有一定开胃效果,而葡萄、荔枝等因含糖较高,可能降低食欲。
调味品可选西红柿酱、咖喱汁、豆瓣酱等,但不宜过于"刺激",以防矫枉过正。
[贴心提示]当你感到没有胃口时,应禁用或少用以下食物是重要的,包括油炸食物、韭菜、奶油类食物、酸的碳酸饮料等,也不提倡大量进食花生、瓜子。
慢性胃炎应该如何用药近年来,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而且复发率相当高,给患者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但不少慢性胃炎患者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为什么病老不好?为什么吃药老不管用?有些药可能掩盖症状目前,市场上,宣传较多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中,有些含有抗胆碱类药物。
这类药虽然能够迅速解除疼痛等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胃炎,长期服用还有可能引起副作用。
因此不推荐长期服用。
建议慢性胃炎的患者首先要到医院就诊,明确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然后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
决不能擅自买药服用,药不对症,一方面可能无效,另一方面会延误病情。
治慢性胃炎七分在养专家强调,治疗胃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
其中,调整饮食习惯,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影响重大。
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日常饮食与保健,并注重运动和休息,调整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