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应
资料来源:/medicine/laureates/2004/press.html
嗅觉2
• 嗅细胞上有上千种气态化学物质的受体,具 专一性
• 人类嗅觉容易疲劳:
– 同样分子刺激时间过久,嗅细胞便不再产生神 经冲动
– 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 肆,久而不闻其臭
生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应
化学感觉--味觉、嗅觉
受器
• 味觉、嗅觉的受器属化学 受器
• 普遍存在动物界,是最原 始的感觉器官
• 对食物、空气或液体中化 学物质刺激起反应
• 味觉受器:味蕾(taste bud)
• 嗅觉受器:嗅细胞 (olfactory cell)
味觉
味蕾(taste buds)
•位于舌头、咽及会 厌黏膜上的乳头状 突起(papillae)
• 传递味觉的感觉神经元:
– 第七对脑神经(颜面神 经)
– 第九对脑神经(舌咽神 经)
嗅觉
• 嗅觉受器(嗅细胞)
– 位于鼻腔顶端的嗅黏膜 – 本身为神经元 – 树突末端分枝呈毛状,
露出于鼻黏膜表面 – 轴突连于嗅神经(第一
对脑神经)
嗅觉是怎样形成的?
• 嗅觉形成的路径:
– 气体化学分子 嗅细胞 嗅神经 嗅球 大脑皮层主要 感觉区 产生嗅觉
•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鲜味
– 鲜味与麸氨酸有关
• 不同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同
– 舌前端的味蕾:对甜、咸味敏感 – 舌两侧的味蕾:对咸、酸味敏感 – 舌后端(舌根、软颚)的味蕾:对苦味敏感
舌对甜、咸、酸和苦等感应之部位
味觉的形成
• 味觉形成的路径:
– 溶于水中的化学物质 味细胞的味毛神经冲 动感觉神经元大脑 皮层主要感觉区产生 味觉
食物的滋味
• 对食物滋味的 感觉是味觉和 嗅觉的共同表 现,对食欲的 刺激而言,嗅 觉比味觉更重 要
•乳头状突起可分为 三种类型:
–蕈状(fungif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
–丝状(filiform)
–杯状(vallate)
•每一味蕾由支持细 胞、味细胞构成
–人体中大约有 10,000个味蕾
味蕾的构造
味孔 毛状突起
支持细胞
味细胞(受器)-与感觉神经形 成突触
感觉神经 元的突起
BACK
味蕾的结构
味觉受器的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