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旗

国旗

美国国旗别称“星条旗”(The Stars and Stripes),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

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

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自由,蓝色则象征正义。

“古老的光荣”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

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洲。

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国旗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州数一致。

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后的第二年7月4日执行。

每年6月14日为“美国国旗制定纪念日”。

在这一天,美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国旗的敬重和对合众国的热爱。

加拿大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

旗面自左至右由红白两色组成,两边的红色代表大西洋和太平洋。

中央绘有一片11个角的红色枫树叶。

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也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

英国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为“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色“米”字组成。

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

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底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爱尔兰的白底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

法国国旗更以“三色旗”(Tricolore)著称,由蓝、白、红三个面积相等的竖条组成。

这面旗帜最早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颜色取自当时的法国国徽(红和蓝),再加上法国王室的颜色白色。

其中蓝色是圣马丁长袍的颜色,白色纪年民族英雄圣女贞德,而红色则是圣丹尼斯的军旗的颜色。

最早的三色旗色彩的排列与今天不同,红色在左,不过后来有过调整。

1794年2月15日这面旗帜最终被确定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国旗。

波旁王朝复辟时三色旗曾经被废除,而用王室的鸢尾花旗(fleur-de-lis)。

然而1830年7月革命后,三色旗再度成为法国的国旗,并延续至今。

法国国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旗之一,对之后世界各国国旗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由上海市政协常委曾联松先生设计的。

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

红色象征中国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即原“士、农、工、商”之所谓“四民”,但依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顺序被改为“工、农、士、商”)。

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

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其高与宽之比为2:3。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0∶7。

旗地为绿色,中间是一个黄色菱形,其四个顶点与旗边的距离均相等。

菱形中间是一个蓝色天球仪,其上有一条拱形白带。

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

绿色象征该国广阔的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和资源。

天球仪上的拱形白带将球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象征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个州和一个联邦区。

白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秩序和进步”。

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三色旗的来历众说纷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帝国,在后来16世纪的德国农民战争和17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飘扬在德意志大地上。

1918年德意志帝国跨台后,魏玛共和国也采用黑、红、黄三色旗为国旗。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依然采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采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锤子、量规、麦穗等国徽图案,以示区别。

1990年10月03日,统一后的德国仍沿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旗。

三色国旗可在机场、宾馆、宴会和其他场合悬挂。

联邦政府机构和驻外使馆等悬挂带有黑鹰图案的国旗。

澳大利亚国旗是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

旗地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

澳大利亚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

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

一颗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两个联邦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

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表明该国处于南半球。

这是1903年从三万多个作品中选出来的。

马其顿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旗地为红色,正中一轮金色的太阳,太阳放射八道光芒。

太阳是马其顿民族的象征。

红地金色太阳表示马其顿人民为了解放,为了自由的天空,愿意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太阳向四周放射出八道光芒象征它世世代代护佑着马其顿人。

原来的国旗上的“科拉比之巅太阳”放射十六道光芒象征马其顿的历史和古老文化,但因它也是希腊的马其顿人所顶礼膜拜,希腊坚持要求马其顿更改,因而形成现在的图案。

塞浦路斯: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

在白色的旗地上绘有黄色的该国国土轮廓图形,其下有两枝交叉的绿色橄榄枝。

白色象征纯洁和希望;黄色代表丰富的矿产资源,因为“塞浦路斯”在希腊文中是“铜”的意思,它素以产铜著称;橄榄枝代表和平,象征国内的希腊和土耳其两大民族对和平的向往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蓝色表示国家面临海洋,象征人民的幸福;白色象征自由、平等、民主,还代表人民纯朴的性格特征;红色象征革命胜利。

1568年荷兰在奥兰治亲王的领导下,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解放战争,当时的国旗由橙、白、蓝三色组成。

17世纪,为了在战斗中和海上航行易于辨认,同时由于贵族对奥兰治王室的反抗情绪(奥兰治是英文Orange的译音,意为橙色,也是荷兰亲王之名),用红色代替了橙色。

1937年,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排列作了正式规定,1949年又把国旗的深蓝色部分换成蔚蓝色,并予以确认。

丹麦国旗是现今仍在使用的国旗之中最为古老、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面,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7∶28。

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图案,稍偏左侧。

据丹麦史诗记载,公元1219年丹麦国王瓦尔德玛〃维克托里斯(也称胜利王)率军对爱沙尼亚异教徒征战。

6月15日隆达尼斯战斗中,丹军陷入困境。

突然,一面带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从天而降,并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声音:“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在这面旗帜的鼓舞下,丹军奋勇作战,转败为胜。

此后白色十字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

至今每年6月15日,丹麦都要庆祝“国旗日”即“瓦尔德玛日”。

瑞士国旗呈正方形。

旗底为红色,正中一个白色十字。

瑞士国旗图案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四种。

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联邦宪法,正式规定红底白十字旗为瑞士联邦国旗。

白色象征和平、公正和光明,红色象征着奋斗和爱国热情;国旗的整组图案象征国家的统一。

这面国旗在1889年曾作过修改,把原来的红底白十字横长方形改为正方形,象征国家在外交上采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新加坡国旗又称星月旗,于1965年8月9日正式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国旗。

1959年,当时新加坡在大英帝国统治下组成自治政府,星月旗随后成为了自治政府的官方旗帜,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它被选为国旗。

新加坡国旗由红、白两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以及五颗白色小五角星。

红色代表了平等与友谊,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美德。

新月表示新加坡是一个新建立的国家,而五颗五角星代表了国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平等。

菲律宾国旗是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中制定的。

上半部为蓝色,下半部为红色,左边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中央有一个金黄色的太阳,周围有八道长的光线和一些较短的光线;三角形的每个角落各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

蓝色代表和平、真理和正义;红色代表爱国心和勇敢;白色等边三角形代表平等。

三角形里的太阳代表自由,表示阳光普照全国。

八道光线代表1886年最先拿起武器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八个省,其余的光线代表其他各省。

三颗星象征菲律宾群岛的三大区域----吕宋、米沙鄢(yān)和棉兰老。

国旗挂法:菲律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旗挂法不同,寓意不同的国家。

和平时期,菲律宾国旗是蓝色条纹在上,代表和平、真理与正义;一旦进入战争之中,菲律宾国旗就会被倒挂,代表爱国与勇气的红色在上,这意味着人民需要拿起武器,捍卫和平。

泰国国旗是一面三色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由红-白-蓝-白-红五条横带组成,蓝带比红白带宽一倍。

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

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

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

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

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

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