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

测定法 取装量差异下的本品,研细,……(甲醇超声提取)。精密量 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空白对照。另精 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50%甲 醇至5ml”起,依法立即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无 水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每1g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C20H18Cl16NO4) 计,不得少于30mg。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以待测元素的气态基态原 子对该元素特征普贤的吸收为基础。
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四、薄层色谱扫描法
薄层吸收扫描法
光源:氘灯(190-340nm)和W灯(340-900nm ※ 薄层板引起的散射现象(散射系数SX)→标准
第五章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
反映其制剂中有效成 分或者毒性成分的含 量
衡量其制剂工艺的稳 定性和中药材的质量 优劣
35.00% 30.00%
2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995 1990 1985 1977
药典中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所占 比例
第一节 常用含量测定方法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分 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50%甲醇至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 ,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 试液4ml,再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溶液为空白。照紫外-可 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 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曲线(Kubella-Munk曲线)弯曲→校正(曲线校直 法和计算机回归法)
薄层荧光扫描法
光源:汞灯(250-580nm) 直线式扫描,无需曲线校直
系统适应性试验
检测灵敏度 分离度 R=2(d1-d2)/(W1+W2)
※ R≥1.0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3.0% 显色后测定,RSD≤5.0%
本品每袋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H16)计,不得少于0.12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吸收系数法
戊己丸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7~0.9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 取器中,加盐酸-甲醇(1:100)适量,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浓 缩后移至25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柱色谱法(附录VI C)试验,精密量取5ml,置氧化铝柱(内径约0.9cm,中性氧化铝5g,湿 法装柱,用乙醇30ml预洗)上,用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50ml量瓶 中 , 加 乙 醇 稀 释 至 刻 度 , 摇 匀 , 精 密 量 取 2ml , 置 50ml 量 瓶 中 , 用 0.05mol/L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345nm的波长测定吸光度,按盐酸小檗碱(C20H18Cl16NO4)的吸 收系数(E1%1cm)为728计算,即得。
健脾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 取小蜜丸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约4g ,精密称定,加水30ml,放置使溶散,滤过,残渣用水30ml洗涤,在室 温干燥至呈松软粉末状或低温干燥后研细,连同滤纸一并置索氏提取器 内,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用石 油醚(30~60℃)浸泡两次,每次10ml(浸泡约2分钟),倾去石油醚, 残渣加适量三氯甲烷-无水乙醇(2:3)混合液使溶解,转移至2ml量瓶内 ,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适量,精 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 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4ul与6ul,对照品溶液 2ul与4u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 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 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 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进行扫描,波长:λS=540nm,λR=700nm, 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一、化学分析法
适用于含量较高的成分及无机成分的测定 包括: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 (一)重量分析
挥发法:如水分测定 萃取法:如冰片散中冰片的含量测定 沉淀法:如苦参片中苦参总碱的含量测定
(二)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法:测定生物碱、有机酸、内酯类 沉万本淀品氏滴剪牛定碎黄法,清取心5g丸,精中密朱称砂定的,含置2量50测m定l凯—氏硫烧氰瓶中酸,铵加法硫酸
滴定液(0.1mol/L)滴定。
本亚品铁按氰干燥化品钾计法算,每丸含朱砂以硫化汞(HgS)计,小丸应为
69~90mg;大丸应为138~180mg。
配位滴定法(EDTA法和硫氰酸铵法):测定鞣质、生物 碱及含Ca2+、Mg2+、Fe3+、Hg2+等矿物类制剂的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酚类、糖类及矿物药中Fe、As等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对照品比照法
cf. 标准曲线法
对照品溶液浓度应与供试品浓度接近(100±法
等吸收点法,系数倍率法,三波长法,导数光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法
排石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mg ,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无水芦丁0.2mg)。
30ml与硝酸钾8g,加热俟溶液至近无色,放冷,转入250ml
锥银形量瓶法中,:用生水物50碱m的l分氢次卤洗涤酸烧盐瓶及,有洗机液并卤入化溶物液中,加1%
高锰酸钾溶液至显粉红色,两分种内不消失,再滴加2%硫酸
亚四铁苯溶硼液至钠红法色:消+失生后物,碱加硫→酸白铁色铵沉指淀示液2ml,用硫氰酸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