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矿井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第二章、矿井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4)第三章、矿井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5)第四章、矿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6)第五章、矿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7)第六章、矿井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7)第七章、矿井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第八章、矿井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管理制度 (10)第九章、矿井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 (11)第十章、矿井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 (13)第十一章、矿井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13)第十二章、矿井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14)第一章、矿井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规、规章、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责任制。
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要求开展工作,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促进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一、矿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矿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全矿职工汇报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矿属各部门负责人及职工对本矿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本矿机械化改造、联合试运转、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矿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投施建设及相关职业病防护工作的资金投入的决策。
8、对本矿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矿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在矿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本矿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矿属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本矿年度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建立矿职业卫生档案和接触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档案。
5、组织对本矿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
对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本矿和各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经常听取各部门、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本矿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本矿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生产技术科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1、编制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矿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安检科及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本矿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
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接触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档案。
4、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本矿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9、完成职业病危害的申报等工作。
10、负责职业病危害及体检结果的告知工作,11、负责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诊断资料的整理及申请报告工作,并做好职业病人诊断及鉴定资料归案。
12、负责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及劳动能力鉴定相关资料的准备及归案管理工作。
五、机电科、各区队负责人职责1、负责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矿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矿范围的检查,对职业病防护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第二章、矿井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一、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要求开展工作。
三、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四、本矿依法为员工参加工伤保险。
五、本矿为从业员工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
六、加强作业场所洒水降尘工作,采用湿式钻孔作业,道路洒水降尘,个体防护,戴防尘口罩。
七、降低噪声的强度,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经常注油,避免机械各位件松动,以减少噪声。
八、企业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九、加强员工对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在工作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十、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救援预案。
第三章、矿井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为了加强矿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保护职工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制定本制度,具体规定如下:一、告知的内容:1、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2、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3、提供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体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4、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5、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6、提供工伤社会保险待遇;7、为职工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
二、告知的方式1、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告知书;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告知;①、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②、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警示标识说明。
3、职业危害与健康告知;①、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职工公布;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③、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告知职工本人及时通知矿井。
4、公布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职工要履行下列义务:①、自觉遵守本矿井制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②、正确使用佩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第四章、矿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为了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矿井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制定本制度:一、矿井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本制度所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三、矿井应当按照规定对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向煤矿安全检测机构申报,同时抄报煤炭工业局。
四、申报职业危害,应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中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1、煤矿的基本情况;2、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情况;3、煤矿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情况;4、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监测人员及仪器设备配备情况;5、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情况;6、煤矿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证明材料;7、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症、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8、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与告知情况;9、煤矿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情况;10、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五章、矿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为加强和提高职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的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各部门管理和操作人员。
二、职责和权限1、矿井主管领导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2、培训内容:矿井内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三、培训形式:内部培训。
l、新进企业职工的培训:安检科、区队、班组三级教育2、区队之间的职工调动教育3、区队内部的职工调动教育4、临时工的教育5、定期教育第六章、矿井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为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从而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
二、职责1、安检科、机电科负责矿井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监督管理指导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