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职业选择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很多大学所开设的众多学科之一。
要弄清楚社会学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谈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和大学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大学里开设的各种专业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对很多刚刚进入大学学习和还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对一些没有大学学习经历的家长们来说,这更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
提供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的方式进行体验。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在大学里从事各种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教授们进行请教。
大学曾经一度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有一段时间,大学成为神圣的殿堂,大学生们被视为天之骄子。
如今,情形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表明我们对于大学的理解却总显得不足。
在西方社会发展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自努力时代就已经逐渐发展起来。
在当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两所大学,一所是波隆那大学,一所是巴黎大学。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读一读社会学里面一个很牛的叫李猛的人物所写的关于大学问题的文章。
在中国,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自近代社会以来才逐渐产生的。
因此,我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很短暂,顶多只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还不及西方大学发展历史的十分之一,有些大学的历史连西方大学发展历史的零头都不到。
在这样短暂的历史面前,我们可以说,中国大学的发展几乎还是刚刚开始,很难谈得上有什么历史。
如此短暂的发展历史既使中国的大学发展显得很不成熟,也使人们对大学的理解处于模糊状态并且存在很多误解。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因为人们不只是只会吃饭的动物,而是有灵魂、有精神的上帝的杰作。
作为一个人,第一,他要吃饭。
第二,他不仅仅要吃饭,吃饱饭后他还要有一些精神追求。
“饱暖思淫欲”、“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中国古话所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人类物质需求的满足需要借助于物质生产。
因此,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物质的生产活动,这是最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最基本的社会活动。
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样也需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
大学就是适应这种精神追求而产生的专门从事精神财富创造与传播的重要机构之一。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自文明社会以来都存在一批人在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在古希腊,那里有众多的哲学家、艺术家等等,他们创造出了灿烂辉煌、光耀千古的人类精神财富。
在中国,有诸子百家,他们的著作至今依然成为人们阅读的对象,无人可以超越。
与物质财富不同的是,精神财富是可以相互交流的。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只能几逆行能够交换而无法交流传播。
譬如,我有一只苹果,你有一只梨子;我不喜欢吃苹果,你不喜欢吃梨子。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进行交换,这种交换是一种物质的交换。
物质交换的特点是,无论怎样交换,用于交换的和通过交换所换来的物不能同时属于一个人。
而精神产品的交流则不是这样。
譬如,我有一个思想,你有另一个思想,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彼此的思想,这样交流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思想。
这是精神财富的重要特征。
这个特征使精神财富可以进行传播。
因此,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的。
一方面是精神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是精神财富的传播。
孔子曾在杏林讲学,孔门有门徒三千,贤人七十二;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三师徒,有柏拉图学园。
这些都是人类从事精神财富传播的活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传播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与系统,这便是各种学校和研究机构。
因此,大学属于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传播的组织体系中的一个机构。
那么,大学里的各种专业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显得有些复杂。
我们知道,人类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认识的产物。
这种产物的创造无非两种。
一种是我们对自身之外的世界进行认识与把握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一中是对我们自身所形成的世界的认识与把握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无论哪一种都构成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一种知识体系。
但是,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类个体在这个整体的世界面前总是显得过于渺小,任何一个作为个体的人都无法全面地把握这个世界,不可能把世界的每一方面都认识到,更别提全面地了解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所采取的是以分科的方式进行的,即从整个的世界中分出一下部分进行专门了解。
最基本的分科是上所说的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划分。
同时,在自然世界的内部还可以进行划分,例如,划分为生物世界、天文世界等等。
关于社会世界也是如此。
这种划分构成了学科,对于每一学科的研究与知识传播便成为大学里所开设的各种专业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学科的划分将会更加细密,大量的新学科将回不断产生,这是人类精神财富创造与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形成一个认识,即大学和大学所开设的各种专业与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传播密切相关。
大学是从事精神财富创造与传播的重要机构,各种学科或专业则是人类从事精神财富创造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产物。
接下来,我们可以谈谈职业的问题。
职业是什么?这个问题显得更加复杂。
简单来看,职业所表明的无非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无论哪种职业活动都与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传播有关。
有些职业与物质财富的创造直接相关。
例如,农民所从事的作物种植、工人在工厂从事的生产活动。
有些职业则直接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有关,例如,科学家所从事的理论研究、作家所从事的文学写作。
其实,更多的职业与两者都有关联。
例如,修筑万里长城的工匠所从事的搬运城砖的工作固然属于物质财富的创造,但作为一个文明象征物的万里长城则代表着一种精神。
再如居里夫人所从事的科学研究,虽然属于精神财富的创造,但在创造的过程中却有一些作为物质形态的科学仪器的发明于之相伴随。
因此,无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在各种职业实践中二者是相互渗透的,我们很那把这两者区分开来。
这正是我们说讨论职业问题显得更加复杂的重要原因。
让我们回到大学,大学所开设的各种专业直接与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传播密切相关。
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与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关系是混杂在一起的。
一种与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传播直接相关的专业与一种职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答案是二者是两码事。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人类自身上来。
无论学习一个专业还是从事一种职业都是人的一种活动。
学习专业的是人,从事职业活动的还是人。
两者的区别在于,学习专业的是学校里的学生,从事职业的是身处社会的工作者。
两者的联系在于,任何一个学生都要进入社会从事某一种职业,任何一个身处社会的工作者在从事某一职业之前都是学生,即使他不是学生也要有一段学习经历,这种学习经历即使不是在学校里也要由其他机构,例如家庭来提供。
因此,从这里看,我们可以理解的是人们会很自然地把一个专业与某一种职业联系起来,这实在是人之常情。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前面的阐述表明,专业与职业其实是两码事。
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回到职业。
任何一种职业都与一定的技术密切相关,种植农作物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从事文学写作有文学创作的艺术技巧。
因此,与职业密切相关的一个东西其实是技术。
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既不是物质财富,也不是精神财富,而是物质与精神进行联系的中介。
我们再回到专业。
与职业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专业与技术的关联性没职业与技术的关联那样直接。
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与技术直接相关,也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必然包含着技术。
在各种专业中,有些专业与技术密切相关,例如医学专业中的临床医学专业;有些专业则基本上不包含任何技术,例如纯粹的数学以及哲学专业。
因此,有些专业的学习包含着一种职业的训练,而有些专业则不包含职业训练。
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大学里开设的各种专业,可是很容易地发现,大多数专业都不包含技术训练。
因此,专业的学习属于一种技术训练。
与专业学习不同的是,技术训练属于一种职业训练。
那么,是不是那些不包含技术训练的专业与职业没有任何联系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还得回到人身上。
既然任何职业的从事者都是人类的一员,那么他必然要具有人的基本特征。
例如,人是有情感的,人是有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人是有道德意识个责任感的等等。
因此,任何一项职业对于人的要求其实都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
他当然要具有从事该项职业所必须的技术,同时也要具有作为人的基本特征,尤其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品质。
对于技术要求的满足主要是通过技术训练。
对于后一种要求的满足则是通过一种专业的学习。
具体到作为一门专业的社会学,它与职业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社会学作为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其特殊性。
社会学脱胎于哲学,换骨于社会哲学。
因此,就其产生来说,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与哲学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哲学与技术训练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哲学只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密切相关。
因此,就社会学的这一学科特征而言,社会学与职业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果有,那也只是与一种作为知识创造活动的社会学研究有关联。
但是,在另一方面,社会学又不完全从属于哲学,而是众多社会学科学科中的一种。
作为一个具体的社会学学科,社会学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是技术,例如社会调查的方法和社会统计分析的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都是非常具体的。
对这些方法与技术的掌握需要通过专门的技术训练。
因此,就社会学的这一学科特征而言,社会学与职业之间又存在着直接的关联。
社会学与职业的关联更多的不是通过技术,而是通过技能。
“无论年你所学的是人类学、英语或历史专业,你都具备(或能够发展)一系列适用于职业市场的可迁移技能,这是成功地从大学毕业的必然结果”[1]对于学习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获得这种迁移技能。
社会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逐步获得某些技能训练。
这些技能虽然不是针对某项职业的,却是为未来各种职业所必须的。
其中,通过社会学的训练,学生更容易获得下述一些技能:(1)、沟通的技能假如我们要从事一项社会调查。
例如,调查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所持有的观念。
那么,必要的沟通技能就是必须的。
要出色地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必须掌握如何与被调查者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以最大限度地获得研究所需资料的技巧。
此外还要学会有效地向被访问者表达自己的身份以及意图和其他问题的技巧等等。
这些技能的获得需要反复实践。
(2)、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问题,其思维具有前瞻性,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具有独到的眼光。
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也不是生而就有的,这种思维的获得需要经过有计划的专业训练。
而社会学的学习会使学生逐渐体验到这样的思维,学会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分析社会事实,发现隐藏于社会事实中的内在逻辑。
(3)、研究的技能研究的技能表现为能够独立地探讨某一社会问题,可以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或图书馆查阅相关数据资料,并且能够独立设计研究计划,使用各种研究工具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以及写作研究调查报告或文章的技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