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课件[优质PPT]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课件[优质PPT]
靠近香港和东南 亚,便于引进外资、 先进技术、管理经
以轻工 业为主的 综合性工
验
业基地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六纵: 京哈线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焦柳线 宝成线—成昆线 四横: 滨洲-滨绥线 京包线—包兰线 陇海线—兰新线 沪昆线
全国主要铁路干线
乌鲁木齐
满洲里
滨洲-滨绥线
哈尔滨 绥芬河
兰新线
包 兰
②便利的交通
地
辽中南
①丰富的铁、石
京津 油、海盐资源。
唐 ②便利的交通运
输
特点
我国著 名的 重工业 基地
我国北 方最大的 综合性工 业基地
全国最大综 合性工业基 地
珠三角
轻工业基地
沪宁杭
沪宁 杭
①工业历史悠久, 基础雄厚。
②技术力量雄厚。
③发达的水陆空 交通运输
我国最 大的综合 性工业基
地
珠江 三角
耕地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的平 原 和 盆地地区。
北 方 耕地-旱地
秦岭-淮河
南方 耕地-水田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森林
东
北
西南
东南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草地
北部 西部内陆 地区
第三章第三节考点 水资源
地区分布不均 —南丰北缺 东多西少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最大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心中有图,慧眼识图, 讲练结合,备战地理。
2017年试卷特点分析
地图较多,云南省地理中考卷有26 幅地图,体现了地理学科以地图为 载体命题的基本特点。试卷既注重 考查了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阅读和 使用地图的能力,又注重考查了学 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并 茂,真正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学生情况:
东海
青臧川滇渝鄂湘, 江西皖苏把海上
上游、中游水能
上游水能,中下游航运
“几” 河口 桃花峪
“vW”型 宜昌 湖口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章第三节考点 比较长江与黄河
治理黄河 上游:
凌汛、荒漠化—退耕还草 中游:
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下游:
水量(流量、水位)的大小 流量的变化大小及汛期和枯水期出现的季节 含沙量的大小 有无结冰期及长短 ……
第二章第三节考点 比较长江与黄河
青海
河口
桃花峪
三峡 宜昌
湖口
第二章第三节考点 比较长江与黄河
发源地 注入海洋 流经的省区
利用 干流的形状 上中下游划分 流经的地形区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渤海
青四甘宁内蒙古 直下陕晋拐豫鲁
另外,地理许多知识用图来记忆,比记忆文 字效果要好的多。
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充分挖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讲练结合,加 强课堂练习,注重课堂反馈。要尽量保证课堂上 堂堂过关,或者章章过关,切忌到了期末“算总 账”,同时要将审题、阅读、答题的训练有计划 地渗透到日常教学反馈中,并将能力立意贯穿教 学、练习和测验中。
大
兴
天山
安
岭
阴山 太 行 山 脉
秦岭
横 断
巫 山
山
雪
脉
峰 山
第二章第一节考点 地形:4高原+4盆地+3平原 大
总结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兴
准噶尔
安
盆地
岭
塔里木 盆地
柴达木 盆地
行太 华平北原 山
黄 高C土 原 脉
横 四川
断 盆d地
巫 山
山 脉
云 高D贵 原
雪 峰 山
第二章第二节考点 气候复杂多样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 清。
2、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 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 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 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 的问题。
备考设想:
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 过读图、识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 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教 会学生运用各种地图的基本方法。
地上河、凌汛—加固大堤
开发长江 上中游: (退耕还林)
水利枢纽工程(三峡) 水能宝库 中游: 防洪(治理荆江,退耕还湖) 中下游: 航运(黄金水道)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秦岭-淮河
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章第二节考点 季风气候显著
非季风 区
太
季风区
平
洋
印度洋
第二章第二节考点 如何区分冬季风与夏季风
第二章第三节考点 内外流区
北冰洋水系
外
流 区
内流区
太
为
平
主
洋
水系Leabharlann 印度洋水系内流河:最终没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两量两期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
中国的自然资源 3 八上地理 2 中国的自然环境
4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章第一节考点 地理位置 海陆兼备
20°W
160°E
亚洲
北半球、东半球
太 平 洋 赤道
第一章第一节考点 辽阔的疆域 53°31′N
73°40′E
135°05′E
四至点
4°15′N
第一节 农业
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
春 小 麦
冬小麦
南
秦岭-淮河
稻 北
麦
油料作物分布
山东、河南
长江流域
糖料作物分布
甜菜分布区 黑龙江、吉林、 内蒙古、新疆北部
甘蔗分布区
华南、四川盆地
工业 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及特点 基地
发展条件
北方最大
综合性工 业基地 京津唐
辽中 ①丰富的煤铁资
南
源
重工业基
京包线
包头
京哈线
线
北京
京
兰州
焦作
沪
宝成线 陇 宝鸡
焦
成 成都 柳
昆
线
线 沪 昆明
贵阳
海 线 线连云港 京
广 京 上海
线
九
杭州
线
昆株洲 线
柳州
广州 九龙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
第五章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400mm
区
西北
青藏地区
横 断 山 脉
地区
地 方
北
秦岭—淮河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1.我国的南北方分界线。 2.一月份我国0℃等温线。 3.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4.800毫米等降水线 。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是壮族 3.5个民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藏) 新疆自治区(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第一节考点 地势
西高东低
大 兴
安D
岭
昆仑A山
祁连B山 横断山C 脉
太
E行
山
F
巫 山
G雪
峰 山
第二章第一节考点 山脉纵横交织
第一章第二节考点 中国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1、省—县—乡
2、 23省
北京
5自治区
4直辖市
2特区
第一章第三节考点 人口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增长快
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 人口政策:计划生
人口政策
第一章第四节考点 民族
1.1+55(汉族人口最多91.5 ﹪)
2.分布特点:大交散错居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分布: 西南、西北、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