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NH3气体分析仪氨气NH3气体分析仪产品适用于各种环境和特殊环境中的氨气NH3气体浓度和泄露,在线检测及现场声光报警,对危险现场的作业安全起到了预警作用,此仪器采用进口的PID光离子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具有信号稳定,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并兼容各种控制器,PLC,DCS等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和远程显示,报警功能,4-20mA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
氨气NH3气体浓度检测参数●工作电压DC5V±1%/DC24±1%波特率9600●测量气体氨气NH3气体●检测原理PID光离子●采样精度±2%F.S●响应时间<30S●重复性±1%F.S●工作湿度10-95%RH,(无冷凝)●工作温度-30~50℃●长期漂移≤±1%(F.S/年)●存储温度-40~70℃●预热时间30S●工作电流≤50mA●工作气压86kpa-106kpa●安装方式固定安装●质保期1年●输出接口多种●外壳材质铝合金●使用寿命2年●外型尺寸●183×143×107mm(L×W×H)1.5Kg(仪器净重)●测量范围详见选型表●输出信号TTL(标配)RS485,(常规)/4-20mA ●数字信号格式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无;氨气NH3气体分析仪(SK-600-NH3)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
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20mA模拟和R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
可检测NH3、NH3S、NH3、NH3、NH3、SNH3、HCN、NH3、NNH3、NH3、ClNH3、ETO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
同时我司氨气NH3气体分析仪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注意:氨气NH3气体分析仪(SK-600-NH3)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氨气NH3气体分析仪氨气NH3变送器氨气NH3探测器氨气NH3探头便携式氨气NH3探头氨气NH3检测装置)特点■智能化EC传感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可支持多气体、多量程检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无需工具可实现传感器互换、离线标定和零点自校准■智能的温度和零点补偿算法,使仪器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气体对被检测气体的干扰■多种信号输出,既可方便接入PLC/DCS等工控系统,也可以作为单机控制使用■超大点阵LCD液晶显示,支持中英文界面■免开盖,PID光离子遥控器操作,单人可维护■本地报警指示,一体化声光报警器(选配)■仪器具有超量程、反极性保护,能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危险■丰富的电气接口,可供用户选择■通过ATNH3、UL、CSA等认证,具有国际化高端品质(同时对于不同行业的针对性应用有:氨气NH3报警装置高精度氨气NH3分析仪氨气NH3检测模块氨气NH3传感器RS485信号输出氨气NH3报警器4-20mA信号输出氨气NH3报警器固定式带液晶显示型氨气NH3气体分析仪带显示带声光报警器固定式氨气NH3气体分析仪等产品模式)氨气NH3气体分析仪产品特性:①进口PID光离子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适用寿命8年。
②采用先进微处理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③检测现场具有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保障。
4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5独立气室,更换传感器无须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
6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氨气NH3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检测气体:空气中的氨气NH3气体检测范围:0-5000PPM分别率:1PPM工作方式:固定式连续工作,扩散式,管道式,流通时,泵吸式可选。
检测误差:≦1%(F.S)响应时间:≦10S输出信号:电流信号输出4-20MA报警方式:2路无源节点信号输出,报警点可设置。
工作环境:-20℃~50℃(特殊要求:(-40℃~+70℃)相对湿度:≦90%RH工作电压:DC12~30V传感器寿命:3年防爆形式:探头变送器及传感器均为隔爆型。
防爆等级:NH3d II CT6连接电缆:三芯电缆(单根线径≧1.5mm);建议选用屏蔽电缆。
连接距离:≦1000m.防护等级:IP65.外形尺寸:183X143X107mm.重量:1.5Kg.外型尺寸及安装方式报警器电器定义连接图:探测器的电气连接原理图:氨气NH3特性及防控必须要论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沸点在50℃-250℃的化合物,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Pa,在常温下以蒸汽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
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八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NH3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
来源:主要来源:在室外,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等;而在室内则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的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
在室内装饰过程中,NH3主要来自油漆、涂料和胶粘剂。
一般油漆中NH3含量在0.4--1.0mg/m3。
由于NH3具有强挥发性,一般情况下,油漆施工后的10小时内,可挥发出90%,而溶剂中的NH3则在油漆风干过程中只释放总量的25%。
危害:氨气NH3的危害很明显,当居室中NH3浓度超过一定浓度时,在短时间内人们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严重时会抽搐、昏迷、记忆力减退。
NH3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居室内NH3污染已引起各国重视。
挥发性TNH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使皮肤过敏,使人产生头痛、咽痛与乏力,其中还包含了很多致癌物质。
国家新家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室内空气中TNH3的含量,已经成为评价居室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项目。
在此标准中规定的TNH3含量为Ⅰ类民用建筑工程:0.5mg/立方米、Ⅱ类民用建筑工程:0.6mg/立方米。
防治技术政策:二、源头和过程控制:(六)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
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NH3s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2.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NH3s工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应急情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燃烧塔(火炬),经过充分燃烧后排放;3.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产生的含NH3s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七)在煤炭加工与转化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并重点识别、排查工艺装置和管线组件中NH3s泄漏的易发位置,制定预防NH3s泄漏和处置紧急事件的措施。
(八)在油类(燃油、溶剂)的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NH3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宜配备相应的油气收集系统,储油库、加油站宜配备相应的油气回收系统;2.油类(燃油、溶剂等)储罐宜采用高效密封的内(外)浮顶罐,当采用固定顶罐时,通过密闭排气系统将含NH3s气体输送至回收设备;3.油类(燃油、溶剂等)运载工具(汽车油罐车、铁路油槽车、油轮等)在装载过程中排放的NH3s密闭收集输送至回收设备,也可返回储罐或送入气体管网。
(九)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NH3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的NH3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鼓励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水基型、无有机溶剂型、低有机溶剂型的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等的生产和销售;2.鼓励采用密闭一体化生产技术,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分类收集后处理。
(十)在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NH3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的NH3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鼓励使用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涂料、油墨、胶粘剂和清洗剂;2.根据涂装工艺的不同,鼓励使用水性涂料、高固份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UV)涂料等环保型涂料;推广采用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等效率较高的涂装工艺;应尽量避免无NH3s净化、回收措施的露天喷涂作业;3.在印刷工艺中推广使用水性油墨,印铁制罐行业鼓励使用紫外光固化(UV)油墨,书刊印刷行业鼓励使用预涂膜技术;4.鼓励在人造板、制鞋、皮革制品、包装材料等粘合过程中使用水基型、热熔型等环保型胶粘剂,在复合膜的生产中推广无溶剂复合及共挤出复合技术;5.淘汰以三氟三氯乙烷、甲基氯仿和四氯化碳为清洗剂或溶剂的生产工艺。
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宜密闭收集,有回收价值的废溶剂经处理后回用,其他废溶剂应妥善处置;6.含NH3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废气收集措施,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与逸散,并对收集后的废气进行回收或处理后达标排放。
(十一)建筑装饰装修、服装干洗、餐饮油烟等生活源的NH3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推广使用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建筑涂料、低有机溶剂型木器漆和胶粘剂,逐步减少有机溶剂型涂料的使用;2.在服装干洗行业应淘汰开启式干洗机的生产和使用,推广使用配备压缩机制冷溶剂回收系统的封闭式干洗机,鼓励使用配备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干洗机;3.在餐饮服务行业鼓励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倡导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方式。
三、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十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鼓励NH3s的回收利用,并优先鼓励在生产系统内回用。
(十三)对于含高浓度NH3s的废气,宜优先采用冷凝回收、吸附回收技术进行回收利用,并辅助以其他治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
(十四)对于含中等浓度NH3s的废气,可采用吸附技术回收有机溶剂,或采用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技术净化后达标排放。
当采用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技术进行净化时,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
(十五)对于含低浓度NH3s的废气,有回收价值时可采用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对有机溶剂回收后达标排放;不宜回收时,可采用吸附浓缩燃烧技术、生物技术、吸收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或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等净化后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