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S-PS桩基动测仪一、低应变采集一、连接示意图PDS-PS动测仪现场测试连接示意图1、传感器与桩基之间必须用橡皮泥或黄油耦合,耦合处不能有松动。
2、将加速度或者速度传感器插入仪器的通道1或者2。
3、打开采集仪,进入采集程序,进行设置。
4、确认无误后再用力棒激振。
在连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5、仪器使用时必须注意防水。
雨天操作可打伞,注意传感器不能浸水。
6、在测试前,必须清理干净被测桩头并将其凿平。
7、传感器与桩头之间必须通过橡皮泥或黄油耦合,不能有松动。
8、用力棒激振时,应注意激振点与传感器的位置。
遇到长桩、大桩时,请加大力棒的重量和激振能量。
二、进入采集程序打开动测仪电源开关,点击“PDS-PS采集”图标,进入采集界面。
图三PDS-PS采集界面采集界面如图三所示。
界面下部为通道波形显示区,默认显示四道波形,被选中通道底色显示为青色。
1图四三、采样设置1、选择操作:按我们的工作目的选择“低应变采集”。
见图四2、设置参数:选中“设置参数”按钮,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见图五图五2.1:桩长波速:按预估值选取[ 见5.1]2.2:采样率:按桩长和波速设定[ 见5.2]2.3:数据长度:10242.4:触发通道:选择传感器连接的对应通道即可。
2.5: 触发电平电平22.6:延迟点数: -642.7:桩径:按实际桩的直径输入2.8:桩底放大:长桩可选择(桩底放大倍数和放大宽度:按实际2情况调整)2.9:滤波参数:起始频率0,截止频率5KHz2.10:采集方式:单击采集、连续采集任选2.11:采集通道:选择传感器连接的通道2.12:积分:加速度传感器,选择2.13:灵敏度系数:输入所使用的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可不选择)四、采集、分析与存储1:采集:在确定传感器的安装无误,将参数设置完毕后,点击快捷工具栏里的“开始采集”图标或直接点击薄膜开关上的“Enter”键,仪器进入采集等待状态(如图三)。
激振后,检查仪器所采集的数据波形是否正确。
点击快捷工具栏的“横向展开”和“纵向展开”。
可以详细查看波形。
2:分析:点击快捷工具栏的“简单分析”,程序切换到简单分析的界面。
见图六,此时在波形显示区上部显示波形,下部显示桩的模型示意图。
并自动找到桩头和桩底。
简单分析时所用的快捷键,从左往右依次是:“返回”、“横向展开”、“横向压缩”、“反向”、“重新设置”、“桩头”、“桩底”、“扩底”、“桩底放大”、“桩底调整”、“扩径”、“缩径”、“断桩”、“缺陷”、“离析”、“裂缝”和“取消缺陷”。
图七是对桩底调整后的图形。
3图六图七桩底调整4图八图九3:功率谱分析:点击快捷键“功率谱”,即可弹出采集波形的功率谱曲线,并自动显示波形的主频等信息。
见图八54:存储:点击快捷栏中的“保存”图标。
进入保存界面后,请用汉语拼音或英文设置工地名与桩号并选择“保存成PDS文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见图九5:读数据:点击快捷栏中的“打开”按钮查看历史数据文件。
五、注意12二、高应变采集一、连接示意6高应变现场测试示意图1:高应变的仪器连接方法·将二只加速度计分别接到仪器的通道1和通道2上。
如图十。
·将5芯连接线连接到仪器的大应变插口和适配器接口,·将二只应变环接到适配器上。
7图十2 、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要点1、桩头处理:敲掉桩头上浮浆,露出坚硬混凝土、桩头表面基本平整,并平铺少许细沙。
2、桩侧处理:桩侧土需挖开。
桩身需有(1.5-2)倍以上桩径长度的距8离露出地面,以便安装传感器。
传感器与桩侧接触的表面必须平整垂直,特别是力传感器与桩侧接触面更需如此。
对于灌注桩,一般先凿除传感器安装部位处的松散混凝土,然合用砂轮磨平。
3、传感器安装:两只加速度和两只应变式传感器应分别对称安装在距桩顶2D(D为桩径)的桩侧表面处。
对称安装指的是两只加速度计或两只力传感器各自相对于安装截面处的几何重心对称,这样可以消除锤击偏心的影响。
4、加载装置:加载装置大多用锤击桩头的方法,测试中为了加宽脉冲的宽度,可在桩顶垫一层砂或夹板类缓冲物。
锤重一般为桩重10~1/8,对地质情况较好的桩,锤重大约为予估承力的1%。
5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电缆直接与采集仪的一二通道连接,应变环传感器通过适配器由电缆与采集仪连接。
3、注意事项在所采集的波形中,应首先判断加速度波形有无振荡(这在落锤前用手指轻弹传感器,看采集的波形有无振荡,如有振荡,证明没有安装紧。
应及时调整好),无振荡波形既可认为良好。
再者力传感器的安装也应装紧,否则力传感器出现振荡后,就无法真实反应力值。
锤击的波形以“鼓包”为最佳状态。
4、进入采集程序打开动测仪电源开关,点击“PDS-PS采集”图标,进入采集界面。
9图十一PDS-PS采集界面采集界面如图十一所示。
界面下部为通道波形显示区,默认显示四道波形,被选中通道底色显示为青色。
5、采样设置1:选择操作:按我们的工作目的选择“高应变”。
见图十一2:设置参数:选中“设置参数”按钮,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见图十二2.1:实际桩长:传感器到桩底的长度2.2:桩径:按实际桩的直径输入2.3:截面积:按实际输入2.4:波速:按预估值选取[ 见2.5.1]10图十二2.5:密度:24002.6:加速度A1:按通道1的传感器系数输入2.7:加速度A2 :按通道2的传感器系数输入2.8:应变E1 :按通道3的传感器系数输入2.9:应变E2 :按通道4的传感器系数输入2.10:凯斯系数Jc :按桩周土选择[见3.7.1]2.11:采样率:按桩长选择[ 见3.7.2]2.12:数据长度:10242.13:触发通道:1通道触发2.14:触发电平:电平22.15: 延迟点数:-642.16:滤波参数:起始频率0,截止频率1KHz116、采集、分析与存储1:采集:在确定传感器的安装无误,将参数设置完毕后,请点击快捷工具栏里的“采集”图标,届时仪器进入采集等待状态。
此时即可将锤与脱钩脱离,进行激发(在高应变检测时,采用自由落锤为锤击设备时,应重锤低击,最大锤击落距不宜大于2.5m)。
采集图形见图十三图十三2:功率谱分析:点击快捷键“功率谱”,即可弹出采集波形的功率谱曲线,并自动显示波形的主频等信息。
见图十四12图十四3:波形分析点击快捷栏的“简单分析”,程序切换到简单分析的界面。
图十五13见图十五波形显示区上部显示ZV和FT曲线,下部显示上行波和下行波曲线。
快捷工具栏切换成简单分析时所需的快捷键,从左往右依次是:“返回”、“横向展开”、“横向压缩”、“重新设置”和“波形选择”。
对于显示的波形,可以修改预处理参数进行重新处理。
“波形选择”用来查看四道波形不同的组合方式的结果。
见图十六图十六14图十七4:数据存盘点击快捷工具栏的“数据存盘”进入数据存盘对话框。
见图十七,用汉语拼音或英文设置工地名与桩号并选择“保存成PDS文件”后点击“确定”按钮5:读数据:点击快捷栏中的“打开”按钮查看历史数据文件。
7注意1:凯斯系数Jc:CASE阻尼系数(无量纲系数)。
Jc=J/Z。
J:粘滞土性纯砂粉砂粉土亚粘土粘土Jc 0.1~0.150.15~0.250.25~0.40.4~0.70.7~1.0152:在高应变采集过程中采样间隔一般按下列规则选择:1:桩长小于15米采样间隔一律用50us2:桩长大于15米采样间隔一律用100us。
三、地脉动采集一、连接示意地脉动现场测试示意图地脉动的连接方法·将5芯连接线连接到仪器的大应变插口和放大器接口,·将3个不同方向的传感器分别插入放大器的3个接口中。
见图十八16图十八二、地脉动传感器安装要点1:地面处理:挖掉地面上浮土,露出坚实的原生土、土的表面要求很平整。
2:两只水平向传感器要按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严格相互垂直安置。
3:两只水平向传感器必须严格水平。
4:垂直向传感器必须严格垂直安装。
5:为了减少环境干扰,可将安装好的传感器掩埋。
注意事项17在采集过程中不得有近距离的干扰。
三、测量参量与拾振器档位的关系传感器上的开关应按下表设置:测量参量拾振器档位小加速度1闭合(ON),其他断开小速度4闭合(ON),其他断开中速度2闭合(ON),其他断开大速度3闭合(ON),其他断开四、进入采集程序打开动测仪电源开关,点击“PDS采集”图标,进入采集界面。
图十九PDS-PS采集界面18图二十采集界面如图十九所示。
界面下部为通道波形显示区,默认显示四道波形,被选中通道底色显示为青色。
1:选择操作:按我们的工作目的选择“地脉动”。
见图十九2:设置参数:选中“设置参数”按钮,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见图二十1:采样率:10000 –50000。
2:数据长度:2048。
3:触发通道:手动触发。
4:触发电平: 电平2。
5:延迟点数: 0。
6:滤波参数: 起始频率0,截止频率100Hz。
7:采集通道:1 ~ 3 道。
8:积分:不选择五、采集、分析与存储1:采集:在确定传感器的安装无误,将参数设置完毕后,请点击快捷工具栏里的“采集”图标,仪器进入采集状态。
采集界面见图二十一2:功率谱分析:点击快捷键“功率谱”,即可弹出采集波形的功率谱曲线,并自动显示波形的主频等信息。
见图二十二19图二十一图二十二3:数据存盘:20点击快捷工具栏的“数据存盘”进入数据存盘对话框。
见图二十三用汉语拼音或英文设置工地名与桩号并选择“保存成PDS文件”后点击“确定”按钮图二十三4:读数据:点击快捷栏中的“打开”按钮查看历史数据文件。
四、剪切波测试一:连接示意21剪切波现场测试示意图剪切波的连接方法·将5芯连接线连接到仪器的大应变插口和放大器接口,·将三分向传感器的3个插头分别插入放大器的3个接口中。
·将触发传感器接入到仪器的第一通道上。
见图二十四22图二十四2:剪切波传感器安装及要点23传感器安装:见图:·拧开传感器电缆接头紧固件见图二十五(1,2,3)。
·拧开传感器上插座密封罩见图二十五(4)。
·将拧开的电缆接头上的缺口对准传感器上的插座插紧见图二十五(5)。
·拧紧传感器电缆接头紧固件见图二十五(6)。
·利用专用扳手拧紧传感器电缆接头紧固件和锁止螺栓。
见图二十五(7,8)·拧开传感器电缆另一端接头紧固件见图二十五(9)。
·将传输线的插头插如电缆接头上见图二十五(10)。
·将传输线的另一端的三个接头插入放大器的三个输入端见图二十五(11)。
·将传感器的支架贴紧传感器见图二十五(12)。
·将传输线上的电源夹接上12伏电源见图二十五(13,14)。
2425图二十五注意事项1、电缆接头上的缺口仔细地对准传感器上的插座,避免传感器和电缆接头的损坏!!!2、在拆卸传感器和电缆接头时注意保护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