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石各论

宝石各论


(二)合成钻石的鉴别 1、颜色:多为近似琥珀黄色。 2、内外部显微特征:细小铁、铁镍合金触媒包裹体。 3、荧光特征:长波下呈惰性,短波下发光性具分带现象
4、吸收光谱:缺415nm吸收线。
5、异常双折射弱。
6、阴极发光:显示与天然钻石不同的颜色和生长条纹。 (三)优化处理钻石的鉴别 1、颜色优化处理品的鉴别:用涂层法改善的钻石易鉴 别,用辐照法增色和高温高压法去黄变白的钻石难鉴别。 高温高压下,Ge pol法将Ⅰa型褐色钻石中的石墨转化为钻 石,钻石色级可升高至D-G 级,采用在腰棱激光刻“Ge pol”印记。 2、净度处理品的鉴别:
外部洁净度指加工后残存的解理面或小晶面,细小裂隙及 棱线上的缺口等,钻石越洁净,质量越好。
GIA FL、IF VVS1 VVS2 VS1 VS2 SI1 中 国 LC(镜下无瑕) 鉴定特征 10倍放大镜下内部和外部无瑕疵
VVS1(一级极微瑕) 极微小瑕疵, 10倍放大镜极难观察 VVS2(二级极微瑕) 极微小瑕疵, 10倍放大镜很难观察 VS1(一级微瑕) VS2(二级微瑕) SI1(一级瑕疵) 具细小瑕疵, 10倍放大镜难以观察 具细小瑕疵, 10倍放大镜较易观察 具明显瑕疵, 10倍放大镜容易观察
表面吸附性:具亲油性和疏水性。 包裹体:钻石中常有磁铁矿、磁黄铁矿、石榴石、石 墨、橄榄石、铬尖晶石、赤铁矿等矿物的细小包体。 二、钻石的评价 (一)4C分级概述:钻石质量的评价,国际上有统一的 标准,即评价其洁净度(Clarity)、颜色(Color,)、重 量(Carat weight),切工(Cat),通称“4C标准”。 (二)钻石的质量(克拉重)评价 1、钻石质量(克拉重)的意义:钻石价格与克拉重不是 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克拉重量处出现“克拉溢价”。 2、钻石的称重及法则:钻石的重量单位为克拉,每克拉 又分为100分,1格令=0.25ct 。 3、钻石重量的估算:⑴直径-重量法:直径6.4mm,重 1ct;直径8.1mm,重2ct。 ⑵筛分法 ⑶直径比较法
ⅠaA含双原子氮(A心)
Ⅰ型,含氮
ⅠaB含多原子氮(B心),偏片晶氮(D心) Ⅰb含单原子氮(C心) Ⅱa不含硼
Ⅱ型,不含氮
Ⅱb含硼
3、物理性质 ⑴光学性质 颜色:一般呈无色。淡黄色、淡褐色。偶见淡绿色、 红色、粉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黑色。 光泽:典型金刚光泽。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光性:均质体。因内部应变或包裹体,偶见异常消光
SI2 I1 I2
I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I2(二级瑕疵) P1(一级重瑕疵) P2(二级重瑕疵)
P3(三级重瑕疵)
具明显瑕疵, 10倍放大镜很易观察 具明显瑕疵,肉眼可见 具明显瑕疵,肉眼易见
具明显瑕疵,肉眼很易见
(五)钻石的切工分级 1、切工比率:标准圆钻型的最佳比率:台宽比53.0~ 66.0,冠高比11.0~16.0,腰厚比2.0~4.5,亭深比41.5~ 45.0。 2、修饰度:对称性评价,抛光评价。
⑴激光钻孔处理钻石:从亭部观察激光孔道。 ⑵玻璃充填:充填钻石具闪光效应,裂隙不同部位呈现 不同的闪光颜色。 四、钻石矿床的主要产地和产量简介 1、非洲南部是世界主要钻石产区 2、俄罗斯:储量高,且50%是宝石级的。 3、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发现含钻石的金伯利和 钾镁煌斑岩是世界钻石储量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加 拿大西北部钻石原矿床是90年代以来世界钻石史的突破 4、亚洲和中国:印度是世界最早发现钻石的地方。 中国:湖南沅江流域,辽宁南部 ,山东蒙阴。
通过各种力学和力学参数据的测定区分这些宝石。 2、天然与合成刚玉质宝石的区别:参见表16-1-2 天然刚玉宝石颜色不均,包体、杂质多;合成刚玉宝 石颜色均一、内部干净、块体大。就生长线而言,天然刚 玉宝石的生长线为直线性相交叉,而焰熔法合成的刚玉宝 石的生长线呈弧状。 从包裹体特征看,人工合成刚玉宝 石无金红石、赤铁矿等包体,大多含气态包体,外形大多 呈圆形 。助熔剂法合成刚玉具窗纱状流体、固相助熔剂 残余和金属片等包体,水热法具籽晶片、窗纱状包裹体和 金属片。(12-3-14水热法包裹体,4 空) 3、天然刚玉质宝石与处理品的区别 热处理的刚玉宝石可作为天然品出售。鉴别扩散处理 品主要利用浸没法,若在浸液中棱比刻面颜色深,则极可 能是扩散处理的(24-3-12)。染色处理品可用放大镜观察颜 色是否主要沿裂隙分布。
⑴热导仪测试: 钻石的热导性最高,因此,用热导仪鉴 定钻石,既准确又迅速,但要注意与合成碳硅石的鉴别。 ⑵偏光仪检查:钻石为均质体。 ⑶折光率 用折光率可区分钻石与无色蓝宝石和无色尖 晶石以及水晶和托帕石。钻石与大部分钻石仿制品不能用 折射仪测定。 ⑷密度测量 钻石的密度为3.52g/cm3,而大多数代用品 的密度都大于钻石的密度。 ⑸色散 钻石以高色散发出的彩色闪光为鉴定特征之一, 但具有高色散的宝石矿物很多,如闪锌矿、锆石、人造金 红石、立方氧化锆、钇铝榴石、钆镓榴石等,主要区别是: 钻石的色散柔和,而其它宝石的色散看起来五彩缤纷,十 分刺眼。 ⑹分光镜测试:Ⅰa型钻石具415nm强吸收。
力学性质:摩氏硬度7.5~8; 具不完全解理, 性脆, 极易发生裂纹; 密度2.71(2.67~2.78)g/cm3 (21) 。 显微特征:包裹体:因产出地点不同,包裹体各异,这 一点是区别不同产地祖母绿的主要依据。哥伦比亚:常见 包裹体为气、液、固体(石盐)组成的三相包体 (15均), 俄罗斯:以阳起石包体为特征。巴西:二相包裹体。
(三)钻石的颜色分级 1、钻石颜色分级概述:颜色 分级是针对无色-浅黄色系 列即开普系列的钻石, 2、钻石的颜色级别:GIA颜色分级体系将钻石颜色分为 23个级别D—Z,我国将颜色分为12个级别,并限定标准 适用于0.2ct以上钻石。表15-1-2、表15-1-3. 3、颜色分级的条件: ⑴比色石:无黄色 以外色调;净度在SI1(含SI1 )以上; 标准圆钻型;大小均一,每粒≥ 0.2ct;无强荧光反应。 ⑵分级常用工具及环境:比色灯色温在5500~7200K范 围内的日光灯,白色比色板 (四)钻石的净度分级:钻石的洁净度指钻石内部和外部 的洁净程度。内部洁净度主要指宝石内部原有的缺陷,
二、绿柱石宝石的类型 1、祖母绿Emerald:达碧兹(Trapiche)包有钠长石或碳 质的特殊品种。(21)、(15) 2、海蓝宝石Aquamarine (20) :马西谢(Maxixe)型海 蓝宝石是深蓝色的,天然色易退色。(22)(15) 3、铯绿柱石Morganite(粉红绿柱石、摩根石) 4、其它绿柱石:红绿柱石、金色绿柱石、黄绿柱石、绿 色绿柱石(含铬少,主要由铁致色)、透(明)绿柱石。 三、绿柱石的评价 祖母绿的评价:颜色、裂纹、重量、切工。 四、合成绿柱石、优化处理绿柱石及绿柱石仿制品 合成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和助熔剂法 (23) 。绿柱石处理和改善方法:热处理、辐照、注油和 染色、覆膜等(23。
六、刚玉宝石矿床类型、产状、产地简介 1、岩浆岩型:主要产于碱性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如我 国东部(山东、海南、福建等)和东南亚的碱性玄武岩。 2、变质岩型: ⑴区域变质型:缅甸抹谷(22-3-16)红(蓝)宝石矿床 ⑵接触交代型:斯里兰卡、克什米尔蓝宝石矿床 ⑶热液蚀变型:坦桑尼亚的噶城和俄罗斯乌拉尔红、蓝 宝石矿床。 3、伟晶岩型:坦桑尼亚的翁巴塔尔红、蓝宝石矿床。 4、砂矿
第三节
绿柱石(祖母绿、海蓝宝石)
Beryl(Emerald,Aquamarine) 一、绿柱石的基本特征 矿物名称:绿柱石(23) Beryl(20) 化学成分:化学式为Be3A12[Si6O18],(含铍,23) 晶系及结晶习性:六方系体,常见柱状晶体 光学性质:颜色:祖母绿以其透明的绿色为主要鉴定特 征,它的绿色是由杂质元素Cr代替了矿物成分中的Al而 引起的(19、23),其它颜色的绿柱石,如海蓝色(由Fe 致色)(18) 、黄色、红色、白色、褐色等。 透明度:透明,具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的绿柱石呈半 透明; 光泽:抛光表面为玻璃光泽,断口表面为玻璃光泽至 松脂光泽;U-; (偏光性20)(海蓝宝石15) 折射率:1.565~1.600(21、20); 双折射率:0.005~0.009; 多色性:不明显,只有颜色深的绿柱石可见。
第二节 刚玉(红宝石、蓝宝石) Corundum(Ruby,Sapphire) 一、刚玉宝石的基本特征 化学成分: 分子式为A1203,纯正无色。 晶系及结晶习性:三方晶系,柱状晶体,常发育百 叶窗式双晶纹。 光学性质 : 多种颜色12 ,含Cr203(0.1~0.2%)时呈现红色,含 Fe、Ti时为蓝色21-3,含Ni时为黄色,含V时为绿色。 抛光面呈现亚金刚光泽。U- 折射率:1.762~1.770; 双折射率:0.008。 吸收光谱:红宝石具692.8和694.2nm、668nm、 659.2nm吸收线;蓝宝石具451.5nm特征吸收线(18、22) 可见星光、猫眼及变色效应。 力学 性质:硬度:9;无解理:具底面或菱面体裂 理,多沿双晶面裂开; 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 密度:3.95~4.1g/m3;
三、钻石的真伪鉴别 (一)钻石与仿制品的鉴别 1、钻石肉眼鉴定 ⑴毛坯的肉眼鉴定:观察色泽,观察外形和表面特征, 估计钻石密度。 ⑵ 成品抛光钻石:肉眼及10倍放大镜下鉴定 ⑴切工特征:比率:通常具很高的精确性和对称性;抛 光:钻石不同刻面上抛光痕方向不一致;腰棱:钻石腰 部不抛光呈毛玻璃状;刻面棱线平直而锐利。 光泽与火彩:金刚光泽,色散适中,火彩柔和。 ⑶观察重影:钻石无重影。 ⑷内含物的特征:一般钻石都含有少量微细矿物包裹体, 即有瑕疵,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黑色石墨、深红色铬尖 晶石、镁铝榴石、小八面体钻石等。准确识别这些小包 裹体,可作为鉴定钻石的佐证。 线条试验,亲油试验。 2、常规仪器鉴定
宝石各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钻石 刚玉(红宝石、蓝宝石) 绿柱石(祖母绿、海蓝宝石) 金绿宝石(猫眼、变石) 其它常见宝石 少见宝石
第一节 钻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