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今天每个城市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 要看到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的区位,具有的优势和弱势,在什么层 次上发展。只要我们借全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东风,按照我国每一地区产业发 展的实际情况去规划,去创新,去经营,去实践,就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发 展的“那一个”。
西部是不是不能搞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是创意产业呢?我们说不是的。西部 9 省区有着自身的特点,它们是少数民族地区,它们是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是自然 生态基础非常好的地区,他们因为第二产业——工业没有过度的发展,所以今天 保留了蓝天、绿地、美好的环境和生态奇景。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可以采取跨越 式的发展模式,面向世界,寻找一种新的不同于东部也不同于中部的发展模式。 以云南为典型,他们创造了以旅游为龙头综合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给我们提 供了很好的经验。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 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并呈现出以发达国家 为主体,进而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何定位 自身的发展阶段,又如何选择自身的发展模式,成为科学规划中国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蓝图,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如何定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与阶段分析
当前弥漫全球的金融海啸,给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也带来发展的机遇。首先是全球化产业配置的新格局带来了新最初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出的, 它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背景,为了实现西方资本的全球扩张,它就 面临了一个到发展中国家如何落地、到中国如何落地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全球 本土化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国际格局发生的新变化,一个新的现实又出现了,那就是本土全 球化,即本土的文化创意产业借助于全球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我们发展中国家 通过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可以走向世界、影响世界。这就是过去在西方中心看来属 于边缘地带、第三世界、发展中的国家,可以通过现代的传播方式,通过本土的 一种努力走向全球。北京奥运会给我们提供了本土全球化的历史性案例。这可能 是某些西方全球化倡导者们所始料未及的。
武汉、郑州、合肥、太原、沈阳、长春等第二阶梯城市,一般来说将采取交 叉发展的模式。一方面,它必须继续发展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保持我国 实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同时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的转移。如安徽、 湖北的一些城市。一方面它必须继续保持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世界制造业中心 的重要地位,同时,它还要发展更加高端的制造业。这个发展就在高科技创新和 文化内容创新方面。比方武汉的光谷有着自己很好的条件,是国内著名高校集中 的地区,创新人才集中的地方,它也具备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部分条件。但是 它和东部发达地区又有所不同,它的人均 GDP 在 3000 到 5000 美元之间,它 的 GDP 总量还没有东部那么高。同时,它的服务业可能还在 50%左右。所以,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态势下,寻找自己的特点,创建中部交叉发展的新模式, 有着它自身的必要性。
如何选择: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从本质上说,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 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的,以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支撑为基础的,以网络等新的传 播方式为主导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以文化和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 是一种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跨领域重组或者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 它是以创意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 全过程的新型产业集群,它也是一种向大众提供满足其文化、娱乐、精神、心理 方面的需求的新兴产业形态。
1990 年,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玻特(M. PORTER)提出了经济发展四阶段论。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在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 在投资驱动阶段,主要是以大规模投资和大规模生产来驱动经济发展;在创新驱 动阶段:以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在财富驱动阶段,追求人的 个性的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等生活享受,将成为经 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
这里至少包含着四个方面的核心判断:首先,城市是否面临着紧迫的产业调 整与转型的问题。如果制造业现在还仍然很发达,那么需不需要进行调整和转 型?第二,在发展层次上,文化在城市发展的架构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服务 业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占据多少比例?第三,在发展目标上,是否准备参与到全
球、或亚洲国际化大都市的竞争中去,或者只是打算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或者 是参与到中小城市的竞争,发展目标是不是确定了。第四,发展区域和环境是什 么样的,处在什么样的周边环境中,这个周边环境是不是提供了发展文化创意产 业的充分必要条件?
当下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形势就是全球大竞争时代的城市化浪潮,这是一个世 界大城市之间展开全球竞争的时代。世界范围、亚洲范围的文化之间的竞争和较 量,构成了一个新世纪发展的全球态势。可以说,当今成功的城市一定是文化的 城市。正是在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全球性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探讨我国文 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际遇与选择所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 都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目标,却很少关注或者深入分析自身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所处的实际状况。
由此可以看到,东中西部这三种发展阶梯和发展模式是不同的。东部第一梯 队无疑采取与世界发达城市的发展历程相似的产业发展的渐进式模式,西部第三 梯队将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模式,而中部第二梯级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综合式发 展的路径。所以,不存在对一切城市、地区都适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还 是那句老话:寻找最适于你的城市你的地区发展的方式。
第二阶梯是中部的发展中地区,以武汉、郑州、长沙、太原、沈阳、合肥、 长春等城市为主体,构成了中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地区。
第三阶梯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以西部的云南昆明、青海西宁、新疆乌鲁木齐、 蒙古呼和浩特、广西南宁、贵州贵阳、甘肃兰州等城市为主,构成了我国文化创 意产业发展的第三梯队。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导部队和发展主体,是进军国 际、实现中国创造的主力。北京和上海的人均 GDP 达到了 6000 至 8000 美元, 广州、深圳的人均 GDP 接近 1 万美元。从实际的购买力,这个数据的数字更高 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它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具有同样的竞争力,理所当然地要 按照国际发展的规律参与到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当中,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 的全球竞争之中。
从以上可以看出,所谓创新驱动阶段,就是以知识产业为经济主产业的阶段, 知识创新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阶段,也即今天人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的阶段。而知 识经济之后的财富驱动阶段,意味着第三产业将进一步分化,其中的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精神产业和内容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中的主产业。
那么结合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从总体来看,目前中国正处在重要的转 型时期。未来 15 年是我国极为关键的 15 年,在这期间我们将建设一个创新型 国家,就是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由过 去的中国制造走向一个中国创造的新的时代。笔者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两 轮驱动、两翼齐飞。所谓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就是一要大力推动高新科技的发展, 二要加上深厚的文化内容,这样的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才能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 家,一个创新型的城市。
而面对具体的国情,进行具体的分析,寻找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作出符 合实际的定位,是一切判断的出发点,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 从宏观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是东部发达地区,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圈为主,即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这样的城市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梯队。
除了人均 GDP 之外,还要看几个指标,其中之一是它的服务业达到什么比 例。北京的服务业已经达到 73%以上,和国际化的大都市,世界发达国家城市
已经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还必须看到 恩格尔系数的水平。全国的恩格尔系数农村是 40%多,城市是 30%多。实际上 沿海的东部发达地区已经降到了 20%左右。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日益壮大的中产 阶层需求来推动的,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它以国内和国际的两个消费群体作为对 象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研究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如何选择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定位?是选择高端, 还是选择中端,还是选择低端?在这一发展中,是在文化产业的阶段,还是在创 意产业的阶段,或者在产业链条中已经进入到了内容产业的阶段,还是进入到了 眼球经济、体验产业这样更高的阶段。若是在产业下游化运营中,那么区位在哪 里?是从第一产业走向第二产业,走向第三产业,在服务业中走向更下游的第四 产业,或者是更高的精神文化心理的第五产业。产业结构现在是三、二、一,还 是二、三、一?城市、你的地区,处在什么样的产业运行阶段之中?在需求上游 化、高档化的运营之中,目标定位是哪一批人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与此同时,东部、中部、西部的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又是互相沟通、相 辅相成、相需为用的。我们要构建我国多层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合理架构和错位发 展的产业生态平衡系统。不是所有的中国城市都和北京、上海一样,到国际上进 行一场红海竞争(即使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也要有选择地进行错位竞争),构建我
国多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多层次结构,在错位发展中找出产业的一种生态平衡系 统,这是创造中国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此决定我们在发展的战略选择上,是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方式,是跨越式的 发展方式,还是综合化的方式?在发展策略上,是选择红海战略还是蓝海战略,
比如说北京、上海等东部大都市无疑肩负着国家重任,要代表中国进入亚洲的, 在全球的城市竞争当中避免不了红海的严酷竞争。而其他城市,则更多需要选择 错位竞争,采取蓝海战略。而如果要选择蓝海战略,蓝海又是哪一片海?这些都 是需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城市、不同类型的地区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