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专业调研报告1》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商务和度假旅客在交通方式上改变观念,选择飞机出行势必带动民航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
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
到202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运输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10%左右,每百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运量等各项指标都将快速增长,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航空市场。
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对民航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
根据中国民航总局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未来五年内民航服务业将处于一个巨大的上升趋势,随着外资民航机构的即将切入,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使中国民航服务业成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热门行业。
在未来五年内民航将提供4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同时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自然减员,都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迅速补充。
目前我国需求民航从业人员约为20万,有十几万人的缺口,其售票人员和地勤人员的需求占相当大的比例,加上xx年奥运会航空业发展的巨大契机,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据权威预测,xx年中国至少需要增加40000名航空服务人员岗位。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航空公司的服务不再是出售机票,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等简单服务,而是在运营环节上的融旅游业、餐饮业在内的延伸服务、增值服务。
从事航空服务工作,工作环境好,收入高。
从现有薪资水平看,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航空票务平均年薪在7万人民币以上。
民航业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属于极有潜力的行业。
由上述信息可以看到航空业是黄金产业,而我校开设的航空票务专业恰恰是航空业的起点。
随着亚太经济的崛起以及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和发展,世界航空运输业的联盟和一体化也将成为预料中的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内经济持续以高速度发展,航空市场需求也随之逐年快速增长,给国内航空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最新统计,xx 年我国航空公司航班完成的总周转量为240.76亿吨公里,比xx年增长36%。
超过了航空强国日本(224.3亿吨公里)和英国(222.6亿吨公里)在全世界的排名由xx年的第5位越升至第3位。
xx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的航空运输将会迎来一个黄金契机。
中国航空业的巨大发展使航空售票成为又一热门专业随着航空业的发展,使航空票务成为一热门专业。
目前仅北京航空代理公司就有几千家,需要大量的专业的航空票务人才。
如有114号码百事通、携程网、芒果网等网络型公司,还有如今日天下通、易行天下等电子商务平台,及一些传统模式的航空代理公司,我校与多家航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
每个企业都需要大量的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航空售票是航空业的基础。
其行业优越性特别受到现代社会的青睐:全国各大航空公司直属票务中心,直属售票大厅,航空服务公司,各大民航商旅预定中心,从事航空商旅与票务相关业务工作。
本专业特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好、两高。
两好是工作环境好,干净、卫生、体面、发展前景好。
两高是工作层次和接触的人员水平高,工资报酬高。
航空就业前景---几大优势:1、在本工作领域中工作的时间年限长。
完全推翻了“青春饭”的观念,工作的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就拥有更大的择业和就业机会。
2、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国内航空机票行业均为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基于呼叫中心、预定中心、门户网站集合发展,航空商务客运人员是真正的现代化白领、都市丽人。
3、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
工作的强度与奖金的福利待遇良好,拥有工资提成待遇,劳有所得,年终还有良好的定票奖励。
4、可观的就业前景。
到目前为止仅限北京范围内的一级二级航空服务公司就有3000多家,就业面积大,需求量大是本行业的优越之处。
拥有一定社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将会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
5、良好的自主创业机会。
创业的投入资金少,见效快,市场需求量大。
6、工资待遇分析。
国内客运业务人员待遇起初底薪在xx元左右,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渐增加,职位待遇的提升也会突飞猛进。
在工作实习的同时也可为自己独立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国内操作规则的基础上,可根据每位学员自身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的情况,来安排学生到国内机票销售的工作岗位,学习和工作的同时又可得到丰厚的回报。
国内机票操作人员待遇起初底薪在1000—1800元/月左右,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渐增加,职位待遇的提升也会突飞猛进。
在工作实习的同时也可为自己独立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国内操作规则的基础上,学员也可通过自身的努力,继续深入学习国际机票的相关知识,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也又机会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一般拥有半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工资就就能达到4000-5000,只要个人努力用心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月收入万元以上再也不会仅仅只是个梦想而已。
市场调研人:王飞第二篇:航空服务专业(高级工)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航空服务高级工专业市场预测分析报告航空业是朝阳产业,航空业是黄金产业。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和商务交流的急速扩张将会为中国航空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随着亚太经济从危机中走出以及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和发展,世界航空运输业的联盟和一体化也将成为预料中的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相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国内经济却持续以高速度发展,航空市场需求也随之逐年快速增长,给国内航空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民航的航线总数已达到1185个,航线里程不重复距离达到1051条,通航132个城市,国际航线134条。
未来十年中国航空运输平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民航客机的数量也将大幅增长,根据专家推断:xx年将达到1400至1500架,到2020年将达到3000架左右,中国民航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民航空管、机场设备、飞机零部件的供应以及深度维修等很多方面还依靠国外技术。
下一步,民航总局将进一步致力于建设完善的产业体系,这些都带动了各类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其中不仅包括空管、深度维修等专业,而且还有大量的空乘服务和空港服务培训等,在未来的几年中,这将会给民航业提供几十万个空乘和地面就业岗位。
“十一五”规划指出:xx到2020年民航净增就业岗位50万―70万个。
据中国民航调查显示,在未来五年内我国将新增大型飞机约500架,20年内将新增支线飞机约600架。
每年需增加空港、地勤服务人员4万―5万人。
同时,全国各航空公司有相当数量的自然减员,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及时补充。
同时,经重组后的民航产业,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发展期。
在未来几年,需要大量的地勤人员和相关产业人员。
按照就业类型,航空服务岗位群的分布构成一般如下:1交通运输业、物流行业1.1售票员;1.2客运员;1.3货运员;1.4安检员;1.5乘务员;2面向旅游业、酒店业及机场服务员上述二类航空服务专业岗位群,除去民航乘务员岗位群需要人数较少,且对学生个人条件及学历层次要求标准最高,一般应为大专人才;机场安检员及服务员岗位群对学历要求标准不高,一般具备高技毕业程度即可;相对需要人数最多,应是高职高技航空服务专业培养的首选方向。
根据厦门市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适应闽南机场建设项目的建设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经过三年内涵建设,把航空服务专业建设成一个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明显,与航空服务行业结合紧密、特色鲜明,能够满足厦门现代服务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并能够引领和带动交通运输类专业群的建设。
第三篇: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重点专业(航空服务)建设调研报告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重点专业(航空服务)建设调研报告依照本次上海市《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业设置进行梳理和调整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对航空服务重点建设专业进行了专项调研和自我评估,认为我校的航空服务目前的办学基础能力较强,符合市重点专业建设的各项要求。
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总结: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毗邻浦东国际机场。
学校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60.4亩。
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职校,xx年度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xx年度市实习就业先进集体,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主干专业“航空服务”为市重点专业(下设空中乘务、空港服务、航空安检专门化),国际航协(iata)中国教学中心授权培训机构,建设有国内首家上海市航空服务开放实训中心。
学校现有75个班级,3034名学生,新生录取分数名列市中职学校前列,形成生源质量不断提升态势。
学校师资全部达到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教师占61.7%。
学校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考录取率多年稳定在考生数的90%以上,实习就业推荐率100%、录用率97%以上。
二、行业需求与专业规划行业需求浦东国际机场自通航以来,机场吞吐量呈快速发展势头。
自xx 年3月26日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第三跑道和西货运区启用后,上海浦东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6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已达420万吨,航班起降已达49万架次。
上海虹桥机场定位为“点对点运行的国内枢纽机场”后,加紧建设第二跑道和第二航站楼,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上海虹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3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将达100万吨。
为此,在xx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之前,上海基本确立了航空枢纽港地位。
此外,上海机场集团从现在开始还将同步规划作为上海三大物流园区之一的空港物流园,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物流平台。
基于航空业如此的发展势头以及我校拥有地理位置便捷的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为机场和航空公司服务是我们办学的主要方向。
同时,我们注意到:航空运输在运营环节上融商务贸易、旅游业、餐饮业在内的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
如,浦东机场内供油、通讯、邮政、银行、商务中心、宾馆、娱乐中心、停车库等各种类型机构。
这些机构也需要大量人员充实各岗位群。
“十一五”规划指出。
xx到2020年中国民航净增就业岗位50万-70万个,每年需增加空港、地勤服务人员4万-5万人,加上各航空公司的自然减员,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及时补充。
xx年上海航空枢纽港的基本建成,为有志于航空服务事业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未来几年需要大量的地勤人员和相关产业人员。
发展规划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始终站立在职业教育的前沿,把与市场接轨作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展各类调研作为深化改革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由危机意识转变为竞争意识、由追赶意识转变为跨越意识、由外延的扩张转变为内涵的发展,战略地思考并实践学校可持续发展,把学校的地域特点演绎为办学优势。
航空服务专业的建立,正是我们研究市场、发展创新结果。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对航空业现状及前景进行市场调研,时刻关注航空业发展现状特别是上海航空枢纽港建设情况,搜索并整理有关材料,包括行业发展、专业需求、岗位需求等方面,把“紧贴市场,服务企业”作为专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