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探析摘要: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岛国,但经济成就却令世界瞩目,其中作为社会经济支撑的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在新加坡完善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重要管道。
南洋理工学院是新加坡五所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办学特色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短短近二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职业院校之一,究其原因在于其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创新,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为新加坡的经济腾飞作出了积极贡献。
1.办学模式独具特色1.1“教学工厂”模式“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享誉职教最具特色的模式,也即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
南洋理工学院(nyp) “教学工厂”理念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企业环境、项目开发和学校本位。
首先,“教学工厂”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置身在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实现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零距离对接。
项目开发是“教学工厂”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学生能将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学院与企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互动,确保了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同时也是学院专业能力开发和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在为企业开发项目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教学工厂是以学校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将企业项目、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
其既不同于“三明治”课程安排,也有别于“双元制”课程安排。
1.2 “双轨制”的教学模式南洋理工学院为了落实项目教学而创新了一种双轨制教学管理模式。
双轨制一般在第三学年实行,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为a、b 两组。
其中,第一学期a组为专向课程,b组为全日制项目、企业实习;第二学期b组为专向课程,a组为全日制项目、企业实习。
在做全日制项目、企业实习时,再次将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先做全日制项目,然后再进行企业实习;另一组则先进行企业实习,然后再做全日制项目。
这样做的益处: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实行分层次教学,做到“量身定做”,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项目教学和企业实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资源的使用率。
1.3“无界化”管理理念“无界化校园”是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倡导和谐、合作的校园文化,打破学院内各学系之间、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的壁垒,强化团队精神,促进合作交流,实现建筑、教学、科研、项目无界化。
“无界化”的核心就是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
在南洋理工学院的各个学系中,课室与实验室都组合在一起,使教学与科研、项目研究融合在一起;在项目开发中,各系、部门紧密合作,各学系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组合,形成边缘科技,培养出来的综合人才也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无界化”也体现在专业开发与建设上,如信息科技系的商务信息专业,就是与工商管理系共同开发合办的,做到集中优势教师和资源建设专业。
1.4“无货架寿命”师资开发南洋理工学院秉承“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院发展的优先地位,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超前意识的“国际化”背景的师资队伍。
为了增强教师的专能开发,其提出了“无货架寿命”的概念,即不论年龄大小,只要你有事业心、进取心,就可获得学习机会。
倡导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有危机意识,注重学习,使自己的市场价值保“值”或增值。
nyp对教师的评价不以生理年龄为依据,而是以事业心、进取心、思想观念为评价标准,即使年龄超过50岁,仍然具有事业发展、学习、培训愿望的,仍被称之为年轻人,反之,即便生理年龄年轻,也被称为老年人。
并要求教师每年参加23—30个工作日的培训,所有教师必须参加项目开发,使得教师在专业知识上能够不断地加以更新,不断地跟踪最新的科技发展。
nyp通过大力的教师培训和科研项目开发,提升了教师团队的综合专业能力,也奠定了学院发展的良好基础。
2.专业开发严谨务实为了保证市场导向的准确性,南洋理工学院建立起了完整的学术管理架构,并专门成立学术委员会(由院长、院董事会成员、各系系主任、学院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各系教师代表等组成),主要任务是从学术管理角度审查及批准新专业的建设和现有专业的修改;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企业,一般任期2—3年),是学院与企业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主要是针对新专业的建设计划和现有专业的修改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并对有关的建议给予认可。
在这里,专业咨询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与开发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绝不是走过场。
nyp在新专业开发上非常严谨务实,须经过各方严格论证和充分准备方可开设,一般整个过程需1—2年时间。
专业开发程序为:新专业需求分析——成立专业筹备小组——提呈批准——科目设计与准备——教学准备——反馈与改进。
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采用宽基础、模块化、分方向的模式,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根据就业岗位,确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设计专业教学结构,准备课程教学大纲。
而这些课程又是经过科学、合理的筛选,选取的是必不可少的知识,是当前社会所必需的、较实用的应用性知识及技能。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所有课程都没有现成教材,全部是教师编写讲义。
可见,拥有一支具有事业心、使命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和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是根本保障。
3.教学管理严格规范3.1全程项目化教学全程项目化教学是南洋理工学院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其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项目教学的方式来实现的。
学生自入学起,便参与由教师指导的学期小项目,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校就读的三年里,每学期都必须完成一个项目,前两年的4个学期项目主要是结合课程所学,由教师设计的模拟专题项目,第三学年的项目则主要是参与企业开发项目、比赛项目(如机器人大赛)、教师创新研发项目等。
通过项目化教学,较好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工作后无论是从事技术操作还是技术管理都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对毕业后从事应用技术开发也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也是高职生与中职生的差异所在。
与此同时,通过项目的开发合作,促进了教学系间的无界化管理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师既清楚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提高了教师捕捉市场的敏锐度和科研开发能力,同时发挥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3.2学业管理规范南洋理工学院实行的是学分制。
每门课程都赋予学分,每15课时=1学分;毕业项目=12学分;企业实习=12学分;毕业时必须修满150-170学分。
学年、学期、学段设置:每年52周,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26周,其中又分割为五个学段:第1至第8周授课,第9至第10周假期,第11至第17周授课,第18至20周考试,第21至26周假期。
可以看出,全年总授课共30周。
学期教学内容:第一和第二学年主要以专业基础能力及技术应用培训为主,包括理论、实验及学期小型项目(每学期420学时);第三学年主要以专业方向为主,包括:1学期专向课程(420学时),1学期毕业项目(12周)和企业实习或海外实习(12周)。
对于考试管理,南洋理工学院既有严格一面,也有人性化的一面。
考试作弊,一科作弊,则本学期所有科目成绩全部作废,这和新加坡的治国理念是一致的,推崇正确的价值导向。
在考试方式上,对学生进行期中会考和期末考试的考核制度,对考试不及格的科目,学生可进行一次重修,若任何一门课程不及格两次,便要退学。
学院还规定学生出勤须达到85%以上才能参加考试。
这样严格的学业考核制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3重视绩效考核南洋理工学院把教师的业绩考核分为个人素质、教学工作、其他工作表现等。
个人素质主要考核教师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等,倡导教师保持对专业的热忱、对帮助别人学习的热忱;教学工作主要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课程)开发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南洋理工学院实行个人导师制,1位导师对24个学生)等;其它工作(若没有承担其他工作不予奖励)。
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直接决定个人晋升与否。
nyp对教师的考核采取年度逐级考核制,即校董会考评院长,院长考评系主任,系主任考评专业科技中心经理(相当于教研室主任)、经理考评教师。
考核结果按序排名,但不予公开,作为提薪、晋级或奖励的依据。
教师通称讲师,讲师共分六级,一级最高,六级最低,一般每晋升一级需3-5年,升级完全与工作业绩挂钩。
薪酬实行“年薪制”,平时没有课时津贴和加班费,成绩突出者年终有奖金。
3.4组织机构创新在内部教学机构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nyp 设有7个专业学系(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信息科技系、设计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工商管理系、保健护理科学系),每个系下面设有若干个部或专业科技中心,专业科技中心的负责人称为经理。
科技中心下面又设有由具有相似技能与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组,负责专门的科技应用与课程教学。
学院实行个人导师制,每个导师对24个学生(需三年),每个月须见学生一次,导师扮演着启蒙老师、专家、辅导员、朋友、项目教练、活动协调员、资源提供者等多重角色,是学院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
在项目开发上,含有多个技能的系统项目,由系里的几个专业科技中心联合攻关;特大型项目,则组织跨系级的教师联合进行攻关。
这不但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凝聚力,而且不同专业教师互相学习、借鉴,达到了共同提高,提升了综合能力。
4.素质教育贯穿始终4.1教师以身世范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起到重要的影响。
南洋理工学院强调教师一定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意识,强调权威是挣来的,靠什么挣?要靠教师扎实的学识水平和对学生真心的爱与付出才能得到。
在南洋理工学院老师对学生极端负责,而且师生关系融洽,老师和学生是很好的朋友,更是良师益友。
学生是在教师的课堂和日常接触中,学会了刻苦学习、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自立自强。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对教育事业真情投入的教师队伍才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
4.2人性化校园布局南洋理工学院的校园环境非常优美、整洁,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