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是关于国际社会出现的问题。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微妙、像中美关系、日美关系、朝韩关系,中欧关系等等,这些国家有时关系密切,有时却剑拔弩张甚至兵戈相见。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单元第一部分是国际社会的组成。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国际组织,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世界性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国际社会就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的,那么什么是主权国家,什么又是国际组织呢?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的,它们之间必然发生广泛而复杂的交往。
在交往过程中,以什么为原则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呢?本单元第二部分是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
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
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二、复习预习1、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和方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的方式与任期、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3、政体的含义及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5、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及相互关系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7、我国八个民主党派、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8、民族原则确立的依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关系是什么、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为什么)9、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10、我国的宗教政策、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科学对待宗教三、知识讲解考点1 走进国际社会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一)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1、主权国家及其权利(1)主权国家的地位: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主权国家的构成: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力: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4)主权国家的义务: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2、国际组织及其作用(1)国际组织的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2)国际组织的分类: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3)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二)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1、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1)联合国的成立:1945.10.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安全理事会。
(2)联合国的宗旨: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5)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有局限性。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1)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2)在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3)中国在联合国中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一)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表现形式(1)国际关系的含义: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1)国家力量的含义:国家力量又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
(2)从国际法角度看,国际社会的每一个主权国家应该是一律平等的,但是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每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历来都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二)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利益1、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利益的原因(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如何维护我国的利益(1)坚决捍卫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别国的侵犯,增强民族自尊心。
(2)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国家实力。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考点2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1、和平问题(1)和平问题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制造必要的前提。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A、主要表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B、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发展问题(1)发展问题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
(3)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任务更显迫切和艰巨。
主要表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2)二者相辅相成,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
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1、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国际新秩序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1)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二、世界多级化不可逆转(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2)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世界多极化趋势(1)多级中心包括:欧盟、俄罗斯、日本、广大发展中国家。
(2)多极化的趋势: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3、多极化发展的意义: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当前国际竞争及其实质(1)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如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外交活动的形式: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2、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3)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须和平的国际环境。
3、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A、独立自主的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B、主要表现: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独立自主的处理对内对外事务,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国反对另一国家;根据国际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等等。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的新篇章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1)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
(2)1953~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对外交往中系统地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以此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是提出不结盟战略,二是确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中国外交政策的作用和贡献(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