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基础》习题(二十一)

《法律基础》习题(二十一)

《法律基础》习题(二十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法律编篡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制成更加完善并具有特色结构的、统一的部门法典的活动。

法律编篡属于一种( )A.立法活动B.执法活动C.司法活动D.宣传活动2.法律制裁是国家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违法者实施的措施。

某人因过失伤害致人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这属于法律制裁中的( )A.违宪制裁B.刑事制裁C.行政制裁D.民事制裁3.我国的政体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下列有关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或义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B.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C.公民无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但有权对其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D.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D.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6.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其每届任期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相同。

下列各级人民政府中每届任期为3年的是( )A.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B.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D.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7.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

这表述的是行政法的( )A.行政法治原则B.行政合理性原则C.行政合法性原则D.行政应急性原则8.特别行政法,是指对特别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别行政法的是( )A.公务员法B.教育行政法C.行政处罚法D.行政程序法9.某商场实施的下列行为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是( )A.对所有提供的商品都予以明码标价B.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出具有关购货凭证或单据C.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以保证经营安全D.征询消费者对其提供商品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10.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性、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草案应当( )A.由企业领导审批通过B.提交企业人事部门研究通过C.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核准通过D.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11.甲、乙、丙三人合办一玩具厂,经协议三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该玩具厂及甲、乙、丙三人的合法权益应受(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保护B.《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保护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保护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的保护12.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为( )A.民法B.刑法C.行政法D.经济法13.根据我国民法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下列公民中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16周岁,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甲B.14周岁,在演艺界享有盛名的小明星乙C.20周岁,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人丙D.18周岁,精神智力状况完全正常的公司职员丁14.债的发生必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为根据。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财务的行为引起的债为( )A.合同之债B.侵权行为之债C.不当得利之债D.无因管理之债15.在我国,对于有自首和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都可视情节给予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下列选项中属于立功表现的是( )A.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C.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D.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16.在犯罪的构成要素中,犯罪客体是指( )A.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B.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和单位C.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外在表现或客观事实D.犯罪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17.某司机驾车途中,为躲避突然横穿马路的小孩,迫不得已将车向左猛拐,撞坏路边停放的几辆自行车。

该司机的行为属于( )A.故意犯罪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过失犯罪18.在我国,刑罚是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只能由( )A.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决定B.监狱依照法定程序决定C.公安局依照法定程序决定D.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决定19.甲贪污了所在单位的30万元现金,后来甲到检察机关自首,退还了赃款并揭发了同案犯乙的贪污犯罪事实。

根据这一线索,检察机关顺利将乙抓捕归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甲的犯罪行为()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0.公民甲持刀抢劫公民乙的财物。

乙在争夺甲手中所持刀具时,将甲撞倒在水泥地上,甲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乙的行为属于()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杀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外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A.公开记名投票原则B.选举权的平等性和普遍性原则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D.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E.代表对选民和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2.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B.违法行为在1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C.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D.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也必须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E.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3.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得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A.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B.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C.职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D.职工因工伤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E.职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4.公民甲因病死亡,未留有遗嘱。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可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甲的个人财产的亲属有( )A.甲的妻子B.甲的女儿C.甲的父母D.甲的祖父母E.甲的孪生哥哥5.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量刑时,应当根据(),依照刑法进行。

A.犯罪的事实B.犯罪情节C.犯罪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D.犯罪人的职务E.犯罪性质6.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公民B.法人C.国家机关D.企事业单位E.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7.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下列法律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8.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包括()A.完成劳动任务B.提高职业技能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E.接受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报酬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A.罚款B.赔偿损失C.消除危险D.没收财产E.排除障碍10、作品完成后,作者的( )的保护不受期限的限制。

A、署名权B、修改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获得报酬权E、使用权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因此先有国家后有法律。

()2、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强制、教育。

()3、我国民法通则不仅规定了公民享有人身权,也规定了法人享有人身权。

因此,凡公民享有的人身权法人也同样享有。

()4、公民的权力能力的实现有赖于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人因没有行为能力,就无法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能力。

()5.“人治论”主张“为政在人”,因而不需要法律制度。

()6、凡是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都是条约。

()7、国家、国际组织、自然人和法人都是国际法主体。

()8.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对于不愿、不能调解的应及时判决。

()9.王某把林某腿部打伤,林某去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注射破伤风针药,林某过敏反应强烈,经抢救无效死亡。

王某应对林某的死亡承担责任。

()10.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祖父母关系。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法与道德的关系怎样?2、经营者和生产者的义务有哪些?3、论债的主体的变更。

4、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原则是什么?5、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有哪些区别?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邵某路过曲家门口,见女青年曲某换衣服,顿起淫心,入室将曲拦腰抱住,强行脱曲某短裤,因曲某正在经期,邵当即对曲说“这次我不动你”,即跑出。

邵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呢?为什么?2、某甲(17岁)偶遇某乙(17岁),某甲自夸酒量大:一人能喝一斤白酒。

某乙即购6斤白酒并邀其他三人共饮。

乙说:“今日能喝一斤白酒,酒钱不用你花。

”某甲因此饮酒过量致酒精中毒,在医院花去医疗费4000元,现某甲之父要求某乙及另外三人共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请问,此要求是否合法?3、1997年夏,原济南海关副关长高某认识了港商李勇健,二人交住密切。

1998年春,高、李二人合谋从香港空运575只瑞士高档手表至济南入境,受高某指使,海关调查处副科长刘某明知该批货物未办理任何报关手续,却予以放行,经查该批手表价值人民币1774746.24元,偷逃关税763494.8元。

1998年8月,高某、李勇健找到浪潮通讯电子有限公司合谋进出口传呼机成套散件(税率25%),但伪报成集成电路(税率6%)以降低报关费用。

9月12日第一次进货时,高某亲自去机场接货,刘某受高的指使第二次去接货,使货物顺利通关,经查该的货价值人民币19867110.3元,偷逃关税3019800.9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