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 6年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高考生物 6年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2012重庆)30 II.乙醇可部分替代石油燃料,利用纤维素酶、酵母菌等可将纤维素转化成乙醇、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从而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

(1)某研究小组将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诱变和高温筛选获得新菌株,为探究新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进行了以下实验。

结果与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2)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

【答案】Ⅱ⑴80℃水浴保温适量纤维素液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①试管1内呈蓝色,试管2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②试管1和2内均呈蓝色]⑵次级【解析】Ⅱ⑴根据实验是探究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所以应先对纤维素酶用80℃高温处理,常用方法为水浴80℃保温。

对酶进行高温处理后,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作用的底物——纤维素,利用纤维素酶能使纤维素水解为还原糖,来检验经高温处理的酶是否还有活性,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检测。

①如果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则经80℃高温处理后,依然能使纤维素水解,经斐林试剂检测能出现砖红色沉淀②反之,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⑵乙醇对酵母菌无明显生理功能,并非是酵母菌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这样的物质为次生代谢产物。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光合作用和书上第一个实验的变式实验,联系的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据函数图象处理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光合作用在教学中仍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应加以重视。

(2012上海)3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淀粉:碘液,蓝紫色B.还原糖:班氏试剂,红黄色C.脂肪:苏丹III染液,橘红色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答案】D【解析】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但呈紫色。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淀粉、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鉴定所用的试剂及对应的颜色变化,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2012广东)3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答案】D【解析】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性糖。

据表可以推测,甲含有蛋白质,乙含有淀粉,甲和乙混合能够产生还原性糖,证明甲中所含蛋白质可能是淀粉酶,能将乙中淀粉分解成还原性糖。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还原糖、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及酶的专一性等知识点及学生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到甲、乙混合之前和混合之后所含有成分的区别,就能正确作答,难度不大。

(2012江苏)19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脂肪的组成单位是脂肪酸和甘油,糖原为非还原性糖,核酸包括DNA和RNA,唯有③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主要涉及化合物的检测、基本单位和功能。

难度不大,属于了解层次。

(2012福建)26(28分)回答下列Ⅰ.Ⅱ题Ⅰ.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

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

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

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

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

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

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答案】(1)幽门盲囊蛋白酶(2)①蛋白质双缩脲②2 和8 ③水浴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④不能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3)淀粉.脂肪【解析】(1)从图一可知,三种蛋白酶在各自最适pH值下,幽门盲囊蛋白酶对应的酶活性值最大,所以催化效率最高;(2)①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干酪素为蛋白质类化合物,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②由题目中的实验目的可知,此实验温度为自变量,pH值等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pH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pH值应为对应蛋白酶的最适值,由图1可知,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2,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pH值为8;③为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底物和酶都应放在恒温箱中保温,酶的催化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④由图2可以看出,当温度从15℃~18℃梯度变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在增强,酶活性峰值未出现,因此,不能得出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到18℃;(3)大菱鲆消化道内淀粉酶和脂肪酶少,对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存在障碍,所以在人工投放饲料时要减少淀粉和脂肪的比例;【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相关知识。

涉及酶的本质.鉴定.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

形式上与实验和曲线分析相结合。

实验主要是考查探究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处理.因变量的观测.实验结果的处理.结论的得出和曲线的分析等。

这对学生生物学实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原理.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Ⅱ.双酚A是一种化工原料,对动物生殖机能有影响。

研究人员进行“双酚A对中国林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的影响”实验。

主要过程是:将性成熟雄蛙分组,实验组置于含双酚A的水体饲养,同时作空白对照。

一定时间后检测雄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并对精巢进行制片镜检。

结果显示,实验组芳香化酶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精子发育异常。

请回答:(1)已知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

据此推测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使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____,从而导致精子发育异常。

为比较双酚A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另设置一水体中含____的实验组。

(2)对精巢镜检时,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_________的形态和数目,以区分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细胞,并统计精子发育异常比例。

(3)林蛙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后经____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的____结合产生调节作用。

【答案】(1)升高雌性激素(2)染色体(3)体液(或血液)受体【解析】(1)由题中实验结果可知,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可以提高雄蛙体内芳香化酶的水平,而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所以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雌性激素含量增加,要比较双酚A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设置水中含有雌性激素的实验组作为条件对照,培养一段时间后精巢进行镜检,观察实验结果;(2)减数分裂各时期主要根据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特征来判断,所以镜检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染色体;(3)激素通过体液(或血液)运输到达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调节靶器官或靶细胞的生命活动;【试题点评】本题同样以实验为背影材料,考查有关减数分裂.激素等知识。

试题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提取相关信息。

(2012安徽)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 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答案】C【解析】用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材料,经吡啰红甲基绿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 被染成红色,因此可观察到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细胞核被染成绿色,故A、B错。

苏丹Ⅲ可将细胞内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故D错。

健那绿可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故C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实验的应用,本题以实验材料为切入点,涉及生物实验中常用染色剂的作用及颜色反应,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实验的识记。

难度较小。

(2011重庆)30 Ⅱ.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得豆腐乳。

(1)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

为研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制成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样液的颜色将。

处理④中,100℃加热的目的是。

如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分解。

最终使短肽和氨基酸等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2)食用豆腐乳后,其中的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通过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还可以由氨基酸产生的不含氨部分合成答案:Ⅱ本题以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鉴定为背景,主要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和氨基酸代谢。

(1)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NaOH,其作用是建立一个碱性环境,以便双缩脲试剂的B液中的Cu2+与肽键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脲试剂的A液不会使样液颜色改变;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即肽键数目越多,生成的紫色络合物越多,反应颜色越深;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使蛋白质中肽键断裂的酶是蛋白酶(包括肽酶);④组中蛋白酶经过100℃的高温处理而失去活性,120min后其中肽键数目不会,而③组中的肽键在120min内不断地被相应酶催化断裂;②组与③组比较在于时间的差异,显然120min后的肽键剩余量低于10min后的肽键剩余量。

(2)氨基酸经过转氨基作用可以合成新的氨基酸;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后的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供能,也可以转化成糖类和脂肪。

(2011新课标)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教材中不同实验的染色或某些颜色变化。

植物脂肪的鉴定用苏丹Ⅲ(或苏丹Ⅳ)试剂呈橘黄色(或红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应该选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葡萄糖用斐林试剂鉴定呈现砖红色沉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