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水污染状况

城市水污染状况

城市水污染状况及防治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并且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水污染是环境污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水污染防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每年我国因城市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如何处理好污染与人口、经济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就我国大中城市水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污水资源化
【前言】:城市人口聚集,不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而且成分也逐渐复杂,使城市及其周边环境污染、水质恶化,严重危及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

20世纪60年代,轰动世界的日本水俣病,就是水污染导致的中毒事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1983年我国市以上建制的城市有190个,至今已达630个,15年间增加了2.3倍,生活污水则增加3~4倍,1997年达19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工业污水220亿立方米。

从全国范围来看,工业废水处理率低于70%,而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10%左右,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向河湖排放,以北京现状而言,城市污水处理率也不过20%左右。

一、概述
发展,科学技随着社会经济的术的进步,现代工业得到迅猛
发展,人类生活水品迅速提高,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诸多的污染和环境问题,日益增多的水体污染物使我们的水源及水环境不断的恶化。

我国长江流域普遍遭到污染,且呈发展趋势,年排放污水总量约630亿t(2002年),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许多城市的河流不能提供饮用水,甚至连一般用水也不合格。

二、城市水污染的原因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

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
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


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惩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
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
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
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
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

据调查,1998年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184亿吨。

三、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在我国2/3以上的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污水排放量为1×108m3/d,全国各类水体82%的河段受到污染,其中已有39%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0%以上的城市河段不适合作饮水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长江等七大水系水质不断恶化,湖泊水库普遍受到污染,沿海水体发生赤潮和富营养化现象增多,污水处理和节水和节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186.43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934.15立方米,而且分
布极不均匀,与降水量和地表水的分布趋势大致相似,南方多,北方少,并且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北方,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南方。

全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约有四分之一的农田灌溉靠地下水。

地下水开采总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5%~20%。

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五、我国大中城市城市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对策
1.打破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

各地区、各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深入、广泛、持久地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深入人心。

同时,转变人们“用水掏钱是理所当然,排污也要掏钱则难以接受”的观点。

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

2.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社会产品的结构是由生产力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性质、发展水平和社会资源的利用状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产品的种类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3.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增加,使得新上马项目也随之急增,给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对新
上马项目,无论其规模大小,除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评估外,还必须进行生态评估,特别是对水资源污染状况的评估;对严重影响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的,且企业自身又无法解决的,坚决杜绝此类项目上马;对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非上马不可的,企业自己有防污、治污能力的,必须严格审查其防污、治污设施和治理程度及其建设过程。

4.提高科研开发能力,提倡科技治水。

长期困扰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除了资金就是技术,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

当前的重点:(1)抓紧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攻关研究,特别是像草浆造纸、制药、食品和制革等特殊行业的废水治理技术;(2)解决与水源污染相关的治理技术,开发人畜粪便固化、加工技术;(3)加速环保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提高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产品标准化、成套化和自动控制性能,大力开发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成套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曹邦卿,贾虎.城市水环境核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研究——以南阳市白河为例.人民长江.2011(7)
[2]高珊,黄贤金.发达国家城市水污染治理的比较与启示.城市问题.2011(3)
[3]沈竞,林振山.大中城市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0(12)
[4]姚澄宇.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剖析与对策初探.给水排水.2010(S1)
[5]朱明,李永,李嘉.城市原水污染事故危害度应急评价模型.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3)
[6]赵娟,罗宏,路超君,薛婕.全国重点城市工业水污染特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1)
[7]高爽,魏也华,陈雯,赵海霞.发达地区制造业集聚和水污染的空间关联——以无锡市区为例.地理研究.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