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试《财务会计(二)》学习中心:_石油大院__姓名:_朱美戌__学号:_198102_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题型简答题,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案例分析题1题,共计15分;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二、题目1.简答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2.简答题:长期股权投资后续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各自有哪些核算特点?答: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
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的方法。
成本法适用的对象可以是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形成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长期的控制,也可以是以合并以外的方式对被投资单位一定的控制;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够可可靠取得与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下的核算是,在对后续计量中,如追加投资或是收回投资都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的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权益法适用的对象是以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虽不具有共同控制但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下的核算是,在投资以后,按其所持被投资的的净资产的份额比例,对被投资单位所实现的净损益按份额比例享有或分担额来确定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简答题: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含哪些构成项目,每一构成项目的来源是什么?答: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包括:(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
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4.案例分析题: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部电梯,电梯已经运抵乙公司,发票账单已经交付,同时收到部分货款。
合同约定,甲公司应负责该电梯的安装工作,在安装工作结束并经乙公司验收合格后,乙公司应立即支付剩余货款。
问题:甲公司在电梯安装工作结束前能否确认收入?为什么?如果不能,已经收到的部分货款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提示:收入确认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为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答:商品包括企业为销售而生产的产品和为转售而购进的商品,如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商业企业购进的商品等,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企业的商品。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2、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指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转移给了购货方。
其中,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损毁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形成的经济利益。
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物的交付进行判断。
如果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任何损失均不需要销货方承担,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任何经济利益也不归销货方所有,就意味着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企业售出商品后不再保留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不再对售出商品实施有效控制,表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
如果收入的金额不能够合理地估计,则无法确认收入。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商品销售价格已经确定,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入金额。
如果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等因素,还应当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如果企业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延期收取具有融资性质,企业应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有时,由于销售商品过程中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存在商品销售价格发生变动的情况,如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如果企业不能合理估计退货的可能性,就不能够合理地估计收入的金额,不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而应当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收企业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协议价款不公允的,应按公允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金额,不公允的价款不应确定为收入金额。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超过50%。
企业在确定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时,应当结合以前和买方交往的直接经验、政府有关政策、其他方面取得信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确定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可认为销售商品价款很可能流入企业。
通常情况下,企业销售的商品符合合同或协议要求,已将发票账单交付买方,买方承诺付款,就表明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
如果企业根据以前与买方交往的直接经验判断买方信誉较差,或销售时得知买方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了巨额亏损,资金周转十分困难,或在出口商品时不能肯定进口企业所在国政府是否允许将款项汇出等,就可能会出现与销售商品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的情况,不应确认收入。
如果企业判断销售商品收入满足确认条件确认了一笔应收债权,以后由于购货方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收回该债权时,不应调整原确认的收入,而应对该债权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合理地估计,如库存商品的成本等。
如果库存商品是本企业生产的,其生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如果是外购的,购买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有时,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够合理地估计,此时企业不应确认收入,已收到的价款应确认为负债。
本例中,甲公司在电梯安装工作结束前不能确认收入。
甲公司只有在安装完成并由乙公司验收合格后,甲公司才能确认收入。
所以甲公司先收到的部分货款可以放到预收账款里,甲公司在安装完成并由乙公司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后在转出。
5.论述题:请论述资产负债表的优、缺点,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答: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资产负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重要财务报表,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对于一个理性的或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资产负债表被视为是企业"第一"报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来设计,并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把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
因此在解读资产负债表时,一方面应掌握有关项目数据所揭示的内涵,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不能简单地根据表中数据下结论,而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透过表面的数据洞悉事物的深层次含义。
债表的格式一般有三种:报告式、账户式和财务状况式资产负债表优点:可以向信息使用者传递重要的信息。
作用: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规模及发展。
提供了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的情况,经营者可以据此分析企业资产分布是否合理。
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分析企业资本的合理性及其面临的财务风险,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缺点:是一个静态的财务报表,不能反映即时信息。
我的建议是将负债表项目的资产和负债按负债金融资产和负债非金融资产分别列示,所有者权益增加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单独列示。
6.论述题:当会计信息的两项首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矛盾时,应如何对它们进行权衡、取舍?答: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组织形式多元化导致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会计也从一个有助于个体经济控制其经营的系统,发展到一个为外部投资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