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健康人,创精神文明风”——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讲座一、什么是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在学生群体中担任某些职务,负责某些特定职责,协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一种特殊学生身份。
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干部,本质是个学生,然后才是干部,他在学校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又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
二、热身交流(一)我为什么要当学生干部?做好学生干部是宝贵的经历。
当选学生干部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炼。
学校是微观的社会,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担任学生干部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练。
作为学生干部,我们是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
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学生,或许你常常会面临两难选择。
多年后,你们会发现,一种沟通两个不同群体的能力,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二)我心目中的优秀学生干部是什么样的?据调查,普遍比较欢迎的学生干部:1、处事热情2、情绪稳定3、待人亲切几种不受欢迎的学生干部类型:“擦鞋”型。
也称理论型,优点是他能说会道,将点点的事在上司面前可以说成大功劳,有多不容易的结果,时常不忘擦擦鞋,随时向上司汇报某些情况,以理论为基础,忘了行动或许是不想行动吧,邀功第一行动最落。
姑且勿论他们有无料,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有鞋油,识"擦鞋",擦到老师对鞋"亮"晒,搞到老师心都甜埋。
识得用亲近老师这招,的确醒目,皆因好多东西都掌握在老师手上,例如成绩、操行……看来这种学生干部还挺有脑的。
听话型。
老师要他们做,他们就做;叫他们不做,他们就不做,真是非常听话。
总之他们为人踏实,绝对不会为自己争取多做点,但又绝不会少做,可以说"好事没他份,衰野又轮不到他"。
发号施令型。
也称指挥型,习惯于发号施令,指挥别人不是群众型。
他们表面上是干部,实际上同群众没什么分别。
他们由于成绩好而被人选上当干部,但平时干部开会时,他们绝对是被遗忘的一分子。
只有当做苦力的时候,如交代任务做事的时候,干部留下来搞卫生的时候,干部去搬桌子的时候,他才成为干部的一分子。
这种干部绝对可悲,无论在同学中,干部中,还是老师中,都绝对没有任何影响或威信可言。
做干部做到这样,有什么意思?表现型。
爱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爱出风头。
你是怎样的学生干部?(三)我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有心理压力和困惑吗?具体有哪些?三、学生干部常见的心理困惑(一)吃亏的困惑有一部分学生干部曾向老师倾诉,做学生干部很吃亏,不想干了。
他们认为,既然是学生干部,就应该多为学校、多为班集体争光,多为同学、多为教师办事。
班工作做得多,自然觉得很累,从而影响学习,思前想后,就有了放弃的念头。
(二)角色的困惑不少学生干部都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很多时候很难把握自己所担当角色的度,造成一种自我的迷失。
他们认为,学生干部是教师的助手、集体的骨干、先进学生的代表,每当师生出现不同看法或矛盾的时候,学生干部更应坚持和教师站在同一条阵线,坚持原则,反对集体中的不良行为或倾向。
而许多中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普遍存在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对过分的师道尊严反感,厌恶那些对教师言听计从的学生,觉得他们是没有主见的人。
(三)能力的困惑传统观念上,学生干部常常是品学兼优的人。
所以,当一位班主任发现班上一位学生诚实正直、乐于助人、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非常适合做本班班长而找他谈话的时候,这位学生非常不安地对他说:老师,我不行的,我成绩不好,怎么能做班长呢?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他们本人,都对学生干部的学习和工作抱有较大的期望值,这使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重的心理压力。
当他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或阻力,效果不理想的时候,他们常会问自己:我行吗?我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吗?当他们不能正确处理时,常会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失败感和沮丧感受。
四、学生干部常见困惑的解决方法(一)全面认识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意义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引导、帮助学生干部全面认识自己工作的积极意义,为学生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干部会议、座谈会或个别谈话的形式,使学生干部懂得:能成为一名学生干部是师生们的信任,是一个为集体出力的机会。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的意义很广泛,决不仅是考试分数能全部代表的,还有很多很重要的方面,比如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做事,为日后寻找就业提供了比其他同龄人更大的成功机率。
虽然这种回报不是马上发生的,但它仍然是可以预见的。
此外,作为学生干部,会对自己学习成绩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自己能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工作,讲究学习方法,提高效率,学习成绩受影响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学生干部是学生和教师挑选出来的,大家有责任,也有义务支持他们的工作。
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和大家的切身利益有关,因为良好的集体,会帮助每一个成员更加健康地成长,使每一个成员都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因此,不但学生干部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个集体努力工作,这个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关心这个集体,为这个集体尽全力,并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最大程度地帮助了自己。
(二)取得正确的角色定位学生干部正确的角色定位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作为学校,有责任让教师明白,学生干部所面临的角色困惑决不是他们推卸的托词,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理解学生干部的困惑并帮助他们正确地处理这一困惑,有助于学生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
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干部认识到,他们所面临的困惑并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法予以解决。
一方面,学生干部应该主动地多从教师、同学方面的角度考虑问题,凡事设想一下他们的想法与反应,再考虑所应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坦率地将自己的问题和疑虑向老师反映,以取得老师的谅解与帮助,同时自己也向同学们解释清楚,作为学生干部,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坚持原则,积极地向教师反映学生们的意见和看法,很好地执行学校的决定,才能不辜负师生们的信任,才能算是尽到了集体成员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正确地认识和提高能力应该使师生认识到,选拔学生干部主要的标准不在于学习成绩,而在于工作热情、工作能力和工作潜力;应该使学生干部认识到,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期望值高一些,多付出一些努力是好的,但给自己过多的心理压力,不但是无益而且有害的,因为过高的焦虑会降低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也会损害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应该使学生干部认识到,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挫折,当自己遇到挫折时,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相信自己,用乐观的情绪鼓励自己,有必要时向朋友、向老师求助,千万不能在自我的围城中反复自陷;更应该使学生干部认识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帮助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还必须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为他们提供明确的指导。
在学习上,要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会向不同的任课教师求教,明白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明白不学不问,就没有学问的道理。
在工作上:第一,明确不同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
要使他们职权分明,便于他们开展工作;第二,要具体地布置任务。
由于学生的工作经验有限,所以教师在分派和布置任务的时候,布置得具体些,有助于学生准确地完成,不至于因理解上的偏差造成工作上的延误和损失;第三,提供必要的工作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分派任务时,应估计学生干部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具体的工作方法的指导;第四,及时监督和检查。
教师决不能将工作交给学生后就不闻不问,一般最好在不干涉学生干部具体工作的基础上,及时监督和检查工作进行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和处理;第五,每次工作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干部总结工作方法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并给适当的建议。
这样,学生干部每完成一项工作,他们的工作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当学生干部有了比较成熟的工作方法时,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
即便如此,对学生干部工作上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都会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提高工作能力。
孔子说:吾一日三省吾身。
作为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帮助学生干部经常总结学习和工作上的经验和教训,尽快地提高学生干部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双赢家。
五、学生干部的心理素养1.热爱本职工作:可把智慧、能力发挥出来,有满足感。
2.该管的要管,树立威信3.乐于交往,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跟同学、老师都能把关系处好。
学会尊重老师、爱护同学;民主、平等对待同学。
4.自知自爱。
对自己有适当地了解,悦纳自己,发挥潜能,对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能坦然接受。
5.对同学要有爱心:一个感情贫乏、冷若冰霜的学生干部给同学们的印象常是严肃、冷漠、可畏而不可亲,更不敢向其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衷肠,自然难以达到沟通与配合的目的。
6.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及时地把握对方的心理,是与人沟通的前提。
须有察言观色的分析判断能力。
7.学会透过对方的欢乐、惊奇、焦虑、窘迫等现象去观察、思考,分析其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心理症结,才能更好地把握同学们的内心世界与思想脉搏,才能更好地与同学和老师交往。
8.良好的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六、如何处理好三种关系(一)如何处理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以学为主。
学习不好的学生干部,往往很难在同学中建立威信。
学会平衡课业和学生干部的工作。
尽力之后依然无法负担两者,就一定要做一个选择。
(二)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成为同学和老师甚至校方交流的桥梁。
有和校方或老师不同的想法,应该在和同学谈及之前尽量先与老师沟通。
提高自己的游说能力。
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老师。
(三)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领导,要把自己看成是志愿者和服务者。
尊重他人的意见,以诚待人。
要学会和各种人打交道,对各种人有容忍心。
民主。
实实在在,不要搞形式主义。
谦让。
心理小贴士: 如果在校期间,你能够懂得平衡社会工作和学习,学习一贯优秀;同时,让老师觉得你是他们的好帮手,让同学觉得你值得信赖,那么,你就为你踏上社会做好了很好的准备。
七、学生干部常见心理误区误区l:权威心理人类的历史证明:在人类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权力是最不可靠的。
同学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和稳定,更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干部来对他们的行为、想法加以引导,而不是命令。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让别人理解和尊重的要求。
“权威心理”却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同学某些想法和做法的理解、尊重和引导。
误区2:惩戒心理我们容易认为,同学违反纪律,是故意捣乱,如果不严加惩戒,让其产生畏惧心理,班级就会很难管理。
为了镇住学生,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严加斥责、讽刺、挖苦,视一犯再犯的学生为“不可救药”,从而惩戒有加。